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为什么你的付出,只换来厌倦?

文 / 原野回声
2017-07-04 20:46

有一句老生常谈:有付出就有回报。

小编以为,这句话是错误的,应该说:有付出,才可能有回报。而且,在荷尔蒙占据了一定地位的情感领域,小编从来不认为付出和回报之间有什么可以被人类掌握的规律。

正所谓自古深情留不住,总是套路得人心。

今天小编就从心理学的角度,跟大家聊聊为什么一味的付出不仅换不回回报,甚至可能连感激也没有。

小编初中的时候班上有一个特别勤劳的劳动委员,真不知道爹妈怎么培养的,每次值日打扫厕所这种脏活累活都是他一人承担。他被老师表扬,被同学称赞,小编至今一想起他来脑海中就会浮现雷锋同志的光辉形象。

心理学:为什么你的付出,只换来厌倦?

雷锋同志英年早逝,而我们班这个劳动委员却没有办法让时间定格在他被评为劳动模范的光荣时刻。在初中三年的日子里,保持厕所的干净被大家理所当然的视为是他的责任。

表扬,然后是习惯,最后是抱怨。

人会习惯,习惯拥有的财富,习惯遭受的苦难,习惯老板的压榨,习惯爱人的付出。

我们常常会忽视了习惯的力量。习惯本身并无好坏之分,只是当你一旦习惯了一件事的时候,那么这件事就很难再带给你情感上的涟漪。

心理学:为什么你的付出,只换来厌倦?

就像你习惯了早起,早起对你来说就不再是一件痛苦的事。同样,你习惯了一个人对你的付出,那么这个人对你的付出就不再是一件会让你感受到幸福的事。

只有当一种习惯被打破的时候,你才能意识到重要性。

曾经有一份真挚的爱情摆在我的面前,我却没有珍惜,失去以后后悔莫及。这样的感情触动人心,但我们每个人都不会想要这样充满遗憾的爱情,我们要的是好好的在一起享受当下的陪伴和幸福。

心理学:为什么你的付出,只换来厌倦?

以上是关于为什么一个人的付出会被视为理所应当,接下来小编和大家谈谈为什么有时候你的付出会被厌倦。

有一种心理现象,超限效应。专业一点翻译,指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引起人极不耐烦和反抗的心理现象。

比如说当你犯了一个错误,别人对你一次、两次、三次旧事重提的时候,你的情绪变化会是这样的:内疚、不耐烦、反感。

同样,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过度的付出,也会给那个接受者带来情感上的压力。最简单的例子,有的父母为了孩子牺牲自己的生活乐趣,整天围着孩子转,这样的情感就太过沉重。

心理学:为什么你的付出,只换来厌倦?

生活本来就不是一件轻松的事,谁又愿意负重前行呢。

所以,一份美好的感情无非是,珍惜身边的美好,然后努力活出精彩的自己,而不是去一味的付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