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给孩子最好的家庭教育,父亲万万缺不得

文 / 中国教育新闻网
2018-06-15 00:20
父亲的特殊优势与三大责任

孙云晓

父亲在家庭教育中具有特殊的优势与责任,母亲再好也难以替代父亲的作用。家庭教育的原则之一是父母主体,而导致今天家庭教育出现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将父母主体变成母亲主体、父教缺位。

哈佛大学父亲角色研究专家罗斯·派克研究发现,人的发展有两个方向:一是亲密性,如慈爱、宽容、合作等;二是独立性,如勇敢、坚强、责任等。母亲在培养孩子亲密性方面具有天然优势,父亲在培养孩子独立性方面具有天然优势。所以,最好的家庭教育一定是父母密切合作的。

想给孩子最好的家庭教育,父亲万万缺不得

许多人青少年时代都有一个体验,即在外边疯玩之后回家,见到父亲就像见到警察一样。其实,父亲可能什么也没说,就在那里做自己的事情,孩子依然感觉得到他的威严。这种心理体验说明,父亲意味着规则与监督、权威与可信赖。在没有父亲参与的情况下,孩子往往缺乏规则与必要的监督,当遇到难题时,孩子缺乏一个可以信赖和参照的权威与榜样,这可能正是许多青少年出现社会问题的根源所在。

从孩子的成长过程和家庭教育来看,有三个阶段特别需要父亲发挥作用,也可以说是父亲的三大责任。

产前产后对母亲的关心与支持。父亲的第一个责任,就是在母亲怀孕和生产前后给予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为夫妻关系和家庭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母亲在生育过程中,经受着前所未有的复杂经历和艰难挑战,有可能产生恐惧或抑郁等心理问题,如果得到父亲的体贴和支持,母亲有可能多一些自信和镇定。同时,母亲的心态对孩子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如果母亲充满自信和阳光,婴儿会感到安全,精神状态积极活跃,反之亦然。总的来看,夫妻关系是家庭最重要的关系,是影响家庭教育的关键因素,父亲需要有高度的责任感。

在具有安全感的前提下帮助孩子走向独立。依恋是婴幼儿与其他重要的人所建立的亲密情感联结。心理学研究表明,婴幼儿时期良好依恋关系的建立是一个人形成信任感和安全感的基础。

一般从出生到八九个月大,婴儿先建立母子依恋,母子依恋在人的一生发展中最为重要。到一岁半左右时,孩子开始形成多重依恋,其中,父子依恋变得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如果父亲承担起养育责任,给孩子提供温暖、关爱与支持,对孩子的情绪和社会幸福感的发展非常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有的孩子过度依恋母亲,以致长期难以独立,而有些母亲难以摆脱或者享受孩子的依赖,这种情况下尤其需要父亲发挥作用。安全的父子依恋对孩子具有积极的影响,而且还能减少和缓冲不安全的母子依恋带来的消极影响。

父亲应该充满自信,因为父亲有独特的魅力。例如,在游戏方面,与母亲相比,父亲是更受欢迎的游戏对象。在一项研究中,让两岁半的孩子自由选择游戏伙伴,三分之二以上的孩子选择父亲。

无论心理学、社会学的理论,还是实证研究都证实,父亲在男孩性别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弗洛伊德认为:男孩在发展过程中会有意识无意识地模仿父亲的角色和行为,从而形成具有鲜明性别特征的行为。社会学习理论则强调榜样的作用,认为父亲为孩子提供了一种男性的榜样和行为模式,男孩往往把父亲作为未来发展的模型去模仿。研究证实:如果父亲在家中是果断的、具有支配性的,男孩往往表现出高度的男性化;如果父亲在家里是软弱的而母亲具有支配性,男孩会更多地表现出女性化特征。

父亲对女孩的发展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那些成为大公司总裁或分公司总裁的女性,在某种程度上她们与父亲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好父亲是孩子青春期发展的定海神针。青春期是叛逆期,也是家庭教育中的矛盾高发期。孩子的核心问题在于理想与现实、成熟与幼稚、独立与依赖、自制与放纵等方面,而解决这些问题的最佳人选是父亲。北京一项家庭教育调查的结论之一是,中学时期的家庭教育要以父亲为主。

从青春期到真正成熟之前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是男孩四肢发达、头脑冲动的阶段。他们的身高可能已经超过父亲,高水平雄性激素在体内澎湃着,他们有强烈的独立自主的冲动。这一时期是男孩最容易出问题的阶段,也是父亲发挥作用最为重要的时期之一。

犯罪心理学家李玫瑾教授认为,对于12岁至18岁的孩子,父亲的教育最重要。尤其是男孩,特别需要一位态度坚定、要求严格的父亲的管教与激励。他需要一位教练帮他强壮肌肉,并引导他如何控制自己的力量,父亲就是最好的教练。这时期男孩的头脑中有太多的想法和选择,可能经常犯错甚至有出轨行为,他会迷失自己,需要一位顾问的指引,而最好的顾问正是他的父亲。

与此同时,青春期的女孩也需要父亲的帮助,因为她们开始渴望与男孩交往,却又缺乏经验,而父亲是她们最亲密、最熟悉、最可靠的男性。有父亲的保护与支持,女孩更有可能安全地度过充满惊涛骇浪的青春期。

毫无疑问,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好父亲是需要学习的,而成为好父亲的过程是男人走向成熟和幸福的过程。(作者系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专家)

父亲的不教而教

傅国亮

想给孩子最好的家庭教育,父亲万万缺不得

家庭中,父亲的习惯、性格和为人处世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塑造着子女的观念和行为。回首自己的人生,深感家庭对我的影响,尤其是父亲的言传身教已融入自己的血液中。

我父亲傅正义今年93岁,曾任北京电影制片厂总剪辑师,1992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1年10月,获得中国电影金鸡奖“终身成就奖”。著名电影演员、导演谢添曾为父亲题词:“影视王麻”,意即中国影视第一剪。

衣衫褴褛却光彩照人

我记忆犹深的一次父辈的身教是在“文革”期间,农场的汽车送父亲和同事一行从“五七干校”回来,我恰好在胡同口看见他们。参加农活劳动的这群文化人“衣衫褴褛”,一副“穷酸相”,神态却毫不尴尬,下车后一路谈笑风生。我感到很诧异,短暂的困惑之后,我仿佛明白了一个人生道理:人的价值不在外表,而在内涵。

与父亲同行而来的,多是当年北京电影制片厂的精英。有著名的导演、演员、各专业专家,如导演陈怀凯(陈凯歌的父亲)、谢添,演员赵子岳和总美术师池宁等。他们根本不觉得自己衣衫褴褛,因为他们自身的价值,个个都光彩照人。这次父辈们的不教而教,可以说影响了我一生对名利的认识和价值取向。

将“不可能”变为“可能”

事在人为,天道酬勤,谈起自己的人生经历时,父亲经常说到这两点。这是父亲的人生感悟,又是传给子女的宝贵精神财富。

先说“事在人为”。父亲15岁入中国电影制片厂当学徒,高小文化,起点甚低,“丑小鸭”要变成“白天鹅”谈何容易。但是,父亲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终于被电影界誉为“中国第一把剪刀”。

父亲乐于思考,在长期剪辑工作的积淀中,提出剪辑艺术的灵魂是“剪出戏来”。他剪辑了200余部电影和400余部(集)电视剧,如电影《青春之歌》《小兵张嘎》《虎穴追踪》《伤逝》《知音》等,如电视剧《四世同堂》《红楼梦》《焦裕禄》《三国演义》《千里跃进大别山》《狄仁杰断案传奇》等。其中很多影视片获得“金鸡”“百花”“华表”(政府)“金鹰”“飞天”奖及各地方优秀电影电视片奖。

父亲是获得电影“金鸡奖”、电视剧“百花奖”双奖最佳剪辑奖的第一人,2011年中国电影家协会授予父亲“终身成就奖”。父亲是一个将“不可能”变为“可能”的“丑小鸭”,是我心目中“事在人为”的典范。

实现梦想需身体力行

天道酬勤,更是父亲一生的真实写照。“文革”前,父亲就萌生了写一本中国人自己的电影剪辑专著的想法,三十多岁时开始起草提纲,反复修改。同时,父亲参与组织编辑出版了《电影剪辑工作探讨》,其中的《电影预告片的剪辑》,是父亲发表的第一篇专业文章,大概是父亲“梦起步的地方”。

“文革”中父亲撰写的提纲被毁,资料散失,父亲毫不气馁,恢复工作后重写提纲、重整资料。当年我家住的是筒子楼,每间屋子都很小,没有摆书桌的地方。父亲经常是坐在小板凳上,以床当桌进行写作。

皇天不负苦心人,1994年父亲终于出版了第一部专著《实用影视剪辑技巧》。之后的十几年,父亲又陆续出版《电影电视剪辑学》《影视剪辑编辑艺术》《剪辑人生》(自传)等专著。一个初始学历只有高小的“班门弄斧”者,出版了4部影视剪辑专著,理想终于通过勤奋变为了现实。

父亲的勤奋对我最大的启发是,“丑小鸭”的人生也要有追求。实现梦想则要秉持“事在人为”的信念,有志者事竟成,“天道酬勤”必须身体力行。我深感自己受父亲的影响,从小养成勤于学习、勤于积累、勤于思考的习惯,终身受益。

不苟言笑却有情有义

父亲平时不苟言笑,却常怀感恩之心,骨子里是个有情有义之人。1940年,父亲在重庆考入中国电影制片厂学艺电影剪辑,师从钱筱璋、邬廷芳、司徒慧敏等人。钱筱璋、司徒慧敏都是地下党。解放后,司徒慧敏担任过文化部副部长,钱筱璋担任过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厂长。

抗战胜利后,父亲随中国电影制片厂迁至上海,后进入昆仑影业公司。在上海,父亲在邬廷芳老师的指导下,剪辑了影片《一江春水向东流》《八千里路云和月》《万家灯火》《希望在人间》《三毛流浪记》,成长为可以独当一面的剪辑师。

1995年的一天,父亲回家很悲痛,说邬廷芳老师去世了。他知道老师家境不宽裕,决定给老师的遗属捐钱并开展募捐。父亲在北影厂一个一个地拜会曾经在上海电影厂、昆仑影业公司工作过的人,恳请他们为邬廷芳老师遗属捐款。生活中的这个细节,为我上了一堂如何做人的人生课程。

我曾是延安地区黄陵县上山下乡的北京知青,1994年应邀带着女儿参加“百名知青回延安”活动。在回“第二故乡”拜谒黄帝陵的时候,我向黄帝陵建设基金会捐款,感谢黄陵乡亲的哺育之恩。正在上初中的女儿说:“我是‘知青二代’,我也要捐款。”情义无价,诗礼传家,人性的传承自有一份内在的力量。(作者系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家庭教育十佳公益人物)

想给孩子最好的家庭教育,父亲万万缺不得

父亲是我生命中的大树

康丽颖

“大树”,是小时候我对老爸的昵称,家里三个儿女只有我可以这样叫他。父亲满心欢喜地做我的大树,为我遮风挡雨,守护我的成长。父爱如山,让我人生幸福充盈。

阅读兴趣的激发与培养

父亲解放前就读于医科大学,后来做了行政工作。在我的记忆中,父亲是一个喜欢阅读的人。那时家里只有两间房子,5口人住着非常拥挤。我们家家具不多,但是有一大柜子书,有自己家的藏书,也有从图书馆借来的书。每天晚饭后常见的场景,是父亲坐在餐桌旁捧着书读,我们姐弟三人在自己的房间里写作业。

对我们来讲,父亲阅读的内容并不神秘,通常第二天吃早饭的时候,他会讲前一天阅读的精彩片段。这种碎片化的介绍,把我们的好奇心和阅读欲望彻底激发了出来。放学后,我往往会用最快的速度写完作业,然后迫不及待地去阅读父亲没有讲到的章节。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我就读了朱可夫元帅的《回忆与思考》,高尔基的《童年·在人间》。虽然对宏大的历史背景并不理解,但是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阅读的快乐与幸福。

悦纳自我的鼓励与夸奖

小时候,我总觉得自己是大院里最好的孩子。我爱说爱笑,礼貌待人;会买菜、做饭、洗衣,还会整理房间;楼里电闸的保险丝断了,我也会去换。这一切都是被父亲夸出来的。

父亲表扬孩子的方式多种多样,有肯定性表扬,也有鼓励性夸奖;不仅做了好事要赞美,没做事的时候也给我们暗示性激励,让我们心甘情愿地分担家务,学会好多生活技能。“诡计多端”的老爸,让我感觉自己无所不能。

10岁那年,为了让我和姐姐粉刷房子,老爸提前好几天就开始夸我们姐俩。“我女儿特能干”“一点儿都不让爸妈操心”“都能自己当家了”,这么肉麻的话说出来之后,我真的被忽悠晕了。每天放学回家,我和姐姐踩着三个板凳搭起的梯子,当起了粉刷匠。

两个星期后,父亲从“五七干校”回家,看着被我们刷成一道道的墙,又开始夸了:“我闺女太能干了,咱家房子真的白了好多,刷一遍就白成这样,要是刷两遍,那得白成啥样啊!”我和姐姐又乖乖地刷了两个星期,墙还真的变白了。

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阐释责任伦理时,提到了事前责任与事后责任。事前责任是一种可预知的责任,意味着行动者在行动没开始的时候就清楚自己的责任担当。父亲在指导我们做家务的时候,不仅培养了我们的生活能力,还让我们形成了悦纳自己的生活态度。这些在我们还没有开始做事时他就想到了。在这一点上他可是既聪明又警醒。

历练生命的锤打与棒喝

从童年到中年,我一直是父亲最宠爱的那个孩子。我5岁上学,心智不成熟,丢三落四是常有的事儿,最惨的一次把书包都给丢了。我泪眼婆娑地回到家,父亲居然还安慰了我,而且瞒着母亲,跑了几家新华书店把书和文具给配齐了。等母亲发现,已经是两个月之后了。

成年之后,我才发现父亲对我是宠而不溺,在人生的关键处,会用当头棒喝与响鼓重锤,催我励志奋进,不断实现自我超越。

1981年,我和姐姐同时参加高考。姐姐学习好,早早进入了备考状态。学习成绩一直不好不坏的我却不紧不慢地悠闲度日,看着杂书,对着镜子发呆,下雨天还跑到阳台上数雨点。

情况发生彻底改变时,离高考只有4个月了。起因竟是两支钢笔。

姐姐的钢笔不大好用,父亲买来两支,一蓝一黑,英雄牌的。我正琢磨选哪支的时候,父亲却把两支笔都递给了姐姐。我一脸茫然地问:“爸,我的呢?”父亲的回答让我始料不及:“你又不高考,要笔干什么?”这么呛人的话,父亲可是从没对我说过啊,我一转身把快流出的眼泪硬给憋了回去,背着书包上学去了。

那天是我人生的一个转机,我开始在学校上晚自习,开始梳理知识点,开始背书做习题。一个月之后的模拟考试,全班70人,我从20名跃居至第2名,那年高考的录取率是11%,全校1000多人只有5个同学考上了大学,我是其中之一。

父亲离开我们快23年了,亲人不在亲情仍在。在我的生命中,父亲就是一棵永远屹立不倒的伟岸大树。我在他留下的沃土中成长,希望有一天能与他比肩而立,达到他的精神高度。(作者系首都师范大学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想给孩子最好的家庭教育,父亲万万缺不得

他给儿子一份受用终身的礼物

北雁

儿子是“非典”那年出生的,出生时体重只有2.5公斤,差一点就进了保温箱。出生第二天,我们就给他取了个乳名——壮壮,希望他长大以后能真的强壮起来。

像所有的妈妈一样,我精心照料着孩子的生活,每天给他吃饱穿暖,带他晒太阳、散步、讲故事。儿子一天天长大,身高、体重和语言能力都有了很大发展。但是跟同龄孩子相比,还是显得身体单薄,总容易感冒生病。他爸爸说,等儿子再大点,一定要带他锻炼身体,要成为名副其实的“壮壮”。

果然,等儿子快4岁时,爸爸开始实施他的“育儿健身计划”。他先是带儿子“远足”,几乎每天都出去走两三公里,多的时候有四五公里。那时,儿子对各种类型的车特别感兴趣,爸爸就变着花样地带他去看跑在路上的各种车辆。不知不觉中,儿子一走就好几公里。

儿子快6岁时,爸爸开始带他在操场上跑步。他给儿子定的目标是每长一岁,就要每次多跑一圈。就这样,父子俩几乎每天晚上都会去跑步,风雨无阻,雷打不动。这一跑就是五六年,儿子也从围着操场跑一圈到二圈、三圈……一直到十几圈。

每逢炎热的夏天,操场上有时连个树荫都没有,父子俩就这样前后脚不停地跑着;到了冬天,黑漆漆的操场上寒风凛冽,父子俩仍然会准时出现在操场上。有时我心疼儿子,看到天气不好,就劝他们歇一天。儿子一听就流露出喜悦之情,不料爸爸却常常语气坚定地说:“这点儿苦,应该吃。”

说起来,跑步其实是一项非常枯燥的运动,只有长期坚持下来的人,才会一点点体会到其中的乐趣。儿子从小跟着爸爸练跑步,一路上也是磕磕绊绊,经历了很多的挫折和故事。

记得儿子上小学三年级时,有一次玩滑板不小心摔断了左臂,胳膊上打了石膏,前后有3个月不能运动。没想到等拆掉石膏,终于可以锻炼时,儿子竟不愿意动了。他故意躺在地上耍赖,脸上淌满了泪水,祈求地看着爸爸,希望能躲过跑步。眼看多次劝说无效,爸爸就命令我也出去锻炼,这样家里就没人了。儿子一看这种状况,知道没有什么选择了,只好从地上爬起来,乖乖地跟着爸爸跑步去了。

为了激励儿子,爸爸专门绘制了一幅曲线图,可以清晰地显示从每周到每个月乃至一年的跑步公里数和运动状态。爸爸给自己定的目标是每年完成1000公里,儿子的目标是800公里。有时儿子因感冒生病不能跑步时,他就自己跑。儿子看到爸爸的跑步曲线不断上升,而自己的曲线偶有停滞,也会有一种紧迫感,便会努力在后来的日子里慢慢补上。

儿子的第一个10公里跑,是在小学五年级时的一个温暖的冬日上午跟爸爸一起完成的。爸爸专门为儿子拍了一张照片,郑重地贴在墙上。我们都为儿子感到自豪,他自己也很激动。这个庄重的仪式,大大激励了儿子的跑步热情。

就这样,儿子从一个瘦弱多病的孩子,变得越来越强壮。更重要的是,跑步锻炼了儿子的意志力和耐受力,让他更能吃苦,也更有独立意识。儿子上初中后,学校离家比较远,他很顺利地适应了每天自己乘坐地铁和公交上学,往返需要两个半到3小时,他也从来没有喊过苦。

科学研究显示,提高意志力和自控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锻炼。长期锻炼不仅能缓解日常生活中的压力和焦虑,还能改善自控力的生理基础,让大脑更聪明、运转速度更快。如今,儿子已养成了锻炼的习惯,在他学习压力大的时候,或者考试期间神经紧张的时候,他就会去跑步,或者邀上好友打打球。

孩子的成长需要妈妈温暖的怀抱,更需要爸爸为他撑起坚忍不拔的臂膀和人生引领。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爸爸能送给孩子终身受用的礼物之一,就是取之不尽的意志力和永不言败的精神。(作者系本报记者)

想给孩子最好的家庭教育,父亲万万缺不得

爸爸的脚踏车

林美慧

上世纪50年代的台湾正处于农工业起步,每个人的家境大致上都不富裕,那时候还流传着“增产报国”的口号,所以每个家庭几乎都生养很多孩子。父母忙于生计,疏忽了照料孩子也算稀松平常。

在那清贫的年代,最普遍的交通工具就是脚踏车。小时候,每当傍晚时分,我和妹妹总在花园门口等候爸爸下班,因为在他脚踏车后座,总会载着“神秘礼物”,可能是一个大西瓜、一串香蕉、几本故事书,或父亲最喜欢的花花草草……总会为我们简单的生活带来惊喜。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爸爸的脚踏车后座不再有神秘礼物,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流着黄鼻涕、穿着脏兮兮制服的小哥哥,我和妹妹不解地问爸妈为什么要常常载他们来家里?爸爸却不说话,只是笑着摸摸我们的头。

爸爸是宜兰一家小学的高年级导师,也是教务主任。在当时,小学生要经过联考才能升初中,课后补习成为一种常态。但是爸爸班上有一些学生交不起补习费,于是爸爸把他们带来家里辅导功课。妈妈也任教于同一家小学,她非常支持爸爸的做法,一回家总是忙着准备热腾腾的馒头,先填饱这些学生的肚子,然后静静地在旁边为他们的制服缝上新纽扣。

没有神祕礼物的这段时间,我和妹妹好像多了许多哥哥一般。爸爸总是和蔼地对他们说:“孩子,别难过!虽然你们的父母经济有困难,但千万不要放弃升学的机会,老师会帮你们加强功课,只要肯努力,将来一定可以脱离贫穷。”

有好几年的时间,不管晴天或下雨,爸爸总是无怨无悔、不求回报地骑着脚踏车,载着学生来家里补习,天黑了又送他们回家。在我十几岁那年,爸爸因为操劳过度,生了一场病而离开了我们。但是那群小哥哥没让爸爸失望,都顺利升学,进入职场后有很好的成就和影响力。每年教师节或过年,这些小哥哥都会来家里探望母亲。

在我的成长过程中,这些曾经受到父母照顾的学生,总是不忘分享他们对我父母的回忆和缅怀。特别是父亲在黑夜里骑着脚踏车送他们回家的情景,已经成为他们人生中不可磨灭的惕励力量。当时我的父母基于老师的职责与无私的爱,以实际行动关怀和鼓励学生。正因为这份爱和支持,激励了这些原本想放弃升学的孩子,让他们在逆境中有奋力向前的动力,因而改变了他们的命运。而我,也在这样的环境中,体悟到“爱是无形力量”。这是父母在我人生的幸福存折里留存的宽度和深度,一辈子受用不尽。

依循着父母的脚步,我踏上了教育之路。学成后,我创办幼儿园,积极落实“每个孩子都该得到尊重”的教育理念。一转眼,从事教育工作已达30年,这其中有许多快乐与成就,难免也有沮丧、低潮的时候。每当此时,总会想起儿时父亲骑着脚踏车、母亲低头缝扣子的景象,内心又重新涌起力量。我感念我的父母,为我做了最好的示范,给我一个不富有但满怀温暖和关爱的环境,让我充满勇气和想法,能坚守教育岗位,信心十足地走下去。

及至我自己也为人母,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更深切感受到父母的言教和身教对孩子影响至巨。如果父母希望孩子具备良好的价值观,除了自己身体力行,在生活中认真看待这些价值,实在别无他途!或许有些父母会觉得负担太大了,但是不妨换个角度来看,这是与孩子共同成长的好机会。

我想特别提醒父母的是,亲子之间的感情和家庭气氛非常重要。许多父母觉得自己明明已经做了很好的示范,孩子却不效仿还故意唱反调。其实,在每个孩子的内心深处,都希望认同父母。不过前提是大人能获得他们的敬爱与仰慕,让他们有安全感。在充满信任和关爱的氛围中,孩子比较容易接受父母的价值,尝试效法父母,努力成为和他们一样的人。反之,经常严厉责骂、处罚孩子的父母,即使出发点是好的、说教的内容是对的,却很难成为子女的正面榜样。因为,所有的教育方法都应该建立在良好的感情基础上。

每个人一出生就会有一本自己的存折,里面承载着来自父母、家庭和周遭环境的人、事、物等,透过经历与内化的储存,孕育生命的能量,而父母就是孩子生命存折里最大的金主。爱与智慧的启导,是生命中最幸福的筹码。幸福感的能量愈多,就愈能带领生命勇于攀越高峰,跨越多重的障碍与考验。

我感谢我的父母,他们用对教育的大爱和对子女的关爱,使我的生命存折拥有一笔丰厚的无形资产,使我懂得以同样的态度去面对我的女儿,去丰富她的生命存折。女儿的幸福存折里,必定还留存着许多她想告诉她孩子关于我们的幸福故事。而爸爸脚踏车的故事,会一直被重复述说着。(作者系两岸优养优教首席教育家,著有《AI时代 慢养的勇气》)

与父亲同行

钱雯

父亲是一名教育工作者,三十多年来一直在教育岗位上兢兢业业。父亲和我之间更像是朋友,因此每次有人好奇地问起父亲的教育方法,我脑中闪现的不是他说过的多么严肃深刻的道理,而是和他在一起的很多有趣经历。

想给孩子最好的家庭教育,父亲万万缺不得

在我的成长道路上,父亲一直是个好脾气的同行者。我幼年牙牙学语、蹒跚学步时,父亲在繁忙工作之余会尽量留出时间来陪伴我。似乎他总是想带我体验生活里的各种可能,很小便教我打球、弹琴,和我玩在一起。等长大一点,当我遇到学习或是生活里的困难时,他也很少端着长辈的姿态对我批评或说教,常常是耐心倾听完我的苦恼,然后给出他的见解。

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因为转学,刚到新学校功课一时跟不上,结果周末在家写数学作业被一道题难住了。可能是从小当惯了优等生,当时我又急又气,也觉得丢脸,坐在书桌前哭了起来。父亲闻声赶来,他了解原委之后,先安慰我说这些是老师没有讲过的内容,不会写也很正常。等我慢慢平复了情绪,他又道:“我们会学习很多新知识,但以后不一定总有老师教我们。老师没有讲的,我们也可以试试自己学。你先不要急着做作业,再难的题也万变不离其宗,先把教材完整看一遍,理解透了再来做题试试看。”在他的引导下,我把教材仔细看了一遍,真的很快把题目解了出来。

在关心我的学习之余,生活里的他是非常有趣的人,给我带来很多潜移默化的影响。他爱读书,爱旅游,爱探索未知的世界。童年时光里,我和父亲称得上是非常铁的“驴友”,一起去过很多地方。只要他有机会出差或旅游,我都能跟着他。我们一起去过广西北海看白色的银滩,去天安门广场看升旗,还曾坐一通宵的吉普车在陕北高原飞驰。

记得他有一次带着我去苏北,司机因为不熟悉路线拐错路口,结果差点开到东海边上。后来发现走错路,父亲却不恼不怒,带着我们在路边的小餐馆乐呵呵吃了顿当地菜,又再启程往回走。他的乐观性格一直深深影响着我,也正因为和他一同走过许多地方,我渐渐明白了世界之大,而生活里让人烦恼的琐事显得那么微不足道。

父亲非常爱书,有着读书写字的好习惯。我们家前后搬迁过三次,不管在哪里,家里始终都会有个书房,里面放满了书,还有每月一本的《儿童文学》。那个书房仿佛有魔力,小时候我在里面一待就是半天,每本书里都有一个世界。父亲从不会拿着某本书告诉我必须得看,因此我全凭自己的兴趣来挑选。记得家里有不少中外名著,幼时的我拿起《西游记》《水浒》便放不下来,觉得《红楼梦》太深奥,看了几页搁一边了。父亲也不干涉我读什么书,任由我自己找寻读书的乐趣。

从父亲身上我明白了感受和表达是非常重要的两件事——他不仅带我去感受现实和书本中的世界,也一直注重对我表达能力的培养。记得某个夏天的傍晚,我俩搬了凳子一道坐在阳台上乘凉。晚风拂面,头顶有明晃晃的月光,往外看出去,远处的黑暗中是一片茂密的树林。父亲转头问我:“你能不能用一段话描述眼前的景色?”刚读小学的我词汇贫瘠得可怜。听我说完之后,父亲先是给予充分的赞赏,也修改了我的几处用词,接着告诉我他自己会如何描述眼前的景色。

人生的每一个阶段,父亲都是我的同行者。即便是我工作离开家以后,通过最初的书信、电话,后来的短信、微信或是如今的公众号,我们都始终保持着很好的交流沟通。

后来我自己去了更多的地方,我也希望自己能陪着他一起去看看我眼里的大世界。(作者系上海电影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发展部副总监)

《中国教育报》2018年06月14日第10版 版名:家庭教育2018“父亲节”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