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病人康复,愿家庭幸福
2017年的3月11日,浙江湖州的吴女士预约前来中心咨询,负责接待的是秦主任和我。
因为老公(小张)一直有吸食冰毒的行为,家人劝说多次无效,大致已经有5年时间。工作和生活完全不在状态,最近两年,他们公司业绩开始急剧下降,自己特别着急,而公公婆婆都知道儿子有这样的情况,却无从下手。无奈之下,为了挽救他的生命,家人做出了痛苦的报警决定。
吴女士一个人来到中心咨询,问还有一周出所该怎么办?在全面了解病人和家庭情况后,我们给了家属几点具体建议:
(1)家里人一定要统一思想,真正把爱人当病人关心和理解;
(2)尽快的进行科学系统的治疗,住院治疗也可以。
(3)戒毒是一件长期的事情,家人要有思想准备;
(4)拘留所出来之后要尊重病人意愿,是到医院治疗还是在家治疗?由他本人做出选择。
(5)尽管他怀疑是家人举报,这只是怀疑,家属和父母亲最好是一起去拘留所接他。这样显得家人关心他,淡化病人此前的心里阴影,消除隔阂。
(6)家人在任何情况下,不要去责备、怨言或者争吵,这样没有任何意义,要理解病人。病人有情绪波动大,莫名其妙的发火时,就是在“犯瘾”,家人一定要保持冷静。
(7)希望公公和婆婆一起来中心面谈,仅仅靠妻子一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帮助病人有效戒毒的。大家商议,明确医生老师和家属的分工,各负其责相互配合。
3.18日,病人出所当天表示,只愿望在家里治疗。根据病人成瘾史及现状,中心专家评估后,建议家属去当地精神卫生中心和网上购买配置一些指定药物,同时建立家属微信群,大家保持密切联系,随时保持电话、语音、视频或者四人电话交流。医生负责指导脱毒康复治疗指导,我负责心理疏导和怎样处理好公婆关系,平时怎样关心病人,完成康复治疗计划等。
经过前期半个月的药物干预治疗,病人在睡眠和情绪上有明显的效果,在对吸毒问题的认知上也有所改变,原来提到毒品就嫌烦。
病人治疗前,内心其实是有点排斥戒毒治疗,总是说自己没有瘾的,可以随时不吸,开始治疗之后,看到爸妈和妻子的态度改变了,对他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关心,经常的谦让他,他也就开始慢慢的顺从,主观上还说是被动的。用药一个月之后,病人的睡眠和情绪明显得到了改善,精神面貌和情绪都比以前好了,妈妈和我说,舅舅也很关心病人。
在小吴和病人父母来过中心后,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戒毒方法技巧,通过秦主任给予的建议,治疗就这样一直坚持下来了,每个月妈妈带他去警署尿检及家庭尿检也会配合。
在早期的治疗过程中,我始终认为婆媳之间的关系还是有隔阂的,我认为这是我们工作重点。于是就分别与她们单独进行交流讨论,让她们知道家庭和睦对病人的情绪稳定至关重要的道理。相互之间要多沟通即可,不要猜疑,就是有不同的意见,也不要当着病人面争吵。需要营造一个宽松温暖的家庭氛围很重要。对病人就是很好的心理安慰,因为病人对母亲和妻子具有同样的感情,要把这样的感情化为病人戒毒的动力。婆媳两人都很聪明,通过我的疏导,很快打开了心结,关系开始好转,即便是不住在一起时,两个人也会相互交流情况,互相问寒问暖,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在家庭戒毒康复中,在帮助修复家庭关系的同时,我也开始考虑修复病人的社会关系,根据妻子提供的信息,建议病人的两个好兄弟,经常去关心病人,周末一起玩,我也和病人的一位好兄弟直接的进行了几次交流沟通,效果很好。这一切都是要让病人感受到人世间的温暖(友情),这一点家属做的很好。
由于医学专家制定的治疗方案很有针对性,所以的躯体和心瘾症状在四个月左右基本消除。家长家属积极配合,执行力比较强,病人从早期的勉强被动治疗到中期的积极配合,一直比较顺利,病中途没有出现波动。
直到近日,我在朋友圈里看到妻子发的微信,他们一家人一起在外旅游,生活的很开心。妻子还告诉我,最近小夫妻准备一起体检,想要一个孩子,我说,根据体检的情况,相信科学。
希望他们的家庭生活越来越好,早日有个属于自己的小宝贝!
个案思考:
作为家庭戒毒个案心理辅导师,我认为,其实不单单对于病人,也对于家长和家属,我们同样要关心。因为家属的心灵创伤同样需要我们心理咨询师去抚慰。他们同样需要我们的帮助,根据求助者的言行,采用共情方式来深入对方内心去体验作为家属的情感、思维,并借助于戒毒康复指导知识和经验,去更好地理解问题的实质,这是取得家庭治疗效果的关键。这样我们既可以和家属建立更好的互信关系,同时可以更全面了解病人和家庭存在的问题,便于我们分析诊断,制定出更精准的治疗方案。
个案督导:张绪西(主任医师)
本文作者:
孙玉玺(心理辅导师)
2018年4月20日
更多成功个案敬请登入:http://www.shjtjdz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