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对你“情感勒索”的,通常都是你最亲近的人

文 / 心理学充电时间
2019-03-14 11:08

生活中我们总是期盼家人能够给予我们足够的关心和关注,甚至是理解自己的一切言行和举动。因为外界的压抑和不理解,已然让我们不能快乐的去呼吸了。

但事实上,我们会发现你在意和亲近的家人,才是能够伤到你,并且会伤的很深的那个人,因为他们知道你的软肋在哪里。

大多时候家人或者亲近的人无法去体会自己的感受,因为我们彼此之间很难形成共情,亲近的人之间进行的都是一些非理性的情感交流,而所谓的共情的基础确是以理性为基础的。

能对你“情感勒索”的,通常都是你最亲近的人

情感勒索

小张和圆圆是通过朋友介绍结婚的,双方的年龄都大了,因此父母就催促的紧,恋爱没有多久就步入了婚姻。

开始相处的几个月,圆圆还觉得这个男孩很不错,但是婚后不久,他就去到处拈花惹草,对于家庭的事情一概不问。

在忍无可忍之后,她提出了离婚。可是小张却装着可怜的样子去求女方的父母,在父母面前诚恳认错的模样,也着实让人觉得可怜。

父母原本也不希望女儿走向离婚的道路,因此劝诫女儿,婚姻是需要互相包容的。你要是离婚了,我们老两口就活不了了啊。

圆圆看到父母的模样,不忍伤害他们,就继续过着这样,自己根本不觉得幸福的生活。

从圆圆的遭遇上看,我们看到了,父母以及爱人对于她实行了一种情感勒索。心理学家苏珊福沃德对于情感勒索做出了定义,所谓的情感勒索就是在亲密关系之间,利用我们内心的脆弱,而强迫我们按照他们的意愿去行事。

发生的前提一定是对于你来说是亲近的人,例如是家人、伴侣等等。因为他们知道你的软肋,并可以利用彼此的关系,同时进行恐吓和压迫。情感勒索会出现被要求、抵抗、施压、威胁、屈服、重启等六个阶段。

能对你“情感勒索”的,通常都是你最亲近的人

为什么会妥协?

相信每一个人都遭遇过情感勒索?在这里想问问你,你为什么会放弃自己的坚持而去妥协呢?我想一定是因为在这段关系当中,你很在意这个人,从心底里你恐惧失去。

你会认为对方的痛苦和难过都是自己造成的,在内心会形成强烈的愧疚感,因此你选择抛下自己的坚持,去按照对方的意愿去行事。

正是因为这样心理机制的存在,我们在一点点的容忍和退让,殊不这这样的退让,会逐渐消耗我们的爱意,打破人格的完成,降低内心的心理防线。

心理学家认为勒索者就是通过放大我们的恐惧感、责任感、罪恶感,来使得我们陷入迷雾中,无法理性的去选择方向。

并不是所有人都会被情感勒索的,能够被影响的人,是因为有其特有的性格特征,也正是因为这些原因,使得他们成为他人思想的奴役。

能对你“情感勒索”的,通常都是你最亲近的人

缺乏自信心:不自信的人很难客观的判断自己,他们想要获得价值感,因此将这种需求转移到外界,通过外界的认可,来打破内心的自我怀疑。

害怕冲突:有些人宁愿自己委屈一些,也不愿意去面对未知的冲突,内心恐惧失去。

爱心泛滥:他们愿意施加自己的爱心于任何人,对于他人的喜怒哀乐,都承担一定的责任,这样的捆绑会让他们逐渐的失去自我的关怀。

能对你“情感勒索”的,通常都是你最亲近的人

如何走出迷雾

你爱我就要按照我的要求去做,你爱我就该怎么样怎么样,这是情感勒索者常说的语言。

对于情感这条线的双方,两个人其实在情感的勒索中都在遭受痛苦,勒索者的内心也同样是充满失落和恐惧的,因此会用一种极端的方式,来弥补内心的匮乏和对不安全的填补。

一段关系,付出的爱和收到的爱应该是处在一个动态平衡的状态上,我们常说原生家庭的痛,会延续到我们的婚姻中,或者亲密关系当中。

正因为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缺乏价值感和归属感,对于自我和周围,都产生了不可控的感觉,这样长期的处在一个缺乏安全感的状态下,我们会变得敏感。

我们将这种匮乏感的需求,转移到亲密关系当中,期待从爱人的行为中,来证明自己的价值,来证明对方对自己的爱。

但是这种情感的剥削和勒索,并不能让你真正的获得价值,要知道在这样的关系中,双方都会承担痛苦。能够真正获得价值和满足的,并不是来自外界,而是自己去感受到,以及获得的。

应该拒绝情感勒索的发生,因此我们需要从这样错误的关系中摆脱出来。

能对你“情感勒索”的,通常都是你最亲近的人

1、坚持心理防线

在面对情感勒索的时候,我们必须客观的看待整个事件,冷静的去思考一下,先用理性来打压情感的冲动。去坚持自己内心的心理防线,改变错误的思维逻辑,摆脱内心的恐惧。

2、维护完整自我

当你提高了心理防线之后,理性会告诉你自己的需求是什么,自己真实的想法是什么,这时候需要你去在意自己的感受,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自己的身上,维护自我意识的完整,不轻易妥协。

3、进行有效沟通

首先可以表达出对于对方的理解,并去表明自己真实的想法,对于关系中两个人的需求进行衡量。通过有效的沟通,两个人可以共同的去改变,来减少内心的恐惧感。从而结束彼此之间的勒索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