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摆脱拖延症,成为行动上的巨人?

文 / 倪振源
2018-05-09 10:44

很多朋友会再事情开始之前,充满信心和激情的设立一个很高的目标;但是却在行动的时候,又因为压力,不断的拖延,越拖延越有压力,成为“拖延症”。

我从3个角度,用心理学来解析拖延的问题。

一,重新认识目标

如何摆脱拖延症,成为行动上的巨人?

我们可能从小被教育上进心是好的,追求卓越是好的,所以这个问题不太容易重新被认识。

其实本质上,我们都是平凡人,普通人。

如果不接受这一点,或者内心深处觉得自己很差,很糟糕,就特别容易设立一个高期望、高目标,从而通过这个证明,彰显自己,从而避免感觉到自己不够好的感觉。

为了说明这一点,我引用马良《坦白书》中的一段话,大家品味下:

我所有的自负皆来自我的自卑,所有的英雄气概都来自于我的软弱。嘴里振振有词是因为心里满是怀疑,深情是因为痛恨自己无情。这世界没有一件事情是虚空而生的,站在光里,背后就会有阴影,这深夜里一片静默,是因为你还没有听见声音。

高目标的背后,很可能有一个高的阴影。

在咨询中,我发现在人际中频频受挫,自尊感低的人,更容易设立一个自己难以实现的,看起来宏伟的目标,这样在设立目标的时候,会有一种优越感,一种激情。

所以,我觉得至少需要重新认识下自己的目标,尝试问自己以下的问题:

这个目标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

这个目标是我真正的需要么?

我最低能接受的目标是什么?

二,行动中的自责和拖延

如何摆脱拖延症,成为行动上的巨人?

设置完一个高的目标,问题来了。到了执行的阶段,这个优越感一下子就被压力和自责所代替了。

然后就进入了陈海贤所说的恶性循环了:

压力会产生更多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这是负能量。处理这些负能量本身就需要消耗大量的意志力和心理资源,就是要消耗正能量。于是我们陷入了这样的怪圈:压力越大,我们越需要时间和精力来放松,越放松,原本就很紧迫的时间又消失了些,压力更大了,只好继续放松。压力和拖延就这样形成了恶性循环。

我们从小家庭、学校可能主要都是通过这种压力,挑剔来激励的,在某种程度上会有用,但是产生的负能量,会极大的消耗意志力和生命的能量,让人失去自控力和活力。

我的小学老师反复教导我们说,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我最近发现,不满足的车上,装满了焦虑,让人寸步难行。

我也记得小学的班主任,让成绩不好的学生排队领耳光,还有小学的校长,把教鞭都打碎了,那种恐惧让我现在仍然心有余悸。

吐了个槽,回来继续,想要改变自责的习惯并不容易。我在“认识自己”社群中是这样做的,我们給“自责”起了个名字,叫小黑,然后去觉察小黑在说什么,在觉察的时候,不去试图去反驳或者对抗小黑,只是看到他在表演:我不行,我很糟糕,我是拖延症患者。

这样觉察的时候,逐渐的完成“去认同”的工作,也就是说,自责的影响力会慢慢的变小。这也是心理学所说的“外化”。

陈老师提到的成长型思维也是很有用的,不要否定自己这个人,当出现了挫折和问题的时候,专注于提升方法和技能。没有一个孩子生出来就是会走路的,那也不代表他就是废物,一辈子都不会走路。所以我们有时候自责起来,心态还不如一个2岁的孩子。

三,奖励

如何摆脱拖延症,成为行动上的巨人?

我们还需要一些即时的奖励,来鼓励自己持续做某一项工作,所以可以设定阶段性的小目标,在实现目标时奖励自己。

但是最好的奖励莫过于,享受自己做的事情。

如果1,2做的比较好,不设置那么高的目标,也不自责,能享受自己做的这件事的机会就更大。

但是这还取决于正在做的这个事是不是自己所热爱的,比如我现在写这篇文章,这是自己爱做的事情,在做这件事情之中,我就已经持续的获得了奖励。

转入心理咨询师这个行业之后,我就不再給自己设定太多目标了,看书也慢了下来,每天也许只看3,5页,但是深度的阅读和思考,让自己获得了一种深刻的满足感。

还有一个方法是可以提升自己能量的。

就是转换自己的眼光,去看自己的成绩。 陈老师提到过一个例子,当孩子考了98分的时候,兴冲冲的去告诉自己的妈妈,你猜妈妈会说什么:

那两分哪去了?!

所以,我们也需要转换一下视角,来看看自己的98分,或者哪怕是58分,或者是从到1分。

在过去的一年,我专门准备了一个笔记本,来记录自己所有的成绩,我称之为闪光点。

比如今日头条文章越多过10万,我记下来,并且晒到朋友圈让朋友们点赞。

知乎粉丝到1000,记下来,晒。

今日头条粉丝过万,记下来,晒!

就这样一点点累积心理能力,并转换自己的视角。

通过不断的行动和坚持,取得了一些不错的成绩,200多万的阅读,1.5万的粉丝。

相比较于大V还有无穷的差距,相比较于去年的自己,是了不起的成就。

认识自己,欢迎关注订阅(nizhenyuan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