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是孩子一辈子的枷锁!怎样消除孩子的自卑心理?
相信每一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功、成材,而孩子将来有怎样的人生,除了与他自身的能力有关外,他的性格也有很大的影响。一般来说,自信的孩子长大后更容易取得成功,而自卑的孩子则会更加辛苦,往往不容易找到幸福。
当下,虽然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但是自卑成为越来越多孩子的一种心理障碍,他们往往有一下表现:
1、无缘无故的郁郁寡欢,对人待物消极应对。
2、不自信,认为自己处处不如别人,做事畏首畏尾,生怕做错,所以也拒绝竞争,往往会成为“逃兵”,
3、过分自尊和自负,总希望获得他人的肯定和表扬,并常常贬低、妒嫉他人。
4、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神、发呆。
5、拒绝社交,很慢热,交往的对象局限于极少数的几个人,玩起来肆无忌惮;一旦生疏了就很冷漠。
6、对挫折和疾病的承受能力比正常儿童差,甚至一点儿小病小痛都感觉要死要活的。
7、敏感多疑、经不起批评,对别人无心的批评都会做出大哭大闹,极度消沉等过度的反应,并会无中生有地怀疑别人或怪自己。
8、过分地乖巧懂事,或者刻意迎合别人。
9、语言表达能力差,如词不达意、表述不连贯、没有逻辑感等。
10、有抱腿、抱臂、啃手指等习惯性肢体行为。
孩子自卑的性格,几乎都是从小就有的。有研究表明,在自卑性格的人群中,约有80%形成于儿童时期,并且家庭环境是主要的因素。这些自卑性格的人,很多都是在这样的家庭中成长的:
1、家长大包大揽,事事包办,剥夺了孩子锻炼的机会,致使孩子在动手能力、独立能力上比同龄人差,不适应集体生活。
2、家长习惯指责、批评孩子,无论孩子做什么、怎么做都不满意,并喜欢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孩子做比较来打击孩子。
3、父母强势,不允许孩子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致使孩子形成弱势的性格。
4、对孩子的要求太高太严格,致使孩子没有体验过成功的快感,从而缺乏自信,失去前进的动力。
5、父母有语言暴力、行为暴力的倾向,孩子因生怕做错事被父母责骂和打骂,变得不爱说话、不爱玩耍、不敢说话、不敢参与。
6、父母过分节俭,使孩子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都不敢跟父母说,生怕父母说自己奢侈。
斯科特.派克说过:“自信必须从小培养,成年以后再做补救往往事半功倍”。在孩子小时候,他们的就像一张白纸,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受父母的影响很大,如果希望自己的孩子勇敢、自信、阳光开朗,生活得快乐,作为父母一定要引起重视,及时发现并给予纠正。
那么,帮助孩子脱离自卑的苦恼,应该怎么做呢?
1、让孩子动起来,如让孩子帮忙做一些家务、自己买东西等,培养孩子的参与感和动手能力。
2、改变孩子的衣着形象,提高孩子的被关注度,促进交往。
3、多发现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并鼓励和赏识孩子。
4、了解孩子的兴趣和能力,并提供机会或鼓励他/她训练和发展这种技能。
5、创造机会让孩子走出去,如带孩子去儿童福利院参加志愿者活动、参加户外游戏和体育运动等,让孩子在集体活动中被需要、被认可,自信心、自豪感油然而生。
6、降低对孩子的要求,为孩子制定短期的、容易完成的目标,让孩子在成功的经验中激发自信。
7、不要吝啬夸奖,当孩子做得对、做得好时,哪怕事情再小,也别忘了及时地肯定与鼓励,你夸赞得越多,他/她就有动力越做越好。
8、尊重孩子,在家里、在亲戚朋友面前和在外人面前给孩子留面子,给他/她表达自己的机会,而不是责骂、强制他/她。
9、教孩子以积极、平常的的方式思考,学会自我肯定。
10、作为家长,多看看关于孩子心理的书籍。
11、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在孩子需要时父母及时给予鼓励和帮助,使孩子信任父母,能够大胆地吐露心事。
12、不要总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家的孩子。
育儿之路没有捷径,让孩子克服自卑的心理障碍,我们父母需要耐心、需要勇气、需要尝试,需要科学的方法、技巧以及一以贯之的行动力。希望每一个家长都能对孩子负责,行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