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中超限效应到底是什么样的?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对超限效应有一个大体的了解,超限效应的官方解释是指因受刺激过多、过强或者作用时间过久,引起了心理不耐烦或者是逆反的一种心理现象。
一个人对所有事物都有一定的耐心,如果他承受的压力超过了这个限度,那么他就自然而然地会变得不耐烦,甚至可能会对这个事物由喜欢变成厌烦。生活中有很多关于这种现象的例子,假如你去参加一个感兴趣的讲座,原本半个小时的讲座,最后一个半小时才结束,那么你必定在中途的时候就会感到烦躁,对讲台喋喋不休的教授十分厌烦,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超限效应是心理学的一个理论,而如果它只是一个理论,而不能应用到实际中,那它就没有什么存在的必要。
因此,我认为如果能够彻底地理解超限效应,并且灵活地运用到生活中,将对我们为人处世有很大帮助,并且也能很好地体现出它的价值。当我们跟别人谈话的时候,如果一直喋喋不休,其他人自然会因说不上话而感到反感;
如果沉默寡言,则会让人认为自己是对他的话题不感兴趣;这个时候我们就应该想到这个理论,从而学会抓住别人心里的临界点,让彼此的关系在一次次的谈话中越来越亲密。
不仅仅是在与人相处上,在教育方面,这个理论也有可以运用的一席之地。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听课都是一件十分辛苦的事情。一堂课,光由老师滔滔不绝地讲述,学生接收起来也比较困难。所以,我们应该减少老师的授课时间,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他们所学的内容。而且这样也会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根据超限效应,他们一旦接受的知识太多,那么越到后面,他们就会越不愿意学。
综上所述,我认为超限效应在日常生活中对我们的帮助还是十分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