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上抑郁症了!不要怕,明星的真实事例教你走出抑郁

文 / 路过你的全世界
2018-05-31 18:11

长期的工作压力,一直都能感觉到身心疲惫。人都是需要成长的,思想上也希望是积极向上被肯定的。当压抑、憋屈、心理的想法得不到满足时,挫败感就油然而生,觉得不被上天眷顾,从此悲观消极。抑郁情绪也由此而来,患上抑郁症也不足为奇,那么,患上抑郁症难道就真的没有办法来补救治疗了吗?就事论事,下面让沈阳国防专家与我们一起探讨抑郁症。

很多抑郁症患者都会把自己封闭起来,封闭是他对抗外部世界的本能防御方式。封闭可以缓解患者的伤痛,但却会构成新的心理障碍。很多人认为,抑郁症是心理疾病,殊不知抑郁症首先表现为生理疾患,抑郁症有比较明确医学诊断标准。

首先,抑郁症和其他疾病一样,患者的躯体经受着痛苦折磨。比如,头痛。这种疼痛是一种钝痛,不剧烈,但沉重,有重压感;再如,胸闷,胃痛,肩颈痛,耳鸣,心慌,食道堵塞感和烧灼感等等;再往后,会发展到思维障碍、阅读障碍、语言障碍;当发展到重度阶段,属于人类的所有快乐,各种欲望,统统消失了。患者每天情绪极度低落,觉得做任何事情都毫无意义。度日如年,毫不夸张。

抑郁症是潜伏的隐形杀手,通过几则明星事例和大家聊聊如何走出抑郁症

看老电影,自我调整

崔永元曾透露,在他心绪烦躁的时候会在家里看老电影,看老电影的小人书,看老电影的剧本,“凡是跟老电影有关的,一看心里就会很平静。”崔永元在回复网友微博提问中提到,治疗抑郁症和治疗其他病无异:一是承认有病,二是寻个好大夫,三是配合治疗,四是防止复发。在生与死的较量中,患者本人,医生,亲人同事伙伴都能够起着举足轻重的积极作用,唯看客心态的围观起哄,有百害而无一益。

坚持写作,活出精彩

1988年,年仅32岁的她患上了淋巴癌,在治疗期间经历了多次手术和化疗,病魔的侵袭使她几度痛不欲生。面对癌症和抑郁症的双重折磨,她仍坚持写作。她说她要活着做见证,让人们看到抑郁症其实并不可怕,它是可以治愈的。2008年,李兰妮完成了她的第一部作品《旷野无人》,在这部作品里面,李兰妮为抑郁症患者提供了一份精神档案。身为一名作家,她用笔墨记录自己的精神疾患,希望能帮助更多有着同样境遇的人。

历经苦难,值得记住

2005年前后,郑秀文拍摄《长恨歌》时,正处于事业的高峰期的她患上抑郁症,后来她沉寂许久,一度从娱乐圈消失。当年的她对自己要求极高,为保纤瘦身形不停节食减肥,又不容许自己演出有任何差错,加上非常介意别人的批评,面对各种各样压力,她患上了抑郁症。2007年,郑秀文复出开唱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她经历了许多不为人知的改变和内心历练,战胜抑郁的她重新站了起来。

坚持锻炼,调整情绪

作为中国当代摇滚音乐界的灵魂人物,许巍的音乐路途充满了坎坷。在外人所看到的才华横溢、光鲜亮丽的表面下,却是一路上的迷茫、绝望、穷困和艰难,一度,不堪压力重负的他曾深陷抑郁症的痛苦之中。许巍靠不停地锻炼身体来抑制抑郁,他开始看一些心理学方面的书,试图从里面寻找到答案。后来他接触到一些心态好的人,发现他们都没把自己当回事儿。他才醒悟,要进入一个良性循环,要摆脱自己的负面情绪。

永不言弃,怀抱希望

上世纪90年代凭借儿童歌曲大红大紫的范晓萱,不甘于只做儿童偶像,便从活泼可爱的风格转型为成熟中性的摇滚朋克风格,由于前后差异较大,使歌迷不能接受从而转型失败,由于心理压力太大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于是,范晓萱开始写日记,缓解自己的抑郁情绪。范晓萱将自己的日记集结成一本书叫《乱写》,书中记载了她3年来深受抑郁症所困的生活,甚至一度轻生未遂。范晓萱作为过来人,用自己的经历告诉大家:“有抑郁症的人要跟医生充分沟通。对抗抑郁症有许多方法,但最重要的是不能自我放弃,永远怀抱希望。”

我们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并不代表着我们就有患上抑郁症的权利。患上抑郁症,要及时与心理医生进行沟通,通过疏导缓解抑郁情绪。我们最好的医生其实就是我们自己,要时刻保持放松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