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认生”的宝宝,内心都装着这样一个秘密

文 / 生命时报
2018-04-14 09:28
每个“认生”的宝宝,内心都装着这样一个秘密

以前的宝宝,见人就笑,别人伸手就给抱;

每个“认生”的宝宝,内心都装着这样一个秘密

现在是不让抱也不爱笑,俨然一副高冷范儿。

每个“认生”的宝宝,内心都装着这样一个秘密

即使是稍大点的孩子,见到陌生人也是一头扎进妈妈怀里,或者干脆低着头不说话。这个时候,大人总会催一句“快叫叔叔阿姨”。

但心理学家表示,“认生”是孩子情感和社会性发展的过程,是一种先天的自我保护。下次逼宝宝打招呼前,你可得好好掂量掂量了。

宝宝都会经历“认生期

每个“认生”的宝宝,内心都装着这样一个秘密

“认生”主要发生在八九个月至一两岁之间,且在一周岁达到顶峰,此时宝宝会对不认识的人表现出害怕和回避,心理学称为陌生人焦虑。

一般而言,宝宝都会经历认生期,随着孩子逐渐长大,“怕生”现象在一两岁后会慢慢消失,认生期也自然会过去。

宝宝六七个月大,开始形成亲人和陌生人的概念。他们看到不熟悉的人会用哭闹的方式来吸引“亲人”注意。

所以说,“怕生”其实是一种先天的自我保护机制,更是孩子发育过程中必然经历的阶段,可看作正常现象。

哪种认生需要干预

每个“认生”的宝宝,内心都装着这样一个秘密

宝宝在紧张害怕时一头扎进父母怀中寻求安慰,这本身就是一个温馨而美好的画面。家长不要一味觉得认生不好,也没必要强行纠正。

如果父母硬逼着宝宝和陌生人打招呼,孩子心里可能留下“和人交往不愉快”的印象,对孩子长大后的人际交往是非常不利的。

但长期认生容易让孩子养成不合群的个性,长大后不懂得如何与人交流。如果孩子到了三四岁、上幼儿园的年龄还很怕生,就要追根溯源,找找“病根儿”了。

教育方式简单粗暴

责骂甚至体罚,会使孩子形成胆小、怯懦、软弱的个性,还会损伤他们探索新事物的动力,让他们更容易怕生。

鼓励孩子和别人交往

家住在高楼独户,关上门自成一个小天地,长年累月没有与外人接触和交流,限制了他们的活动范围和交往机会。

幼时和孩子不亲近

过早与孩子分床睡、父母不会表达爱、常忽视孩子的心理需求,都会伤害孩子的安全感,让他们害怕陌生人。

家庭生活不和谐

父母是孩子的整个世界。如果经常看到父母间的冲突,他们会感到极大的不安与畏惧,这直接影响他们安全感的建立,以及社会化、人际关系等诸多方面。

4招解救“腼腆娃”

每个“认生”的宝宝,内心都装着这样一个秘密

父母都希望孩子活泼开朗,人见人爱。可如果孩子一直很怕生,父母可在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期(6岁前)积极进行引导。

创造说话机会

  • 对于小一点的宝宝,一次只让孩子接触一两个陌生人。可以邀请同龄小朋友来家里玩,父母热情招待即可,不要强迫孩子与陌生人交流。

  • 多和宝宝互动,经常陪他们玩耍,能创造一个安全的依恋关系。有助于培养宝宝的安全感,降低他们的戒备心。

  • 多带孩子参加集体活动,如同学聚会、户外运动;鼓励孩子与新朋友玩擅长或简单熟悉的游戏。

别做孩子的代言人

家长带孩子见老师、医生,对方问孩子一个问题,他没有马上回答,家长就赶快代替回答。

事实上,孩子也许只是在思考怎样回答,一时没说话,家长要耐心等待,让他自己把要说的话说出来。

每个“认生”的宝宝,内心都装着这样一个秘密

学会向孩子介绍陌生人

  • 有生人要到家里做客,父母可提前向孩子介绍对方是谁,比如说“待会来的阿姨是妈妈最好的朋友”等,让孩子有个心理准备。

  • 见面后也不能突然将宝宝交给生人抱,这样会让他更害怕。而是让对方和宝宝先打招呼,聊聊天,还可以给他们送点爱吃的东西,以拉近彼此间的距离。

父母做好榜样

孩子都是有社会参照的,父母就是他们模仿的对象。因此,爸爸妈妈要做好表率,表现出对陌生人的热情友好,以打消孩子的戒备。

每个“认生”的宝宝,内心都装着这样一个秘密

本期

母婴智囊团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 李新影

北京大学幼教中心教研室主任 赵红梅

本期编辑:郑荣华

版权声明:本文为“母婴日报”(微信号:muyingribao)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每个“认生”的宝宝,内心都装着这样一个秘密

生命君开小号啦

更多实用、有料的育儿知识

请移步“母婴日报”翻牌子

(ID:muyingrib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