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的核心情感就是家,轴心是一对父子。

文 / 积极家庭教育
2019-02-17 01:06

《流浪地球》大年初一即将上映,刘慈欣原著小说改编,吴京参演,让国内的科幻迷翘首以待。《流浪地球》从口碑到排片再到票房都一路飘升,今天大年初四我们一家三口一起看了这部影片。情节和场面都很精彩,但我更认为这部影片更是描述一个关于中国式关系的故事,轴心是一对父子。

《流浪地球》的核心情感就是家,轴心是一对父子。

在小说提供的背景下,影片讲述了三代人之间在地球面临毁灭时发生的微妙关系。故事从“流浪地球计划”启动几十年后开始,地球表面的温度低达零下几十摄氏度,已经不适合居住,吴孟达饰演的姥爷带着屈楚萧饰演的外甥刘启、孙女韩朵朵(赵今麦饰)生活在地下城中,父亲刘培强(吴京饰)一直生活工作在外太空,作为一名航天员,因为执行任务,使得孩子刘启的成长过程中缺少陪伴,导致父子关系疏远,两人已经十几年没有见面了。刘培强威严隐忍,在儿子还小的时候离开家到空间站去执行任务,在天上也时刻盼望着功成身退回家团圆。影片提供了以刘培强所在的外太空、刘启所在的地下城,以李光洁饰演的救援队长王磊所在的行星发动机救援组三个视点,讲述了世界末日之际中国人的亲情友情以及对于地球这个星球的担当和使命。

《流浪地球》的核心情感就是家,轴心是一对父子。

儿子刘启叛逆、对父亲带着敌意,一心想闯荡外面的世界,精心准备了很久,带着妹妹从家里逃离,并且出门就没再打算回来。片中刘启对父亲的敌意来源于两个方面,一个是记恨他放弃了对重病的母亲的治疗。以往的父子关系题材,大多基调是痛苦而扭曲的,两代人从权力斗到性命,你死我活才能告一段落。但是《流浪地球》很“燃”,父辈对年轻人的“胡闹”表现出了最大程度的理解和宽容。当冒险遇到危机,老人们一个一个以牺牲自己成就年轻人的方式完成谢幕。年轻人也没让人失望,刘启、妹妹韩朵朵,和他们在路上遇到的程序员李一一、中澳混血的Tim,几个小毛孩平时插科打诨耍嘴皮子,但关键时候大家联手提出一套拯救地球的方案去挑战权威,那种天不怕地不怕的勇敢,舍我其谁的自信,和面对挑战时的果敢机智,是中国的影视作品里稀缺的年轻人形象。虽然代际隔阂始终不变,但无论父辈还是新一代,应对彼此的方式都在改变。长辈们用玩笑和理解来化解,年轻人一代比一代接受更好的教育,在父辈的基础上,用自己的兴趣和热血去改变世界,这样的循环才让人觉得,未来真的充满希望。

《流浪地球》的核心情感就是家,轴心是一对父子。

影片中有好几个点,触动人心又引发深思:

1、开片教室里老师问“希望是什么”,班长用字正腔圆朗读式的回答“希望像钻石”。场景让人以为回到了80年代,结果是地下城的学校。想想7、80年代那时也是,人们通讯交通不方便,只能仰望着天空,幻想着未来。那时的人们也是,有的人向往着未来心怀希望,有的人根本不相信希望,就像片中妹妹韩朵朵一样。

2、哥哥刘启是个典型的叛逆少年,偷跑出家还对着爷爷叫老头子,可在爷爷回不来的那一刻,“老头子、老头子、老头子、、、”,嘴依然犟,急迫的声音却让观众无不痛心,又是多么的无能为力。

3、片中哥哥对妹妹说“我们回家”,妹妹抱怨道:“爷爷不在了,哪还有家啊?”,家不是简单的house,是family,最简单的道理,人们却常常忽略掉。

《流浪地球》的核心情感就是家,而影片中传递出的家中父亲与儿子之间的父子情让人印象深刻。知名文化学者、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戴锦华动情地讲道:“这是一个‘愚公移山’的故事;一个几千年,不仅是人类自救,而且是和地球一起逃离的故事,同时,它仍然是父子故事,但父子故事放在了中国的血缘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