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为什么我们总是沉默的大多数?
在当今这个娱乐至死的社会,信息的潮流将我们淹没。在人人都可以低成本发表观点的环境中,大多数人持有的优势意见占主导地位,其他的意见则会从大众视线中完全消失,并且不再发表观点,这就是形成沉默的螺旋的过程。
当你刷微博时,一条微博发出后几个大v跟着一起附和该观点。这时候哪怕你觉得这个观点有问题,你会反驳的可能性不足50%。比如你当时手头由别的更重要的事情,比如你对你的观点没有足够的信心,或者你担心被大v粉丝喷,甚至你可能觉得这样的讨论是在浪费时间,都有可能让你的消息没有发送出来。
当怀有这样想法的人不止一个两个的时候,沉默的螺旋就形成了,其最基本的特点是:多数人转发的内容中认同的比不认同多很多。
这时候,你选择做理直气壮的多数?还是害怕被孤立,做明哲保身的少数?
其实都不必。
当有人争辩,有人逃避;有人呐喊,有人沉默,还有人在观察、记录和思考。
为什么人们应该拥有的多种声音逐渐变为一种声音,甚至是足以形成网络暴力的声音?因为发出温和声音的少数人沉默了。
当人们观望某件事情时,若所持的观点受到大多数人的追捧,那么就会积极参与其中进行探讨,此观点也就会被更多人发表和传播;而当发现某一观点没有人支持,或很少有人附和时,哪怕他赞同此观点,也会保持沉默,放弃对抗所谓的“主流观点”。
于是,一方沉默不语,另一方却势头猛增,像这样循环往复,则人数多的一方的声势越来越大,逐渐垄断了舆论,而持另一方观点的人就越来越少的现象。
历经时代的变迁,在这个互联网时代,沉默的螺旋依然存在,甚至愈演愈烈,在网络世界影响了无数人对观点的判断。每次出现网络热点事件,总是会有一种最主流的声音在媒介平台上不断地扩散,滚雪球式地不断壮大,直到其它的声音被它的余音紧紧包围,在一阵眩晕的旋转中被封锁在螺旋里。
螺旋如同黑洞,吞噬了一切外来的声音。
这就使得我们面临着一个新的问题:作为互联网上的普通网民,我们在网络上通过他人的言论建构起来的客观世界,就是真实的世界吗?作为发表言论的一份子,当我们身处少数人的沉默时,我们又能做什么呢?这或许是一个值得大家探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