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家庭教育新痛点,千万不要踩雷!

文 / 校长传媒
2018-12-22 04:10


小心!家庭教育新痛点,千万不要踩雷!


【田小伍专栏】

小心!家庭教育新痛点,千万不要踩雷

原创作者|田小伍

01


最新一期的《奇葩说》,节目组邀请了梁洛施来当嘉宾。

现场,梁洛施一身粉色装扮,观众欢呼女神回来了。

她自我介绍说:“我是曾经选择过,但不后悔的梁洛施”,短短15个字,漂亮地总结了自己的前半生。

梁洛施从出生就饱受非议,父亲是澳门望族之后,可惜早逝,自己少时靠母亲在赌场发牌的收入维持生计,过着极其清苦的生活。

这样的经历造就了她的早熟、坚强和独立,也塑造了她叛逆的个性。

少年成名的她,爱上一个豪门的男人。

梁洛施在2009年到2011年,先后为李嘉诚的次子李泽楷生下三个儿子。

当大家都以为梁洛施很快会成为李太太时,女方却主动发出声明,宣布和李泽楷分手。

这引得网上一片唏嘘不已。

此时,梁洛施也否认了外界传闻的,拿到了5亿分手费。

节目里,马东问梁洛施:“孤独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场景?”

梁洛施回答说:“自己一个人在加拿大下雨天吃汉堡。”

当爱情不再,即使生三个孩子也嫁不进豪门,梁洛施也从没有受害者心态,而是坦然接受自己的命运,义无反顾地从头再来。

生活力最重要的就是,不让自己受委屈。

爱情和人生,原本就是最无常的东西,婚姻无法保障它,豪门也不能。唯有自己努力去找到自己想要的人生。从16岁少年成名,21岁是三个孩子的母亲,30岁重新复出,这不是另一种赢的人生吗?

库尔茨曾说:谁能以深刻的内容充实每个瞬间,谁就是在无限地延长自己的生命。这种能力,就是一种生活力。

你对生活的态度,就是生活的温度。

02


著名舞蹈家金星在《掷地有声》中说:“这个世界上有多种生活,如果命运将你推向任何一种层面都别奇怪,别怨天尤人。它并没有剥夺你幸福的权利,在任何一种生活里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前段时间,关于学霸妈妈陈美玲的微博、小视频在网上疯传。

陈美龄是香港歌手,14岁出道,1970年红遍港、台、东南亚,与邓丽君齐名。同时她也是作家、演说家,也是斯坦福大学教育学博士。但她认为,最让她骄傲的身份是3个儿子的“母亲”,并成功把孩子们送入斯坦福大学念书。

这位不折不扣的61岁学霸妈妈称,自己学了很多教育方面的知识,就用很多方式去教孩子、带孩子。而最重要的不是分数,而是教会孩子生活力。

上高中的时候,他的大儿子说想要去美国留学。

陈美玲坦然:“我当然是想他去读全美第一、或者第二的高中也好。可是他选的是NO.7。当时自己有些纠结,但是后来欣然接受了。”因为,儿子选的学校,每一个新进来的学生都配一匹马,每天就要先照顾了马,才去吃早饭,教他们很有责任感,孩子也很开心。

生活力,是让生活时刻充满“满足感”。而不是拼命于社会的标准,一定要看排名、看分数、看利益。

在采访时,她对主持人说:“教育是交给他们一点工具,去寻找梦想。要是他们失败了,也不会气馁,继续找别的梦想。这样的教育,是我的目标。”

的确,现在的青少年很多都是“巨婴”,他们缺乏生活力,极度依赖父母,受不了一点挫折和失败,也不能独立自主地生活。

而生活力的核心,就是培养一个独立自主的人,有自己的思想,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即使当你捕捉和感受不到幸福的时候,你也能自己创造。

03


前不久,朋友圈疯传一个消息,浙江大学博士生侯某在钱塘江边跳江自杀。

据了解,侯某是浙大2016级博士生,化工专业。

在网传的报道中,失踪前,侯某曾在朋友圈写道:“可能我只是不太喜欢,也不太适合这个世界,所以再也不想多做停留了;不想再假装,也不愿再撒谎,只想做我自己而已,是真的难。”不难看出,字里行间透露出厌世的倾向。

而据同学和朋友称,他特别优秀。本科从天津大学毕业,跳出硕士研究生阶段,直接获得了浙江大学的直博资格。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懂事、争气,戴着优秀光环的孩子,却采用了这样极端的方式,与这个世界告别。

我们不知道在他消失前的那段时间,经历了什么,又承受了怎样的压力。但这都不能成为他放弃生命的原因。

可很多时候,孩子真的没有我们看起来那么健康、快乐又美好。

巴尔扎克说过,苦难对于天才是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则是一个万丈深渊。

其实每个父母都知道,我们只能陪孩子一程,他们终将离开我们,独自面对生活。但若孩子不懂得如何适应世界,所有的教育终将徒劳。

而真正的爱,就是在他离开你时,教会他和世界相处的能力。这就是父母对孩子最大的帮助和保护。

04


有人说,人在哪里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用什么样的心态去看待生活,如何让强大的生活力,使自己过得更好。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也说:“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为着要过有意义的生活,我们的生活力是必然的……”

而据科学统计,中国平均每年有10万青少年自杀。相当于每分钟就有两个自杀,还有八个自杀未遂。而这个可怕的数字还呈现上升趋势。

那么,如何培养能够适应社会,与世界和谐相处的孩子呢?

第一,引导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

今年,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针对孩子的生活自理和学习能力,面向中小学进行了调研,其中有这三个问题:“是否自己洗内衣内裤”、“是否经常参与家务劳动”、“做作业是否需要家长陪”。

结果显示,自己洗内衣内裤的孩子不到50%,经常参加家务劳动的仅21.6%,有17.2%的孩子做作业仍需要家长陪同。

有人说“生活即教育”。爱孩子,就要学会放手。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导师,而不是事事“包办”的管家。让孩子从小爱上劳动,有助于形成独立的人格,是关系到孩子今后的就业成才和生活幸福的关键。

第二,鼓励孩子参加集体活动

随着城市化、信息化的进程,《王者荣耀》已是孩子们的最爱,手机、电脑、平板、电视一个都不能少。

而长期不与外界接触,会让孩子的感官功能退化,造成注意力紊乱、肥胖率增加、抑郁和自闭等心理问题。

父母要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根据他们的能力、爱好、兴趣选择参加集体活动。如通过郊游参观、走亲访友、演出比赛等机会,有意识地安排孩子与他人接触,锻炼孩子的合作能力,有助于孩子提高智商、情商,健康快乐地成长。

第三,尊重孩子的选择

尹建莉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中讲道,如果家长在任何事上都想说服孩子按大人的想法来做,整天要求孩子服从自己,就教会孩子在无意识间也用同样的方法对待他人。这种事件积累得太多,会形成极端心理,发展为一种偏执。

有一期的《爸爸去哪儿》中,小美女夏天想要花掉自己所有的晚餐费,跟村长买一个冰激凌。爸爸夏克立并没有阻止,而是告诉她,可以买,但是后果就是晚饭就没得吃了。夏天点点头。

父母要懂得选择非常重要。从小就训练孩子们,为自己的人生做选择,为自己行为负责。

孩子,未来的路道阻且长,愿你如鱼得水、游刃有余。真正智慧的父母,是充分肯定和尊重孩子的发展规律,给孩子生活力,这里藏着孩子的未来。

作者简介:田小伍,爱动物,爱倾听,爱治愈,90后新晋辣妈,温柔且有力。个人公众号:晚禾(ID:tianxiaowu66),微博@田小伍的窝,简书:田小伍。

(本文由田小伍原创投稿)


小心!家庭教育新痛点,千万不要踩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