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拖延的同学看过来,TED演讲:如何摆脱拖延症,做行动的巨人?

文 / 阿布的分享
2019-03-08 17:06

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你定好了目标,做好了计划, 准备在一段时间内完成了一个任务。就像在大学里面做论文的经历,你计划在三个月内写好论文,第一个月找资料,第二个月研究,思考,做好大纲,第三个月写论文,修改,完成论文,你的计划是如下的安排(如图)

爱拖延的同学看过来,TED演讲:如何摆脱拖延症,做行动的巨人?

论文的三个月计划

安排的非常的合理,开始的时候任务少,随着时间的推进,任务逐渐增多,中间还有休息,劳逸结合,到最后完成任务。开头会轻松一点,中期任务逐渐增加,到最后,再全力冲刺一下。这种阶梯式安排,看起来极其合理,一层一层走楼梯,也没有多难

三个月后,你会发现你做事的结果是这样的

爱拖延的同学看过来,TED演讲:如何摆脱拖延症,做行动的巨人?

论文的执行结果

第一个月,每当要开始了,都觉得找资料很快的,过几天再说吧, 晃悠晃悠到了月底,想着说反正马上第二个月,找资料跟研究什么的一起吧。第二个月到了,这边同事聚会,那边电视,电影,微博,微信刷起来。第三个月到了,睡觉的时候,天天想着明天就开始,第二天起来还是继续玩,到了最后三天,眼看要交了,直接跑去图书馆,熬三个通宵,终于把论文交了。论文的质量可想而之。

其实你并不孤单,我们来看看大文豪胡适的留学笔记,很多人想象中这样的人在留学期间一定是每天刻苦读书,一丝不苟,最后才能成为像今天这样的大家,可是我们翻开胡适留学期间的日记就会发现,名人也是人, 7月4号定下读完《亨利八世》的目标,到18号,都没有开始,在16号的时候,还内疚“你怎么能如此堕落”

爱拖延的同学看过来,TED演讲:如何摆脱拖延症,做行动的巨人?

大文豪胡适的留学笔记

那这种有了目标和计划,没有动力和执行力,导致过了很久才执行或者最后没有执行,这典型的是拖延症

1 那什么是拖延症呢?

拖延症是指自我调节失败,在能够预料后果有害的情况下,仍然把计划要做的事情往后推迟的一种行为。

爱拖延的同学看过来,TED演讲:如何摆脱拖延症,做行动的巨人?

什么是拖延症?

拖延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一项调查显示大约80%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有时拖延,86%的职场白领认为自己拖延

爱拖延的同学看过来,TED演讲:如何摆脱拖延症,做行动的巨人?

北京晚报有关拖延症的调查结果显示86%职场白领拖延症

2 那拖延症又什么表现呢?

那拖延症有什么症状呢?

爱拖延的同学看过来,TED演讲:如何摆脱拖延症,做行动的巨人?

拖延症的症状

我们平时生活中,还有不少的例子

天天喊减肥,定了一个目标,买上全套装备,到健身房办年卡,买上200节课程,头一个月,每天都去健身房,每个星期上三次课程,慢慢的每个一天去健身房,每个星期去两次,后来就是今天下雨,就不去了,今天不舒服,还是不去了,今天加班,不去了。半年后,健身这件事就忘记了。

过个两三年, 又来一个循环,一辈子都在减肥,体重一直没有下去,倒是多了不少健身卡,瘦身衣啊。

学英语也一样,都是先定一个目标,半年可以跟外国人工作中交流,下载一个APP,然后开始背单词,看英文报纸,买英语读物,看美剧,然后半年后,发现APP还就没有看了,单词还是背到A, 美剧倒是没少追。

3 人为什么会有拖延症?

美国的Tim Urban在TED上做了个14分钟的演讲,那是TED史上最幽默现场反响最热烈的演讲之一, 这个演讲用幽默生动的语言给我们讲了拖延症的原因。

他假设,拖延症患者的大脑实际上和其他人的大脑不一样。为了验证这一点,他找了家核磁共振实验室,给他我和另一个确定是非拖延症的人,进行了脑部扫描,好将二者进行对比。

他把结果绘制成了漫画,下图是非拖延症的大脑

爱拖延的同学看过来,TED演讲:如何摆脱拖延症,做行动的巨人?

非拖延症的大脑

这个是拖延症的大脑的图

爱拖延的同学看过来,TED演讲:如何摆脱拖延症,做行动的巨人?

拖延症的大脑的图

两个人脑袋里都有理性决策大脑,两张图还有一个不同点,拖延症的人的大脑里,还有一只及时行乐的猴子

那对于拖延症的人意味着什么呢? 平时没有区别,但是当理性决策着做出理性据测,准备开始做事的时候,这个猴子就不乐意了,就跳出来了,抢过船舵,然后就想,要不我们去微博看见今天有没有什么八卦可以看,看看谁和谁今天要官宣,谁和谁要分手,然后一个上午又过去。

爱拖延的同学看过来,TED演讲:如何摆脱拖延症,做行动的巨人?

及时行乐的猴子掌握了船舵

所以到底发生了什么?这个猴子只喜欢简单和快乐的东西,他没有记忆,也没有未来,活在当下,这个是动物的时候肯定没有问题,就像你养的猫猫狗狗。但是人不行,当理性的人抢不过猴子,然后人会有内疚,恐惧,焦虑和自我憎恶的情绪。

但是这个猴子怕恐怖怪兽,恐惧怪兽总在截止时间或者可能让我们出丑、失业的时候出现。整个大脑系统乱了阵脚,这时猴子会逃回树上,理性自我重新夺回掌舵权,在截止日期前完成任务。

爱拖延的同学看过来,TED演讲:如何摆脱拖延症,做行动的巨人?

恐怖怪兽出现,使人回归理性,猴子跳到书上

如果我们要战胜拖延症,就是要跟这个及时行乐的猴子做斗争,不要让及时行乐的猴子出现,应该怎么办,我们来想想这个及时行乐的猴子什么时候回出现呢?

4 什么时候会出现拖延症?

1)目标太高了?

有些时候,人头脑一热,就把目标定的很大,事情本身难度过大,或者需要耗费大量时间精力,导致难以入手,很难实行。(比如某个盘根错节、事务繁琐的项目)

或者要多的事情太多,一想到有很多事情要多,那就想先玩一下吧,然后猴子就出现了。

2)计划不合理?

计划就是把目标分解成任务,任务越难,人越容易拖延,当人认为某项任务超出自己的能力时,由于缺乏对成功的控制感,通常会采用拖延的方式推迟或逃避执行该项任务。所以要看看计划是否合理

对于计划的颗粒度,是以年,月,周,日为单位,如果颗粒度太大,如以年,月,周这种,直接可能是拖到最后一天,到了最后一天,时间不够,直接完不成,或者觉得不可能完成,索性都不做

3)担心自己做不好,所以一直不敢行动,或者暗示自己「要准备好才可以行动」

在做之前,在想如果失败了怎么办,别人会不会笑话我,人们经常会把自己的表现和自我价值联系在一起, 为了面子,还是不做了?

如果失败了,那我投入的时间,金钱不是浪费了吗?

如果失败了,那就不能维持我的形象了, 还不如不做

4)没有成就感

我们觉得自己没有取得什么成果,刚拿到新任务的时候,人会感到兴奋,可是几个星期过去了,没有取得成果,会产生挫败感,人喜欢即时满足如游戏,不习惯延迟满足。

5)有太多的诱惑

执行计划是需要时间的,而且是需要额外的时间,朋友聚餐,你去不去?回家了觉得很累,躺下刷下微博,抖音,朋友圈,2个小时过去了。有太多的诱惑把你从计划中拉走。

5 应该怎么样才能有动力和执行力?

1)破除你的心理障碍,不害怕失败

做事情的时候,怕别人笑话你,这是把自己想的太重要了,别人不会随便笑话你,你想一想,是不是只有你成功了,才会带来争议,别人因为嫉妒才会非议你。如果你失败了,大家都会安慰你,人是同情弱者的。

对于时间来说,反正如果不做任务就是浪费了,与其这样,不如动起来,浪费时间做起来。

对了,不要给自己立一个聪明人的人设,要经得起失败,培养成长型思维,把失败看成改进的契机,在失败中学习经验。

还有就是要排解心中对拖延症的内疚,恐惧,焦虑和自我憎恶的情绪, 因为70%多的人都有,所以没事,我们只要行动起来就了。

2)设定可行的目标

目标不是拍脑袋或者头脑一热设定的,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那怎么算合适的目标呢?

就应该是你站着,让你伸手摸东西,奋力垫脚才能摸到,这就是你要的目标。

那你说了,我就是有个大的目标怎么办,那可以把目标分解为长期目标,中期目标,短期目标。

比如我的写作长期目标是三年内经常写出10W+文章,粉丝10W, 中期目标是一年内偶尔写出10W+的文章粉丝3W,短期目标是六个月内写出一篇10W+的文章,粉丝1W。

总之,你的目标应该是可以实行的,不要太高, 设定的目标符合SMART原则

1. 目标必须是具体的(Specific)

2. 目标必须是可以衡量的(Measurable)

3. 目标必须是可以达到的(Attainable)

4. 目标是要与其他目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Relevant)

5.目标必须具有明确的截止期限(Time-bound)

爱拖延的同学看过来,TED演讲:如何摆脱拖延症,做行动的巨人?

3)给自己动力,找到目标的好处,意识到目标的重要性,给目标赋予意义

对于目标和意义,可以向内求

你看,赚钱你就觉得很有动力,因为你明白有钱以后得好处,知道有钱的重要性。

同样的,目标制定以后,需要找到目标的好处,比如写文章好处,重要性和意义

1.可以整理自己的思路,让自己思考问题更全面,更深入

2.写作需要输入,可以逼自己去学习

3.在头条还有收入

4.写作可以把知识沉淀下来,读者随时可以看,而且能产生收入

5.写作可以放大自己的影响力

有了一些好处和意义以后,做起来有动力,当遇到难题的时候,也不会放弃。

也可以使用外力帮忙,把目标公布出来,让大家监督

如果自己内部的动力不够,可以向外求,如你可以把你的目标公布出来,如朋友圈,或者直接微信名,有人减肥就把名字改为“不减二十斤不改名字”,让外界的力量帮助你。

4)把计划做细,并且给没有小计划一个奖励

这个可以借助游戏化的形式,把工作的过程当做游戏来享受

计划第一步,把一个项目分解成尽可能多的若干个小步骤,完成一个步骤可能只需要15分钟,它们会让你工作的动力持续上升,并且让你不那么容易给自己找借口。

计划第二步,拿到拆解后的任务,把任务安排下去执行,可以安排到每天去, 但是中间要安排休息的时间,比如说一个星期安排三天,放到1, 3, 5, 其他时间休息,根据执行的结果,然后可以增加或者减少。

计划第三步, 给每个人物设置一个小奖励,让自己有动力进行下去。跟玩游戏过关打怪一样。

对于我们不喜欢自己正在做的事儿,伦比亚大学的学者海蒂•格兰特建议,可以使用“如果-那么”技巧。这个过程需要你确定完成一项任务所需的具体步骤,以及你将在何时何地完成这项任务。比如,“如果现在是上午11点,那么我就会停下手头的工作,不再发邮件了”。

在做不喜欢做的事时,可以询问自己几个有针对性的问题:如果我完成这项任务会发生什么?如果我不完成这项任务会发生什么?我的总体愿景是什么?为什么它很重要?他会通过这些问题,帮自己找回目标。

5)先做起来,每天10分钟都可以

说了这么多,其实首先要开始做,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没有做之前想了很多,多是没有用的。只有做起来,才知道怎么回事,所以你想做一个任务,觉得不像做,那就做10分钟,做到10分钟以后,你会发现你停不下来了

所以你有目标和计划,你要让自己认识到目标重要性,好处,然后把任务拆解到每一天去,每天从做10分钟开始,慢慢深入,当你有成就感后,你会发现,你会欲罢不能的。

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更是一个个人效能大师,不仅管理着一个几千亿市值的超型网络公司,还抽许多时间陪家人,每年还要挑战一件高难度的事情,他是怎么做到不拖延、充分利用自己的时间的呢?

这样这段扎克伯格心法,但愿对你有启发,他说:“我每天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我现在做的,是我所能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吗?只有在获得了肯定的答案之后,我才会感到舒服,感觉自己的精力和时间没有白费。

参考:

(1)TED:Tim Urban先生《你有拖延症吗》

(2)Sohu新闻,数字之道,微博@图标新闻

作者:brucezeng,跨界理工男,分享职场干货,HR知识,认知成长。

你目前的计划的什么,拖延了吗? 欢迎在评论中发表不同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