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听说你总感觉学习时间不够?时间管理2漏洞了解下
第一大客观原因就是你设置的心理账户。
这个时间心理账户就和你的金钱账户一样,
因为你把重要的时间存储在不重要的账户,
所以你不自觉地就把某些时间浪费掉。
心理账户这个概念,
首先是由芝加哥大学著名行为金融和行为经济学家,
理查德·萨勒(Richard Thaler)于1980年首次提出。
几万字的理论可以精炼为一句话:
对获得的钱,
人们先贴上不同的使用场景标签,
然后根据这些标签的指示,
使用自己获得的金钱。
在这里,这些标签成了金钱使用说明书。
在生活中你会发现,
如果长辈一次性给你几百元整张的压岁钱,
你会把它想办法存起来。
当然,
也不排除有些同学的压岁钱被父母以保管的名义 “监管”……说多了都是泪。
如果长辈每次给你的1元钱、5元钱、10元钱等,
虽然总共加起来是个不小的数字,甚至比压岁钱还多,
但是你会不自觉地花掉。
同理,对于时间,你也是这样贴上标签,然后不自觉地花掉。
我们一般把时间分成两块:
整块的时间,不整块的时间。
然后我们把整块的时间像切蛋糕一样切成两半,
一半学习,一半玩。
一到周六周日寒假暑假,
很多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就有所降低,
在你的心理账户中,这一大块的时间是用来放松的。
然后非整块的时间,本身也难以利用,
所以也就只好把它放走了:等电梯、等车、排队买饭、上网的时候无目的地浏览信息……
所以我们发现,
自己用来学习的时间其实占个三分之一。
所以,
如果发现自己时间使用效率不高,
那就统计一下自己过去的时间利用,
看看自己是不是把大量的时间分配在了娱乐的账户和零散的账户。
在这里要指出一些同学的误区。
总是给自己一天之内制定太多的学习任务。
这样就不自觉地把自己的原本是整体的时间切开了。
比如:
一般都是上午8点~12点上课。
总共4个小时,但有些同学却制定了学习4门以上的学习计划!
这就出现问题了。
你总得上个厕所、喝口水、休息下眼睛什么的吧,
这一块时间每个小时大约10分钟吧。
你从一门学科切换到另一门学科,
总得把书包里的教材和练习题和笔记本倒腾一下吧。
而且,你可能1个小时还不够用来深入学懂一门学科。
这就相当于你一次单挑5个大汉,
1个大汉还没有打倒,
你就和另外4个大汉打起来了,
你说那个没被你打倒的大汉是不是还要在你的背后放冷拳呢?
那样你的学习又怎么会有效果呢?
环境因素第二大客观原因是环境因素
比如你在公交车上、比如你在火车上、比如你在排队、比如你在回家的路上、比如你在嘈杂的饭馆……
这些地方本身就不是学习的地方,
所以对于这种时间杀手场所,爱学习的孩子尽量减少呆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