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常见的八个陷阱,父母务必要远离

文 / 优当分享汇
2018-07-30 17:28

每个父母都想给孩子最好的教育,有的父母喜欢根据自身成长经历总结相反的教育方式,甚至下意识照搬原生家庭中父母教育自己的经验来教育自己的宝贝。

然而,最好的教育应该是最适合孩子的教育理念和方法,父母的经验未必都是正确的,有些父母独特的教育方法很可能将会误导孩子未来的发展。

家庭教育中常见的八个陷阱,父母务必要远离

下面,为大家总结一下家庭教育常见的8大陷阱:

误区一:爱孩子就给他最优越的生活

优越的生活条件让我们有条件为宝贝创造优质的物质生活条件!

经常能听到父母之间沟通如何为孩子选购精加工营养品,经常看到孩子手中成百上千的玩具,甚至看到休息日父母带着未满6岁的孩童穿梭于各类学习班,而忽视孩子在成长中的生理需要及生活体验的过程。

看似家长的投入却并非适合宝贝的成长。孩子更需要的是生活中从父母处直接经验的获得,在生活中学会生存,在模仿、交往中学会学习。

家庭教育中常见的八个陷阱,父母务必要远离

误区二:把孩子当小大人对待

初为人父人母对自己的孩子有着较高的期望,甚至将孩子当做自己的翻版培养,为此在宝宝出生后就根据自己的意愿设计孩子的兴趣培养项目、用成人定势思维来规范孩子的行为。

随着孩子的成长,逐渐形成自己的喜好和兴趣,父母按照自己的意愿为孩子选择活动,忽视宝贝自身的需求从而让孩子们产生逆反的心理。

家庭教育中常见的八个陷阱,父母务必要远离

误区三:教育孩子事事讲民主

有的家长认为对于孩子的每个要求给予充分的尊重和认同就是先进的、民主的。

如在孩子做对任何事情时,家长的赞赏语言都会是“宝宝真聪明”,不忍心拒绝孩子哪怕不合理的要求,不去表达自己对孩子无理要求的不快,认为这样可以给孩子营造宽松、民主的教养环境。

这样的做法恰恰忽视了一点:没有原则的“民主”是对孩子一味的纵容,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

长久以往使孩子反而失去了民主带来的快乐,形成自我的习惯,不能在社会生活中换位思考,从而影响孩子正常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家庭教育中常见的八个陷阱,父母务必要远离

误区四:局部最优不等于全局最优

有些父母会对孩子高标准严要求,比如,作业一定要按时完成,到时间完不成就不准写了;字迹一定要工整,潦草的字擦掉重写;早早就培养孩子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难题也不帮忙;学习计划一定要完成,不然就不允许玩;日事日毕,孩子状态不好也不准延期……

看起来这些要求都是最有效率、最优的,结果应该不错吧。可惜忘记了考虑孩子的感受,让孩子烦躁、难受,这样一来,学习经常与痛苦相联系,就容易让孩子丧失学习兴趣,甚至厌学。

追求最优,结果却可能糟糕。有的人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也许一时上去了,却忽视了孩子幸福、性格、心理,出来混,早晚要还的,孩子收获的可能是痛苦。

家庭教育中常见的八个陷阱,父母务必要远离

误区五:固执自认为自己的教育方法是对的

很多父母有一个习惯性思维:我是对的,所以应该坚持自己的意见,结果却造成亲子冲突,破坏了亲子关系。我提倡家庭教育不要太较真,不过有人很迷惑:难道我是对的,也不能坚持吗?

自己认为正确的,其实未必是正确的。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如果不学习思考,学历再高也可能只是小学生的水平。所以,自认为对的,未必是正确的。自己是正确的,孩子可能也是正确的。

家庭教育中常见的八个陷阱,父母务必要远离

误区六:扬长避短而不是扬长补短

让孩子学会扬长避短是对的,但是如果“短”对学习生活造成影响,就需要适当去补了,而且早补比晚补要容易。孩子的学生生涯有十几年,学科方面的“短”是一直要面对的事情。

比如孩子从小就表现出数学思维差,如果不去帮助训练他,他会逐渐丧失兴趣和信心,更不想学,从而进入恶性循环,数学就会成为孩子一直心中的“痛”,甚至会因此厌学。而如果从小学就注意培养训练,而且方法得当的话,变成中等水平还是问题不大的。

家庭教育中常见的八个陷阱,父母务必要远离

误区七:逼迫孩子学习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会无休无止的给孩子报兴趣班,觉得孩子学的东西越多越好,从来不考虑孩子感不感兴趣,到头来,不仅搞得孩子整天很累,父母花了大把时间和金钱,也得不到预期的效果。

让孩子多学习一些技能,不是靠逼迫和打骂,而是想办法激发孩子的兴趣,要先了解孩子的兴趣点所在,孩子对什么感兴趣,才能针对孩子的兴趣为孩子选择合适的兴趣班,这样孩子也能在快乐学习中掌握新技能。

家庭教育中常见的八个陷阱,父母务必要远离

误区八:不顾现实情况过度激励孩子

很多人都希望孩子有内在的动力,而励志学、成功学就能激励孩子,激发前进的动力。但是成功学存在负面影响,也有些偏激。如果上进心过度,会带来困扰、阻碍,甚至造成心理问题。

孩子本身的上进心就是蓬勃的,只需要努力去做,对结果顺其自然。这既有前进的动力,又能够坦然面对挫折,没有了内耗,会前进得更好。

孩子是慢慢培养的,不要指望有什么妙招能让孩子快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