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别用意志力对抗拖延了,这里有更好的方法(亲测有效)

文 / 慢文案
2018-07-28 01:25

我今天拖延了

很多人都有拖延症,比如我今天就拖着不想写稿子。

早上8点钟,我被闹钟吵醒,赖在床上刷刷手机,一个小时过去了。然后给自己倒杯茶,坐在电脑前,看着今天要做的一大堆事情:给签约的平台供一篇稿子,还有一篇约稿,加上这篇,就是三篇;要复习考试2小时;为了写稿子,还要看一本书;还要帮妈妈买地毯,还没选好。

千万别用意志力对抗拖延了,这里有更好的方法(亲测有效)

这么多事,想想就有些头疼。按照计划表,我开始写第一篇约稿,这篇稿子是我不太熟悉的题材,那些难懂的术语让我充满焦虑,一会儿起身给自己加点水,一会儿回个微信消息,再上个厕所……我的注意力成功的被这些琐事转移了,因此获得了短暂的放松。但事实是,两个小时过去了,我还一个字都没写。

这就是典型的拖延症了,每次想到不怎么喜欢的事情都会激活大脑的痛觉中枢,人就会逃到那些令自己更开心的事情中去,获得暂时性的感觉良好。

压力越大,事情越紧迫,越容易拖延。

千万别用意志力对抗拖延了,这里有更好的方法(亲测有效)

拖延会上瘾

拖延就像抽烟,会让我们上瘾。它提供的片刻兴奋与放松让你十分着迷,起初你只是拖延了一点点,把上午该做的事情拖到了下午。

慢慢的,在一次又一次地拖延带来的短暂满足感中,你会迷失自己,把今天的事情拖到明天甚至下个周,把复习拖到考试前一天晚上。

但最后你多半在最后的截止日期也完不成任务。

拖延症会损害我们的自信心。拖延的人多半会感觉自己压力大,累,表现不好,从而自我怀疑,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战胜拖延,迫在眉睫。

千万别用意志力对抗拖延了,这里有更好的方法(亲测有效)

战胜拖延的方法

陷入拖延很简单,但获得顽强的意志力可就难多了,因为获得意志力需要动用大量的神经资源。

很多人试图用顽强的意志力去对抗拖延,这其实是徒劳无功的。除了增加失败带来的挫败感,你什么都收获不了。因为从人性上来说,每个人都会习惯性的趋利避害。而拖延就是从让我们感觉痛苦的事情上(比如工作),跳到暂时不那么痛苦的事情上(比如刷抖音),这是符合人趋利避害的本性的。

本性很难改变。

所以除非万不得已,否则千万不要把意志力浪费在抵抗拖延上。

千万别用意志力对抗拖延了,这里有更好的方法(亲测有效)

那用什么方法对抗拖延呢?

1.用习惯

比如我在写文章的时候,总是会无意识的去看看不相关的网页,等我发现的时候时间过去了。这就是习惯。再比如有些学生习惯放学回家看一集电视剧再写作业,但很多时间就会控制不住多看了几集,时间就过去了,作业还没写。

试着改变这种习惯,写文章的时候坚决不打开网页,放学回家先写作业再看电视。

千万别用意志力对抗拖延了,这里有更好的方法(亲测有效)

还有大多数人都有的习惯:喜欢早上一起床,先玩一会儿手机,刷刷微信。你可以改变一下,先定时工作十分钟,然后奖励自己玩一会儿微信。让你惊讶的是,这个自我控制的小练习,将让你的一整天都充满对抗拖延的力量。

提醒一下:一开始的时候,你会有些痛苦。心里的那个旧习惯会让你抓耳挠腮,坐立不安,甚至会放出诱惑性的语言:就先看一小会儿手机,没事的。

一定不要动摇,要坚持住,直到新的习惯养成。

千万别用意志力对抗拖延了,这里有更好的方法(亲测有效)

2.番茄工作法

你是不是经常上网查资料的时候,不一会儿就发现自己跑去看其他网页了?你是不是经常很想专心思考,但一旦被一条微信打断流畅的思路之后,就要花上十分钟才能重新回到专注状态中?然后事情就开始拖延。

番茄工作法是一种帮你在短时间内集中注意力的好方法,你可以给自己定一个时间,比如25分钟,在这个时间段内,你要完完全全的工作,不许上网、不许玩手机、不许回朋友的信息。

千万别用意志力对抗拖延了,这里有更好的方法(亲测有效)

要是你第一次尝试番茄工作法,很可能会惊讶于自己经常会有开小差的冲动,但是让你欣慰的,你会发现重新把注意力转回到工作上是多么容易,25分钟很短,在这短时间内集中注意做一件事,几乎是所有成年人都能做到的,完成一小段工作之后,你可以舒服的往椅背一躺,享受这种成就感。

《拖延心理学》中说,如果你保护自己的反应程序,他最终也会反过来保护你,在25分钟学习时间锻炼,努力写作业的你,要是想避免受到破坏力最大的信号干扰,你可以在一段时间内关掉手机,会远离网络。

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个时间段内就认真完成当下这段时间能做到的事,不要去想正在做的这份工作这个庞大的计划,否则会让你有焦虑感。比如写文章,你就注意25分钟内你能写的就好,不要去想写完一整篇还要多久。

千万别用意志力对抗拖延了,这里有更好的方法(亲测有效)

3.奖励机制

我们之所以会拖延,是因为拖延让我们感受到了当下避开压力的愉悦感,也就是拖延具有“及时反馈”的作用。

那么,我们要战胜拖延,就也得给自己一个及时反馈。比如你能否在自己今天没有拖延的情况下,奖励自己享用一杯拿铁,或者去浏览自己最爱的网站,或者奖励自己毫无愧疚的看一晚上电视或者上一晚上网。

习惯的强大之处在于,它能造成神经层面的欲望,要想克制之前的欲望,那就再来一个新奖励,只有当你的大脑开始期待这个新奖励,关键的转变才会发生,你才能养成新习惯。

千万别用意志力对抗拖延了,这里有更好的方法(亲测有效)

4.注重过程,而不是结果

有时候我们拖延,是因为任务量太大了。过大的压力让我们有破罐子破摔的冲动。比如我一想到我今天要写三篇文章,还要复习2小时考试就很崩溃,就什么都不想做。

遇到这种情况,可行的办法是:关注过程。

如果你发现自己选择逃避,是因为某些困难让你很难受,这种情况你可以让自己关注过程而非结果,过程指的是时间进程,以及与时间进程相关的习惯和举动。

比如说,我要写一篇文章,我一想到一篇文章这么长,可能会想要拖延,但如果我不想那么多,先让自己坐下来开始写5分钟的时间,只写5分钟,就会发现容易了很多。接下来,5分钟又5分钟,一篇文章很快就写完了。

千万别用意志力对抗拖延了,这里有更好的方法(亲测有效)

5.保持信念

做一件事,你自己要相信这件事情一定能做成。

在改变拖延的习惯时,你可能会发现,一旦遭受压力和困难,你就会很渴望退回到原先令你更舒适的环境里去,这时候,只有你对新习惯的坚信不疑,相信自己一定能养成新的习惯能够帮你渡过难关。

如果你想拖延,就拿你现在想要的未来与你当下的状态做对比,在工作和生活当中摆放一些能让你联想到联想未来的图片,它可以为你的发散模式增加动力,只要记着,把那些美好的图景和现实中只剩平庸生活的自己做对比,你就能够改变现实。

千万别用意志力对抗拖延了,这里有更好的方法(亲测有效)

曾经有一年暑假,我和几个同学在一个工厂里面做暑假工,一天12个小时,特别热,特别苦,就在那时,我下定决心要好好学习,要拿到更多的奖项。后来每次我想偷懒,就把那时拍的照片拿出来看看,让我相信自己那么累都能坚持,现在这点困难算什么,它因此帮我度过了很多个不想努力的时刻,这就是信念的理论。

最后,分享一个有用的小建议,即刻开始行动,这个建议听起来相当简单,但良好的开,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改变的过程会有些痛苦,但在让你痛苦的事情上,多努力一点就中你得到的好处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