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因体育而火热!健康中国+全民健身日,体医结合是出路吗?

文 / 体育产业生态圈
2019-08-09 08:12

2019年8月8日,是北京奥运11周年纪念日,也是我国的第11个全民健身日,全国各地与诸多企业都在进行着相关活动,来庆祝这一年一度体育节日的到来。

今年,相关政策也在进行着助推。近来,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为健康中国的大目标进行了进一步的指引。

在16万亿的大产业下,在5.3亿体育人口目标的引导下,体育与健康有望成为时代的最强音,生命因体育而火热!

两年前,在2014年10月的那份《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出炉,这份以“46号文”的名头广泛流传的文件,给体育产业带来了第一波春天。

此后,政策对于体育产业的推动有增无减。近日,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将体育融入生活,鼓励每周进行3次以上、每次30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运动,目标定位到2022和2030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到37%及以上和40%及以上……

事实上,在我们物质文明生活快速提升下,慢性病已成为危害我国居民健康的头号杀手。据介绍,慢性病导致的疾病负担占总疾病负担的70%,是群众因病致贫返贫的重要原因,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负担。

北京体育大学副校长胡杨教授在“2018中国国际运动医学与康复大会”上提到,“静坐不动,动吃不平衡”是目前我国多数办公室人群的常态,也是导致慢性病形成的主要原因。

根据我国首部《健康管理蓝皮书:中国健康管理与健康产业发展报告(2018)》,我国慢性病发病人数已达3亿,其中65岁以下人群慢性病负担占50%。我国城市和农村因慢性病死亡占总死亡人数的比例分别高达85.3%和79.5%。

根据蓝皮书《国人健康水平影响因素及干预策略研究》数据,被调查人群中35.9%的人不参与体育锻炼,成人经常锻炼率仅为18.7%;在参与锻炼的人群中仅有24%的人每周锻炼的时间达标;35.78%和12.86%的人分别具有不良和较差的睡眠。

在慢性病与运动伤害并行加剧的国情之下,在健康中国的引导下,很多专家认为,“体医结合”的需求已趋显迫切。

早在2011年,身为全国政协委员的胡杨教授就在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上提出了“将运动健身指导纳入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议,后续又提交了多份关于“体医结合促进全民科学健身”的提案。

2016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其中明确指出了“推动形成体医结合的疾病管理与健康服务模式,发挥全民科学健身在健康促进、慢性疾病预防和康复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等条款。

这其中,很多人倡导的“体医结合”,是指社区体育要与我国城市卫生服务体系相结合,借助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在人员、技术与设备等方面的优势,促进体育部门与医疗部门在医学体检、体质测定、运动健身和保健康复等方面的相互配合、相互补充,以求达到增强社区居民体质、防治疾病、维护健康之目的。

而就目前来看,我国“体医结合”还面临不小的挑战。

一方面,目前我国体育与卫生两大部门体制上各自为政以及条块管理,体医分离,本应发挥“体医结合”的共享和协同作用很难达成。

另外,体育指导人员缺乏相关的医学常识、卫生保健意识,致使在对民众进行服务的过程中很大程度上具有盲目性,尤其不能有效针对慢性疾病人群的身体机能状况、健康水平、服药情况指导民众进行科学地健身。

而医学人员虽然知道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但不具备运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无法在慢性病医学治疗的同时开具针对性的运动处方。

同时,政府没有统一制定的体质检测与运动管理服务收费标准,运动管理不属于医疗系统管理范畴,阻碍了将运动管理纳入健康管理,使健康管理效果大打折扣。

这些长期以来累积而成的问题难以短期解决,并且由于涉及到诸多法律法规的更新环节,“体医结合”要想从上而下真正落地,并没有想象中简单。

相关尝试,也一度在地方开展着。

早在2006年,苏州开国内医保个人账户结余资金可转健身使用的先河。在这样的功能下,医保个人账户往年结余金额在3000元以上的,可自愿划转部分资金至健身专用账户,用于健身场馆锻炼健身。

公开资料显示,2016年苏州医保基金划转金额2984.55万元,消费金额2404万元。截至2017年,苏州已有6.5万人申领“阳光健身卡”,定点健身场馆从47家拓展到99家。

2016年3月,在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上,“关于将个人医保卡余额用于运动健身的建议”被提出,健身房医保刷卡政策也开始在更多的城市进行试点。公开报道显示,继江苏之后,山东、重庆等城市都曾进行尝试。

然而在2017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严格规范基本医保责任边界,重点体现“保基本”,公共卫生费用、体育健身或养生保健消费等不得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至此,健身房医保刷卡被叫停,“体医结合”的进一步深入也遇到瓶颈。

曾有委员在全国政协和北京市人大提案中多次提到“将个人医保余额用于运动健身”,这些提案表示,普及“医保-健身卡”的困难主要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明确规定要专款专用。

如果允许医保卡内的医保个人账户结存资金支付体育健身消费,是对基金属性的改变,涉及到法律、政策、财务制度条例的修改,但这个过程必然是艰难的。

而除了健身房刷医保卡,医院也曾尝试与健身房联手,在健康管理上融入“体医结合”。网上一则2015年的新闻称:某解放军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与浩沙健身一家门店合作,客户在健康管理中心进行全面测评后,可在该中心选择完成运动健康管理课程(健身房负责),没有健康问题的客户也可选择在健身房进行锻炼。

在这样的模式之下,“医+体”得到了更好地融合,双方的业务量也得到了补充。就目前来看,医院与健身机构的联手会是解决慢性病问题、增强运动伤害预防与康复意识的一个值得推广的形式。

除此之外,在专业人才上,医学院校与体育院校合作办学,培养专业性更强的“体医结合”型人才也非常有必要。据北京体育大学运动医学与康复学院魏宏文教授介绍,学院目前正在推广国际化办学,通过“2+2”、“3+1”等留学项目,将学生外派到国外综合性大学进行深造,学习更为专业的医学、康复等知识。

在政府报告中,也多次提及相关话题,如2019年政府报告,就提到了“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这样一个重要国家任务。

事实上,早在2016年6月,时任国家体育总局局长的刘鹏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在运动健身中多投入一块钱,就可在医疗当中减少7-8元的投入。”他也进一步表示,各级政府将对全民健身事业投入更多的资金,投入更大的精力,老百姓也会从中得到更大的实惠。

而近日发布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着重强调了体医结合的重要性,利用体育的优势和资源努力使群众不生病、少生病,实现从“治已病”到“治未病”转变,这同时也对着眼于体医结合领域的医务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期望和要求。

当然,即使需求渐增,“体医结合”的真正实现或许,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3亿慢性病患者,5亿健身人口,7亿运动人群的目标,我们离“全民健康”,差的或许不只是客观层面的“体医结合”,还有主观层面的自律和节制。

从这个“全民健身日”开始锻炼吧,相信终于有一天,你的生命也会因体育而火热!

「健康中国」的热潮下,运动康复成为热门行业!

从钱宝网到健康猫,体育产业能从这些骗局中学到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