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越是遵守规矩和原则的人,越容易吃亏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生活中,有一部分“老实人”非常遵守规矩和原则。按理说,这样安分守己的人最应该得到公平的对待。然而事实上,生活中,越是遵守规矩的“老实人”越容易吃亏,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羞耻感
人们为什么会循规蹈矩和原则不敢“出错”呢?因为他们害怕面对自己突破原则和规矩后要面对的羞耻感。
心理学家认为,人类最负面的情感就是“羞耻感”。罗彻斯特大学临床心理学家Gershen Kaufman在他的著作《The Psychology of Shame》中有这样一段描述:“羞耻是灵魂的疾病。它是自我体会到的、关于自我的一种最令人心碎的体验。羞耻是我们体内感受到的伤口,它把我们和自己分开,同时也把我们与他人分开。”
容易有“羞耻感”的人会把自己不自觉地设在一个“被别人关注”着的情境当中。在这种设想下,“羞耻感”会激起一个人极高的自我意识。而过高的自我意识会给人带来社交焦虑,处于焦虑中的人一旦到了公共场所就很容易被各种规矩“束缚”。
病理性羞耻问题
并且,有病理性羞耻问题的人“循规蹈矩”的程度可能更高,他们很容易陷入一种关于“完美”的幻想,他们幻想着只要自己周全地做好所有事,任何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了,但这其实是一种逃避内心脆弱的方式。
一位精神病人曾说,“除非当我持续地、一刻不停地受到赞扬和喜爱,否则我就会觉得自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这种“完美”的幻想显然是难以实现的。而这种幻想的一次次破灭又会让他们陷入反复的“羞耻感”中,所以他们总是活的小心谨慎不敢出错。
共情能力高:尴尬感
人群中总有一部分人比其他人更容易感到尴尬,他们共情能力高,很快就能察觉到气氛的微妙变化。尴尬也是人类情感的一种,心理学家Buss与Lewis认为,当人们感到被暴露被评价的时候,尴尬感就产生了。那些墨守成规的人总觉得别人在关注着他们的一举一动甚至在私下评论他。可事实上,那个一直评价我们的人是我们自己。
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中提到过“尴尬感”,他认为人们产生尴尬感往往暗示着其内心对自我暴露的渴望,所以说,尴尬也是压抑自我暴露需求的一种防御机制。而且,尴尬感还是我们逃避其他负面情感一种替代性情绪,所以羞耻感产生的同时可能也伴随着一定程度的尴尬感。
那些喜欢待在“舒适区”的人已经习惯了周围这种熟悉的环境和规则,打破规则就意味着他们要走出“舒适区”直面自己的羞耻感和尴尬感。这无疑是一种直面痛苦的方式,这也是很多人安于现状的原因,因为不想感受痛苦。
MIT商学院的Bill Aulet认为,在这样一个充满不确定的时代,墨守成规而不敢冒险才是“最危险”的选择。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敢于冒险,走出舒适区才更加有可能成功。
作者
第一心理主笔团 | 神奇小小
参考资料:
《心理学导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