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招」用好这一招 根治孩子的拖延症

文 / 产经周刊
2018-06-29 21:26
拖延症是指自我调节失败,在能够预料后果有害的情况下,仍然把计划要做的事情往后推迟的一种行为。

「支招」用好这一招 根治孩子的拖延症

你们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孩子起床的时候,穿好上衣还要再坐一会,明明三分钟可以起来却用了五分钟。

——这是轻微的拖延症表现

自己上班的时候,刚准备工作就胡思乱想,不知道思想飞到哪里去了,好不容易把思想拽了回来,看看时间还挺早,还是看个视频再工作吧,成功的把上午就可以完成的工作,推到了下午三点。

——这是中度的拖延症表现

好不容易到了周末,上午要去买菜,中午要洗衣服,晚上还约好闺蜜一起逛街。然而,上午睡了懒觉,中午又不想动,给闺蜜打电话说下午要洗衣服。直到躺在床上,才想起来菜没买,衣服没洗,一天都没出门,什么事都没干成。

——这是重度的拖延症表现

各位请对号入座。拖延症不仅会耽误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严重的还会危及身心健康。而且,拖延症还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家长得了拖延症,孩子也会被传染,拖延症对于孩子的影响更为严重。学习、生活、心理健康、习惯的养成都会受到拖延症的影响,直接关系着孩子的成长和健康。

拖延症的具体表现:

学习方面:作业总会拖到很晚,无法按时完成作业。孩子作业一推再推,直到晚上才去完成,特别是假期或者周末,作业总会推到最后一天。

生活方面:早上起床要喊三遍,总是最后一个吃完饭。孩子早上赖床,直到没有办法拖了才会起,吃饭特别慢,爱做小动作或者看电视,别人碗都洗好了他还在吃。

心理健康方面:患了拖延症的孩子会变得焦虑和抑郁,因为拖延而变得懒散,总是不停的自我否定,出现内疚感和自卑心理。

个人习惯:养成懒散、消极的个人习惯,失去主动性和进取心,无法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

拖延症一定要重视当发现孩子患了拖延症,家长一定要重视,当拖延成为孩子的个人习惯,再纠正会变得十分困难。

孩子学习成绩差、没有学习积极性、没有责任感,都是拖延症在作祟。 家长试图用口头教育的方式,来帮助孩子摆脱拖延症,实际上是没有效果的。拖延症是长期形成的一种不良习惯,若想根治,必须要找到“病根”,然后对症下药。

首先要找到“传染源”,家长在治疗孩子拖延症的同时,也要自问一下自己有没有拖延症。如果有,那就要先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在孩子面前要表现得更加勤快,做事情要干净利索,做孩子的榜样。

以身作则,永远是家长教育孩子最好的方式。要给孩子树立时间观念,让孩子拥有正确的时间观。

拖延症主要是因为“懒”,而懒则是因为时间观念差。 要让其在潜移默化中体会到时间的价值,家长在陪孩子玩游戏的时候,可以挑一些时间观念比较强的游戏,比如规定时间内的拼图比赛,限时计数的游戏,当孩子赢了比赛,家长要及时给予鼓励,强化孩子获得的成就感。

和孩子一起制定每天的计划,计划一定要具有即时性。拖延症患者最擅长给自己制定计划,然后到晚上宣布计划失败,再重新制定下一天的计划,恶性循环。计划失败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计划的延时性。总是计划一天要完成的任务,最终拖到晚上难以完成。 所以给孩子制定计划,计划一定要是即时完成的。

拖延症最怕的就是“拖”和“延”,计划规定几点去做什么,那到时间就立刻执行。多奖励孩子,提高孩子的积极性。孩子们之所以拖延,是因为快并没有好处,也就是孩子内心里没有“快”的动力。当孩子能够快速的完成任务时,家长不但不鼓励,还会给予孩子新的任务,那孩子为什么要“快”呢? 孩子“快”不但节约了时间,还保证了效率,那么家长就该多奖励孩子,让孩子感受到他们的“不拖延”是有意义的。

比如当孩子按时完成了家庭作业,家长可以让孩子利用剩余的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让孩子感受到“不拖延”所带来的好处。

当拖延成为了孩子的习惯,再想纠正就会变得难上加难,而且拖延会像病毒一样蔓延,生活当中的拖延会很快迁移到学习、性格、人际交往等方方面面,让孩子彻底成长为一个“懒人”。

家长要从日常小事中做起,慢慢纠正孩子磨磨蹭蹭的不良习惯,别再让拖延耽误了孩子学习和成长。 来源:家长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