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不舍得花钱属于一种正常的心理
你周围有没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平时异常节约,不轻易花钱。于是某些心理专家马上披上卫道士的衣服指责他们,说不舍得花钱是穷人的生活方式,是穷人思维支配的结果。
其实,不论是什么事情,我们都要辩证地来看待。同一件事情,表象相同,其背后的动机和成因也是不尽相同的。所以,对于舍不得花钱这件事,不能用那些墨守成规的方式解读。并且,不是所有的穷人都节约,也不是所有的富人都大手大脚的,比如马云,很有钱,但人家很节俭。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出现了一种风气,人们开始对那些过日子节约的人指指点点。说他们不注重生活品质,太委屈自己。只能说这些人的想法太有限额,他们看事情只注重表面,而不从根源上进行分析。
难道大手大脚的消费方式就是有钱人的思维吗?难道只有把钱花出去,才能拥有了幸福和快乐吗?现在有很多女人中了一个蛊,觉得人生在世要对自己好一点,所有自己心爱的东西,一定要买来,这样才对得起自己。
当然这样说并不是批判那些为生活质量而花钱的人。为了提升生活质量,花钱是必然的,而那些生活节约,不舍得花钱的人,他们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富有的,这样的人群多是老年人,这与他们所处的背景和经历不无关系。
他们大多有过贫穷和苦难的经历,在那种环境下,自然就养成了节约的习惯了。而现在生活好了,他们仍然不想扔下自己的良好习惯,所以他们有时候仍然省吃俭用,相当讲究。
排斥奢侈
不仅自己如此,他们很见不得别人过奢侈的生活,发现周围的人浪费,他们会毫不留情的训斥对方。在这样环境下待久了,孩子也会被这种观点影响,然后会随从他们的习惯,自己这方面也变得节俭起来。甚至有时节俭程度会超过父母,达到一种吝啬的程度。
居安思危
心理学家认为,过度节俭的人,往往总有一种居安思危的意识。决定了他们很难随意的支配自己的所得和金钱,也很难享受到用金钱去升华生活的感觉。
因为在他们的思维定格了这种观点,他们总会觉得金钱要在有重大事情的事情才能使用,有了钱就有了各方面的保障,之后自己多花一分钱,就会产生一种焦躁不安和愧疚难当的感觉。
久而久而,他们会变得为金钱至上,在遇到事情的时候,他们首先想到的是金钱,而非自己的能力和别人的援手。长此以往,他们会失去安全感,觉得自己很无助。
大量的心理学研究已经证明,不同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都是有着自己家庭烙印的,他们会倾向于自己的父母,父母的各种习惯对他们来说影响也是相当深远的。耳濡目染的养成了节约的好习惯,而在大背景提倡节约美德的环境下,孩子更加觉得这种思维和习惯是正确的,慢慢就会发展处超我意识大于本我意识,对自己节约,对身边人却舍得花钱,渐渐有讨好人格的倾向了。
作者
第一心理主笔团 | 神奇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