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也识愁滋味 容易被忽视的青少年抑郁现象
一位高三男生的自述:“还有两三个月就要高考了,可我却难以将精力集中在学习上。夜里一两点才能入睡,早上五点半左右就醒了。经常做同样的梦:涨大水,想逃却怎么也逃不了,终于被洪水淹没了。上课很想认真听讲,可老师的声音好像总被反弹出来,脑子里还是一片空白。很想做做物理、数学习题(最薄弱学科),但看着看着,脑子里便被乱七八糟的事情充斥,想赶都赶不走。真想放一把火把全世界都统统烧光,可我无论如何也没有这种勇气。我想放声大喊,可是在这寂静的环境里,谁又能大喊大叫呢?以前活蹦乱跳的我,惟恐找不到朋友;现在,我最怕的是有人来找我。偌大的学校、偌大的社会,竟无我容身之地。看看现在的我,全身酸软无力,若不是凭着一只手支撑下巴,只怕连头也抬不起来了。不知怎么回事,手上一用劲,便无比难受,只好尽量放松自己,显得有气无力。”
这位青少年被诊断为抑郁症。近年来,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数量的明显增加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当然有一些青少年有抑郁症状,尚未达到抑郁症的诊断。我国调查显示,中学生中抑郁症状的检出率为23.7%-54.4%,其中重度抑郁症状检出率为3.3%-9.68%,城市地区低于农村或城郊地区。
什么原因容易诱发青少年抑郁?
2014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全球青少年健康问题》报告显示,抑郁症是青少年致病和致残的首要原因。青少年处于个体生命过程中一个极为特殊的阶段:从生理基础看,青少年正经历青春期发育,体内的激素水平变化很大,受激素的影响,青春期孩子的情绪往往变化较大,但大脑和心理发育的速度则相对缓慢,使得青少年群体处在个体发展非平衡的状态;另一方面,从社会因素看,青少年要经历人生中多种重大抉择和转折,如中考、高考、参加工作等,诸多社会、生活的变化所导致的情绪上的波动,对新环境的不适应等都较易诱发抑郁症。值得注意的是,家庭不完整包括父母缺失、离异、外出打工等情况,都是导致抑郁症的诱因。
青少年抑郁的表现经常与成人抑郁不同
《美国医学会杂志·精神病学》(JAMA Psychiatry)最新刊文称,青少年抑郁症前兆未必表现为情绪低落、悲伤萎靡,而是焦虑易怒,家长和老师应对青少年出现的无端发脾气、暴躁等情绪引起重视。来自英国卡迪夫大学心理医学和临床神经科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青少年抑郁症的早期信号除了焦虑之外,还表现为无端愤懑、怨恨等。
青少年抑郁很少有像成人抑郁的思维迟缓症状(如觉得脑子反应迟钝、不好用),甚至在重度抑郁的情况下遇到高兴的事也能高兴得起来。青少年抑郁的主要情绪体验就是“心烦”,常因为一点小事发脾气,在家里比在学校更容易发脾气。同时会经常表现为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与同伴交往减少,对以前喜欢的活动失去兴趣,整日沉迷于手机或网络,自尊心和自我价值感受损,学习兴趣下降或厌学、逃学,行为偏激、冲动或冒险,甚至离家出走,随便发生性行为,酗酒或吸毒。有的孩子抑郁以后喜欢看血腥的视频,觉得活着没有意思,整日钻研各种自杀的方法,严重时可导致自杀等严重后果。
案例:
2016年2月出版史学专著的18岁天才少年西安中学高中生林嘉文自杀去世;
2017年3月19日、20日,沈阳接连发生高三女生跳楼事件,造成一死一伤的悲剧;
2017年,16岁的俄罗斯少年维罗妮卡·沃尔科娃被“蓝鲸”游戏教唆,自杀身亡;
2018年4月25日长春市103中学亚泰校区发生两名女学生坠楼结束了花季的生命。
孩子们在痛苦煎熬中选择了用残害自己的身体和生命作为反抗。社会学者指出,作父母的难以想象孩子力不从心却又不得不去竞争的困境。可以看见的结果是,因失败逐渐产生的压抑,慑于父母威严而撒谎后的负疚,对于前程的恐惧……种种不断的心态扭曲,最终以伤害自我的方式来表达根本就肩负不起父母设定的近期及未来目标的责任。
青少年抑郁的治疗越早越好
调查显示,学校、家庭、社会对青少年抑郁的识别率平均不足1%,一些综合医院的识别率仅为15%左右。在现实生活中青少年抑郁经常被错认为“青春期的叛逆”而被忽略。所以出现上述情况后应及时就医,请专业人员作出科学的判断。
国际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发表的一项关于青少年抑郁症治疗的研究指出,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应首选心理治疗,在无条件进行心理治疗或心理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可考虑使用药物治疗,但应强调治疗的个性化。《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第二版)指出,青少年抑郁症的治疗,应坚持抗抑郁药物与心理治疗并重的原则。心理治疗适合不同严重程度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有助于改变认知,完善人格,增强应对困难和挫折的能力,最终改善抑郁症状,降低自杀率,减少功能损害。
给家长的十点建议:
不要怀疑孩子的学习自觉性;
不要限制孩子的活动自由;
不要对孩子说泄气话;
不要强迫孩子吃不想吃的东西;
不要当孩子的施压者;
不要让孩子感到你的焦虑比他(她)还多;
不要让孩子感到你的提醒如同“紧箍咒”;
不要让孩子感到你对他(她)的感受漠不关心;
不要让孩子感到你比他(她)还脆弱;
不要让孩子感到学习考试是为了圆你的梦。
供 稿:精神心理科 崔永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