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人缘差,没朋友?都是错误的家庭教育惹的祸?
作者:等风来
在这个信息发达的网络时代,每天充斥在家长耳朵里的就是各种孩子被伤害的消息,以至于很多父母变得草木皆兵,抱着“宁可让孩子孤单,也不冒险让孩子交错朋友”的原则,把孩子限制在自己能控制的范围之内。
其实,人际交往是人的一种最基本的需求。从幼年起,孩子就会有强烈的寻找伙伴、进行交往活动的倾向,这是合群性的一种反映。只有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才能有效地促进孩子个性、情绪情感、智力等方面的发展。
如果父母长期不允许孩子跟别的小朋友交往,孩子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呢?缺少朋友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
2012年12月,重庆时报报道了发生在重庆永川区某大学的一个案件:有一个叫肖斌(化名)的男孩,从小爱好广泛,拉得一手好的小提琴,长得也很阳光帅气,最重要的是家庭富有从小到大吃穿不愁。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众人羡慕的天之骄子,有一天却被举报偷了隔壁寝室两个男孩的笔记本电脑和手表。
事情爆出之后大家都觉得不可思议,这样一个家庭富足的人,为什么要去偷东西呢?直到警察介入肖斌才说了实话。原来,肖斌一直觉得很孤单,好多次给母亲打电话哭诉说交不到朋友,而隔壁两个男孩却很要好,这让肖斌心生不满。有一天两个男孩跟肖斌发生了口角,肖斌就偷了一个男孩的手表和另一个男孩的笔记本以示惩罚。
因为涉嫌盗窃,肖斌被警方取保候审,肖斌的母亲后悔不已,十分内疚地说:“儿子从小要学习,还要拉琴,玩的时间很少。更不用说交朋友了。可能是小时候把儿子管的太严了,忽略了孩子性格方面的教育。”
孩子的人际交往和任何习惯一样,当它错过童年这个关键期,它就没有一个深厚的交往的经验积累,养不成一个很好的交往习惯,就会影响孩子以后与人的正确相处。
心理学家们普遍认为:人际关系代表着人的心理适应水平、是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志,而人际交往不良常常是心理疾病的主要原因。缺少正常人际交往的孩子,往往会表现出如下状况:拘谨胆小、害羞怕生、孤僻退缩,或自我中心、不能合作、任性攻击,而人际交往中的尊重、分享、合作、关心则是预防和治疗这类心理问题的灵丹妙药。
正如案例里的桐桐一样,别的小朋友邀请他去玩,他一开始特别开心,可是这种开心只停留了很短时间,就又被失望代替,因为妈妈不允许他在外面玩。
而妈妈这样做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孩子上小学很久了都没有交到一个好朋友,以至于写老师留的《我的好朋友》这样命题作文的时候,内心竟然没有一个可以写的对象。
兰海老师在视频里分析说:“对于刚刚进入小学的孩子来说,他需要获得集体的归属感,而妈妈却没有给孩子这样的机会。”
我们让孩子学习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完善健全的人格特征,作为家长应该正确认识孩子与人交往的需要,鼓励孩子与人交往,满足孩子情感上的需求。
孩子的交往障碍缘于错误的家庭教育
前几天在医院看病等待候诊的时候,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不停地跟妈妈说话,问各种各样的问题,妈妈被问得烦了,从包里拿出一个平板给孩子:“去去去,一边玩游戏去,别烦我。”孩子开开心心地坐到一边玩平板,轻车熟路地打开了游戏。
我也曾在另一个地方遇到了类似的事情,那个妈妈也被孩子不停追问问题,但是并没有表现出不耐烦,而是微笑着对孩子说:“妈妈也不知道答案,不如你跟旁边的小朋友探讨一下?”虽然孩子一开始很拘谨,但在妈妈的鼓励下,很快地跟旁边一个年龄差不多的孩子交流了起来。
两个不同的妈妈,对待孩子的“骚扰”采取了不同的态度,在前者身上我看到了懒惰的妈妈,和一个被手机禁锢了、把周围的同龄人排除在自己的世界之外的孩子;而在后者身上,我看到了一个善于去引导和鼓励孩子的妈妈,和一个勇于突破自我、勇敢与人交流的孩子。
很多孩子不知道怎么去与人交往,觉得很孤独,其实更多的是家庭教育的问题。曾经有人做过调查,有81.6%的父母希望孩子跟学习好的同学交往,64.9%的父母不愿意孩子跟异性同学交往,所以,好多父母其实都如前面视频里的桐桐妈妈一样,觉得有自己陪伴孩子就行了,她们对孩子的交往缺乏一种科学的指导,孩子就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沙利文曾说过:“人际关系是人格形成和发展的源泉”。而人际关系从何而来,就是从人与人的相处交往中而来。我们如何才能既保证孩子顺利与人交往,又不耽误孩子的学习呢?
父母如何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德国和日本的学校会要求学生家长参加“亲职教育”,也就是我们国家俗称的“家长课堂”,课程会要求父母让自己的孩子在幼儿时期就要学会与同伴之间的人际交往,和基本生活所需要的人际交往能力。他们会主动要求孩子去商店买东西,和同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在幼儿时期与同伴的交往不仅可以满足孩子游戏的目的,还可以在交往中锻炼孩子处理关系的能力,正确的引导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样有利于培养孩子形成完善的人格品质。
我们作为父母如何帮助孩子平衡学习和交友之间的关系呢?正如上面视频中所说,我们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01尊重孩子意愿,合理安排写作业和玩的时间
其实在小学阶段作业量还不是很大,很多孩子之所以没有时间玩,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导致写作业时间太长而没有时间去玩。
视频里兰海老师和嘉宾一致认为,其实在这个时候,家长反而可给孩子合理安排写作业和玩的时间,可以提前跟孩子约定好,多长时间之内作业完成得又快就好,可以允许孩子跟自己的好朋友一起玩耍多长时间。
这样一来,孩子就会在做作业的时候投入更多的耐心和细心,想用好的作业质量来换取“玩”的机会,久而久之就会养成好的写作业的习惯。
02允许孩子有自己的圈子
在视频里兰海老师说,孩子在长大的过程,也是爸爸妈妈逐渐离开孩子的社交圈的过程,家长需要给孩子更多的机会去接触他人、接触社会。很多家长害怕孩子会交到一些坏朋友,也害怕孩子会受到不好的风气影响,所以只允许孩子跟大人认可的人交往,这就限制了孩子自主与人交往的权利。
父母应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培养孩子自主与人交往的意识,让孩子在跟他人交往的过程中,自主地面对出现的矛盾和纠纷,同时学会克制独占、利己的想法,学会很好地与他人沟通和共同协商。
03父母要有意识地给孩子创造与人交往的机会
视频里的桐桐不是一个人,他代表里现今教育制度下的一批孩子,放学后就得回家做作业,不被允许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
作为家长除了要做到以上两点之外,兰海老师还给了父母一个建议,那就是我们要主动去创造孩子与人交往的机会。当有人约自己孩子一起玩的时候,父母应该支持和鼓励孩子,而不是阻拦孩子。
而对于焦虑度比较高、害怕孩子交到坏朋友的家长,兰海老师的意见是,我们可以主动邀请孩子到家里来玩,或者我们主动安排一些这样的聚会,这样孩子才能在同伴之间找到更多的归属感,满足孩子的社交需求。
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意义重大,家长一定要经常带着孩子走出家门,多给孩子创造与人交往的机会,并有意让孩子学会一些人际交往的技巧。
通过交往,孩子能将自己与同伴进行比较,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促进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交往为孩子提供了与同伴协作、共同完成任务的条件与机会,帮助他们学会理解他人,学会如何辨别是非。
也许过去的你只关心孩子的成绩,那么从现在开始,让我们多关注孩子的心理成长,多带着孩子走出家门,扩大孩子的接触面,让孩子有机会和各种人打交道,并且尽情体验交往的乐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