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重灾区:你身边的科研工作者还好吗?

文 / AEIC学术
2018-07-16 20:08
抑郁症重灾区:你身边的科研工作者还好吗?

曾经有一位学者推特分享了他遭遇精神疾病时的痛苦经历:那个时候我还是个研究生,一切都很好,可是某天,我感到非常抑郁,觉得生活没有希望,看不到尽头,几近退学。我开始分不清白天与黑夜,只想一个人蜷缩在床上,不想说话,我的人生糟透了,整个世界都糟透了。

一时间,科研人员的心理健康问题成为热点,网友对于科研人员患上精神疾病这类事感到非常诧异。因为提起科研人员,大部人总觉得光环无限,高知识分子,工作轻松,享受国家待遇,无忧无虑,生活幸福,能有什么烦恼?

抑郁症重灾区:你身边的科研工作者还好吗?

其实不然,此前德国一项研究发现,研究生出现抑郁症状的概率是普通人的六倍。德州大学圣安东尼奥分校的研究团队对26个国家的2279名学生做了调查,40%左右的受访者出现了中度至重度焦虑症状,近40%的受访者还表现出中度至重度抑郁,这样的概率比普通人群要高得多。

抑郁症重灾区:你身边的科研工作者还好吗?

2016年9月,中山大学教授疑因抑郁症坠楼身亡,事发后,曾有师生表示,蔡彦敏此前患有抑郁症,但此说法还未经官方证实。" 蔡彦敏教授在世时身兼多任,曾任法律学系副主任、法学院副院长,兼任中国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诊所法律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法学会常务理事等。

高压状态下的科研人员,是抑郁症的高发群体抑郁症重灾区:你身边的科研工作者还好吗?

中科院心理所陈祉妍教授指出:“科技工作者这个群体有自己的特点,他们细心,偏执、执着细节、追求完美,如果没有好的自我调节,就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做科研,是一个需要坐得住冷板凳、经得住打击的事情。有学者分享在他还是个研究生时,他辛辛苦苦搭建了三个月的实验设备而且又做了一个很复杂的化学反应,最后得到的实验结果居然跟预期截然相反,没有任何用途,不管怎么重复都不知道问题在哪里,很有可能一开始选题设计就是错的,为此他陷入了深度的抑郁。

除去科研压力,赶论文,做答辩,找工作种种因素包围着科研人员,不得喘息,更容易加剧抑郁,甚至附带较为严重的焦虑感。

抑郁症重灾区:你身边的科研工作者还好吗?

对于不少认真做科研的学者来说,论文是摆在他们面前最为头疼的事情。要在高校的科研体制中生存下来,就要发表论文,出成果,才能往上走,才能有‘帽子’,这意味着,他们往往需要强迫自己做不喜欢的事情,也让他们慢慢丧失对科研课题的兴趣。而当人要追求的东西超过自己的负荷,就会出现生理上的反应:高血压、糖尿病,抑郁症……

2016年,中国科协一项针对科技工作者心理状况的调查显示:近三成科技工作者存在抑郁倾向,4.2%有较高的抑郁风险。与2009年的第一次调查相比,科技工作者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下滑,主要表现为抑郁问题日趋严重。

‍如何采取正确的治疗和自我调节:抑郁症重灾区:你身边的科研工作者还好吗?

  • 接纳自我,直视自己的不完美

触发抑郁的原因人人都或多或少有过,谁都会有人生的低谷。我知道,读博耗费了你太多的黄金时间,我们希望付出有所汇报,但是据权威统计,全中国所有在读的博士中超过80%会被淘汰,只留下不到20%会在学术界。不到5%会成为有人才头衔的教授,然后这里面又只有不到0.1%的人会称为杰青和长江,至于院士就更别提了。看到这些客观的数据,心理会不会好多了?承认自己的能力是有限的,然后努力在能力范围内做到最好,无愧于心就很好了。

同样,没有人期待你能够一下子做出一个震惊世界的科研结果,现在这个示范你能拓展一点点,就是非常不错的进步。

  • 懂得寻求帮助,找人倾诉

网友曾分享了其抑郁症时期的感受:我没法专心,总是感觉茫然无措,悲伤难过,逼不得已要退一门课。我好希望当时有人跟我说,“你已经得抑郁症了,这就是你不能专心的原因。”

意识到自己好像抑郁了,不要觉得抑郁是示弱、难堪、或者羞耻,去跟身边人倾诉你的痛苦,必要的时候可以自己去看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医生,跟医生倾诉你不方便说的烦恼。同时也要懂得告诉自己:我已经很棒了,这是我的极限,我需要停下来,去游个泳或者运动一下。

生活不是只有实验与论文,如果你想休息就休息,想玩乐就玩乐,不用逼自己,学会寻求帮助,让你的四周充满那些即使在黑暗中也能支持你的人,虽然此时可能孤立无援,但是你不是唯一要经历这条路的人,你不是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