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清明节到了,如何教孩子认识“死亡”

文 / 小伙伴TV动画
2018-04-04 18:07

在我们的传统文化里,死亡是一个敏感而忌讳的话题。在日常生活中,多数家长刻意避免谈到关于死亡的话题,认为会折损福气;当孩子问起和死亡相关的问题,家长通常用童话来解释死者的最终归属,希望淡化对于死亡那种恐怖和悲痛的固有印象,不让孩子有心理阴影。然而到了清明节,对于死亡、生命和爱,我们总该对孩子谈点什么。

家庭教育:清明节到了,如何教孩子认识“死亡”

家庭教育:清明节到了,如何教孩子认识“死亡”

《寻梦环游记》(英文名《Coco》)是一部以亲情和梦想为主线,以墨西哥亡灵节为背景的动画,适合全家人在清明节观看,它让我们对死亡和生命有更好的理解。在亡灵节,小镇上举办各种庆祝活动,灯火璀璨,热闹非凡。人们在家里摆放逝者的照片,等待他们“回家”团聚。这个节日没有因死亡元素而变得严肃、沉重,反而因为家庭亲情、理解支持、怀念逝者显得温暖人心、充满希望死亡并不代表真正的告别,遗忘才是。(为保证观影体验,在此不做剧透,看完电影就知道什么意思了。)

家庭教育:清明节到了,如何教孩子认识“死亡”

死亡是每个人在成长中必将面对的话题。避而不谈只会增加死亡的神秘感,引起孩子不恰当的想象,甚至是对死亡的极度恐惧;过度修饰可能美化了死亡,让孩子以为死后的世界很美好。所以,和孩子讨论死亡是必要的,当孩子正确理解死亡,他才能更加尊重和爱惜生命。

既然不回避,那家长又该怎样和孩子谈论死亡?匈牙利心理学家纳吉等将儿童对死亡概念的年龄模式分为3个阶段,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认知程度不一,应该有差异地与孩子谈论死亡

0~4岁

此年龄段的孩子无法分辨死亡和分离,常会产生分离焦虑,不了解死亡是普遍的、不可逆的,他们认为死亡是短暂的或可以复活的,甚至认为自己更乖一点,死去的家人就会回来,以为死者仅仅是离开了“这个”地方,但仍会在“其它”地方活着 。

家长不应主动和孩子聊起死亡的话题,孩子的心理成熟度是一个发展的过程,这个时候与孩子谈起死亡,反而会适得其反,更多的关注点应该是给孩子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建立其安全感。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思维局限于他能看得到和触摸得到的东西,离开了这个范围,他就不会再关注了。因此,如果孩子问起“xxx为什么不见了”,家长可以打比方说,“xxx像汽车一样开走了,不再回到家里来了”,之后只要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就可以了

5~9岁

此年龄段的孩子已经了解到死亡是生命的终点,能够接受死亡现象,但仍不明白死亡是普遍性的生理现象,会用拟人方式来看待死亡,比如他们会认为死亡是被鬼差抓走,并相信死亡是可以避免的,是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的。

如果孩子问及相关问题,家长应该坦然回答,让孩子知道死亡是一件正常不过的事情,是每个人到了一定年龄就自然而然会经历的。如果家长对这个话题非常敏感、忌讳或禁止谈论时,就有可能把死亡这个概念和可怕的东西联系起来,进而产生恐惧。

9岁以上

此年龄段的孩子逐渐对死亡有了成熟的认识,意识到死亡是不可避免地,更是永久性的。

这时家长不应该通过编造的童话故事去忽悠孩子,更多地是理性地告诉孩子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死亡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事情。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联结、铭记关心、照亮彼此,才是生命的意义。我们要感谢逝者在以往为我们带来的欢乐。热爱生活,珍惜生命,像逝者一样照亮他人的生活,才是对他们最好的铭记。

家庭教育:清明节到了,如何教孩子认识“死亡”

死亡教育可以伺机而谈,当生老病死、清明节日、小动物死去、关于死亡的新闻或电影出现的时候,家长可以借机向孩子说明死亡之于生命的意义。孩子会自然而然表现出哀伤、沮丧、内疚等情绪,家长不应压抑孩子的心情,也不用学古人哭丧礼仪非得嚎啕大哭才能表示对死者的爱与追悼。我们可以举行一定的仪式让逝者有尊严地离开,寄托哀思,追念感恩,反思自己的生命状态,在以后的日子里怀着希望和爱去勇敢而丰盛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