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津巴多的有趣的“偷车实验”——破窗效应的启示

文 / 生命这出戏
2018-03-31 22:04

小编:周云骞,综融方向心理与社会学者,心理咨询师

致力于心理学公益,心理读书会发起者,带你用3年时间学完心理学本科到研究生的全部课程

本文继续讲《心理学的故事》,心理书单第二阶段部分。

1969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曾做过这样一项有趣的“偷车实验”。他找来了两辆无论是款式还是别的,全都是一模一样的汽车,然后,他就叫人把其中的一辆汽车停在比较贫穷、杂乱的底层人群聚集的街区,而另外一辆则停在中产阶级的小区里。

然后,他又派人去底层人群聚集的街区,把停在那里的汽车的车牌摘掉,顶棚打开,·然后安排人手在那里监视,但对任何事情者不加干涉,结果一天之内汽车就被人偷走了。

停放在中产阶级小区的那辆汽车,则过了一个星期也安然无恙地停放在那里。但是,当菲利普·津巴多教授再次让人用锤子在这辆汽车的玻璃窗上敲了个大洞之后,仅仅过了几个小时,汽车就被人偷走了。

心理学家津巴多的有趣的“偷车实验”——破窗效应的启示

心理学家津巴多

以这项实验为基础,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了一个"破窗效应"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窗户玻璃,而窗户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去打烂更多的窗户。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繁荣。

角度不同,道理相似“破窗理论”不仅仅在社会学领域中有所应用,而且现在也被广泛应用于现代企业管理和教育管理等诸多领域中。环境具有强烈的暗示性和诱导性,必须修好“第一扇被打碎的玻璃窗户”。如果说"偷车实验”和"破窗理论"更多的是从犯罪心理学角度去思考问题,那么,推而广之,从人与环境的关系这个角度去看,我们周围的生活中所发生的许多事情,不正是环境“暗示”和作用的结果吗?比如,在窗明几净、环境幽雅的场所,可曾见过有谁大声喧哗,基至"噗"地飞出一口痰来?相反,如果环境脏乱不堪,倒是时常可见吐痰、打闹、相骂之举。又比如,在公车站,如果大家都井然有序地排队上车,又有多少人会不顾众人的文明举动和鄙夷眼光而贸然插队?相反,车辆尚未停稳,猴急的人们你推我拥,争相往前挤,后来者如果想排队上车,恐怕也难有耐心了。

心理学家津巴多的有趣的“偷车实验”——破窗效应的启示

总而言之,破窗理论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任何一种不良现象都将传递一种信息,这种信息会导致不良现象的无限扩展,必须高度警觉那些看起来是偶然的、个别的、轻微的”过错“。如果对这种行为不闻不问、熟视无睹、反应迟钝或纠正不力,就会纵容更多的人"去打烂更多的玻璃窗户。就极有可能演变成"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恶果。因此,我们一定要记住,亡羊补牢,犹未晚也,当发现一扇"破窗"时,一定要及时补救,换上新的,否则会有更多的"窗户"遭到破坏。

心理学家津巴多的有趣的“偷车实验”——破窗效应的启示

通过这个故事,朋友们有没有额外的感悟?我有时候在想,这些心理效应,究竟是怎么产生的?是人与生俱来的呢?还是环境导致的?人之初究竟是恶的呢?还是善的?

还有就是你的抑郁症,原来只是窗户上很小的一个破洞,是谁把它不断用棍子戳成了一个大窟窿?然后你的灵魂就从大窟窿里溜了出来,于是你就生病了。想要把你“修好”,先要让你的灵魂回家,然后再补上窟窿。你一味吃药,把洞是补上了,魂却还在外面回不了家了。在灵魂还在的时候,及时将破洞补上,一些苗头性、倾向性的负面问题就解决在了萌芽状态。

心理学家津巴多的有趣的“偷车实验”——破窗效应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