电视剧《都挺好》刷屏,家庭教育,缺了谁都不好!
最近,一部以家庭伦理为题材的国产电视剧《都挺好》火了,一时间引起了大众的关注和热议,成为全民热点话题。
不似以往的家庭伦理剧,只局限于婆媳矛盾、鸡毛蒜皮上,该剧将视角对准了一个家庭,另辟蹊径,讨论起了父母和儿女之间的关系。
剧中主要角色的设定,好像各方面“都挺好”的。
大哥苏明哲,儒雅斯文,清华毕业,斯坦福硕士。毕业后留美发展生活,与妻子在美国买下一栋别墅,还有一个可爱的女儿。苏明哲是典型人生赢家的优秀模板,亲朋好友口中“别人家的孩子”。
老二苏明成,虽然学历平平,但依靠家人找到了一份待遇优厚的工作,娶了个美貌娇妻,夫妻俩收入水平中上,有车有房。
老三苏明玉,独立都市女性,是一家销售公司的总经理,有魄力有能力,有自己的别墅豪宅,还有一个会做饭的贴心男朋友。
苏父苏母一个是图书馆职工,一个是护士长,看着也是不愁吃穿用度的老人。这一家看起来确实“都挺好”,但恰恰与剧名相反,在看起来挺好的家庭下,生活中的一地鸡毛轮番上演。
故事围绕着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展开:母亲专横跋扈,不可理喻,卖房子供老大出国留学,无原则宠溺二儿子,但对年龄最小、也最有天资的小女儿,却置之不理,苛刻无比。
“重男轻女”、“啃老族”、“原生家庭”、“妻管严”等一系列无比现实的情节,不少网友感叹仿佛看到了自己。
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儿时受到的伤害可能会伴随一生。
家庭教育,父母都不能缺席网上有一个热词——“丧偶式育儿”。指女性操持着家中的大事小事,既要工作又要带孩子,好像抚养孩子的只有妻子,丈夫却没有承担起家庭责任。
在剧中,高中、大学时代的明玉与母亲争吵的时候,曾经多次向站在旁边的父亲求助,“爸!您说句话啊!”可是父亲却一言不发,借口离开母女俩的“战场”。
苏母自作主张掐灭女儿的清华梦,卖掉女儿也有所有权的房子,喊出让女儿离开这个家的声音。而父亲的旁观和离开,既意味着家庭教育父亲这一方的缺失,也代表女儿最后希望的破灭。
在现实中,像苏父这样完全不管不问的父亲肯定少有。但是因工作忙、没时间而在孩子成长中缺席的父母却很多很多。
父亲的角色在家庭教育中非常重要,他不仅是孩子的供养者、引领者和榜样,也必须承担对孩子进行养育、沟通、支持、鼓励和回应的责任。
自以为是的“宠爱”,将孩子推向深渊剧中的老二苏明成本是一个“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孩子”,父母把最好的东西都给了他:
他成绩不理想,母亲花钱帮他搞定学校和工作;他结婚没有资金,母亲又卖房筹划给他买婚房;他但凡遇到挫折,就立刻向父母伸手,甚至在母亲去世后,还心心念念着父亲的养老钱。
父母对他无尽的宠溺和妥协,并没有让他真正长大成人,反倒让他变成了一个极度自私的啃老族,是千千万万被惯坏孩子的缩影。
被父母宠坏的孩子往往会恃宠而骄,认为父母的给予是理所当然的,只知道索取,一旦当孩子的欲望和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他就会心生怨恨甚至和父母反目成仇。
希望每个孩子,都能被温柔以待由于母亲的“重男轻女”,不被“宠爱”的小女儿苏明玉早早离开了家,独自打拼。虽然苏明玉凭借自己成长为一名独立强大的女性,但她时常觉得迷茫与孤独。
苏明玉和家里人的关系很差,对亲情很淡薄。母亲去世后,大哥二哥都在安慰父亲,她坐得离他们很远,只顾自己玩手机,但是最“恨”母亲的明玉却会一个人捧着鲜花来到母亲墓前。
她也会渴求亲情,可在最需要父母关爱和理解的年纪,她曾经尽全身力气去争取,最后却一无所获,无法挽回。
家庭是一个人养精蓄锐的大后方,于其中品味欢乐和幸福,充足电再出门,迎战人生种种挑战。《都挺好》的编剧王三毛老师曾说:“原生家庭欠你的,你得靠自己找回来,找不回来就是一种灾难,找回来了就都挺好”。
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直接影响着后代的自尊心,也影响着他们的心理情况。可能之前我们做得还不够好,但接下来我们能做的,就是努力扮演好父母的角色。
希望每一位父母,都能给自己孩子恰当的爱,愿每个孩子都能被温柔以待。
文章: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