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自卑了,咱大莱芜也出过皇帝
作为一个在莱芜生活了三十多年的土著居民,虽然莱芜在他人眼里面积小,发展慢,土儿吧唧,但自己依然对家乡充满了无限的自豪感。谁敢说莱芜小?莱芜有新马泰,有能演练航母的雪野湖;谁敢说莱芜发展慢?莱芜房价正在急速赶超一线城市!谁敢说莱芜土?每对情人在说着绵绵情话时,都把“俺莱芜有”挂在嘴边。
要说莱芜没有文化底蕴,那也不对。莱芜有汶水西流等八大景,哪个小地方能一下子凑够这么多韵味无穷的美景?莱芜还世世代代出名人,远了有秦始皇的嬴氏祖先,近了有当代散文大家吴伯萧,电影导演吴天明。而且莱芜还是帝乡,早在南北朝时期就出过一位皇帝,大家要是不相信,就带大家一起看看这位我们大莱芜土生土长的皇帝是谁。
南燕是南北朝五胡十六国时期的一个小国,自公元398年起建国,到了410年就被宋武帝刘裕灭亡,仅仅短暂存在了12年。南燕是由鲜卑族大名鼎鼎的贵族姓氏慕容氏建立的。慕容这个姓氏大家都很熟悉,《天龙八部》里面的慕容复时刻不忘的使命就是光复燕国,慕容氏在历史上建立的多个王朝都被称为燕国,我们说的这个南燕也是鲜卑慕容氏建立的一个燕国之一。
南燕的都城在广固城,也就是现在山东省青州市。南燕统治的区域主要包括今天山东省的中东部、南部地区,当然我们的大莱芜也包括在内了。对当时的莱芜人民来说,我们的这些祖先们是生活在异族统治下。南燕政权对外穷兵黩武、战争不断。对内横征暴敛、极尽搜括。终于激起了民众的愤怒。公元403年,南燕在山东统治的第四年,莱芜人民率先举起了反抗暴政的义旗。带头起来造反的是莱芜人王始,王始这个人历史上的记载不多,只知道他最初是利用民间宗教聚集徒众的,王始多年以来四处行医、悬壶济世,同时传播宗教,鼓励人们反抗异族统治,建立“太平”国家。从这点可以判断,王始传播的应该是和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的领袖张角一脉相承的“太平道教”。几年的时间,王始在莱芜及周边地区积累了足够的人气和威望,很快就拥有了徒众上万人。公元403年4月,王始在莱芜谷拥兵数千,自称“太平皇帝”,同时“置署公卿”,正式建立了一个农民政权。
关于莱芜谷到底在哪里,晋书《从征记》中的记载:“汶水出莱芜县原山,入莱芜谷,出县,西南流。”提到了莱芜谷,可见莱芜谷是一条连山夹道的山谷,是汶水流经的一条山谷。经过专家考证,莱芜谷应该在现在常庄镇的文字现和辛庄镇的杨家横之间。
王始起义一起,就如星星之火,迅速燎原,很快周边饱受政府剥削的贫苦农民纷纷前来投奔,起义队伍发展到了数万人,一时间可谓是声势浩大。这一下可吓坏了南燕皇帝慕容德。他赶紧调兵遣将,派出皇族桂林王慕容镇亲自出马,前往莱芜剿灭义军。王始义军毕竟多是善良农民出身,没有受过专业军事训练,装备又差,怎么会是骁勇善战的鲜卑铁骑的对手。虽经过殊死抵抗,义军最后还是全军覆没。太平皇帝王始的两个兄弟王林、王秦也血洒疆场。王始本人和妻子则被俘虏,并被燕军押到了广固城。
到了广固城,王始很快就被押往闹市斩首示众。《资治通鉴·晋纪》中记载了王始夫妇临刑前的表现。“临刑,或问其父及兄弟安在,始曰:‘太上皇蒙尘于外,征东、征西为乱兵所害。’其妻怒之曰:‘君正坐此口,奈何尚尔!’始曰:‘皇后不知,自古岂有不亡之国!朕则崩矣,终不改号!”
这段话翻译成白话是说,临刑时,监斩官问王始,你父亲和兄弟在哪,王始说:“太上皇下落不明,我兄弟征东、征西将军为乱兵所害,现在就剩下朕一个人无所依靠了”。他的妻子是个农村家庭妇女,气急败坏的对他说:“都怪你这张嘴惹事生非,才致使今天落到被砍头的地步,现在怎么还耍嘴皮子!”王始叹口气,对妻子说:“皇后啊,你真是短视,自古以来哪有不破之家,不亡之国啊!”王始仰头看着监斩官说:“朕驾崩就驾崩罢了,帝号是绝对不改的!”
王始虽然是农民出身,但表现得极有骨气。《资治通鉴》作为正史,惜墨如金,竟然能把王始这样在历史烟尘中不起眼的故事选进帝王的教科书,可见司马光老先生对王始也是怀着一番敬佩之情的。王始被俘后非但没有痛哭流涕、摇尾乞怜,反而铁骨铮铮,骨气不改,是值得后世敬佩的一条好汉。
王始的“哪有不破之家,不亡之国”这句话也成了南燕灭亡的谶言。虽然南燕皇帝慕容德听了王始在刑场上的话后,“闻而哂之”,说王始“荧惑之人,死犹狂语”。很是瞧不起王始。但仅仅七年之后,慕容德的侄子,那位“金刀太子”帅哥皇帝慕容超就被宋武帝刘裕俘虏,在建康闹市区被斩首,南燕也随之飞灰湮灭。
历史就是如此让人感慨。王始起义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只是一朵小小浪花。但他威武不能屈的铮铮铁骨,却是是暗淡的历史中挥之不去的一抹亮色,它彰显了我们莱芜人血液中从古至今传承下来的倔强气节,我们当为自己的祖先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