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心术”你只知道“微表情”吗?全心理学学派读心攻略!(三)
完形学派构建在胡塞尔的现象学基础上。后由皮尔斯创立完型疗法,皮尔斯曾专注于精神分析,所以在其理论中,可以看到很多精神分析的影子。
学过心理学的同学都知道,心理学起源于哲学,但是要说哲学气息最浓厚的,非“完形学派”莫属!
(Gestalt)德文意为完型,中文音译为格式塔心理学。在心理学中这个词表示的是任何一种被分离的整体。在心理现象上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整体的性质不存在于它的部分之中,而存在于整体之中。
所以,小编决定用一个直观的例子来帮助大家理解。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两可图,在心理学教材中用来帮助同学们理解“知觉的选择性”,这张图很好的解释了什么是“完型”。但是很多野鸡测试却拿它来给别人贴标签。诸如:圣杯与人脸、旋转的女孩、少女与老妇等,先看到什么你就是什么什么······
若我们将上图的圆形看做是一个场域。当我们看到魔鬼的时候,魔鬼既是“型”,天使既是“基”,整体决定了部分的性质,部分依从于整体。知觉的选择性本质上就是“型基互换”。我们没有意识到的天使并非不存在,而是“存有”,但“存而不论”。当我们同时意识到天使和魔鬼,这个场域便“完型”了。
可能有的朋友会觉得,这幅图我一眼就看到了所有的东西,好像没什么难的。那么现在,如果我们以手机屏幕为一个场域呢?或者是以我们现在所处的房间、地球甚至宇宙为一个场域?亦或是反过来,以魔鬼的翅膀或眼睛为一个场域呢?
刚才我们所探讨的,仅仅是“物理场”的内容。如果是“心理场”又会是怎样的呢?
这里需要举个大家耳熟能详的例子!
《小明滚出去》第一季第一集中这样讲到:
老师:蒸一个包子一分钟,蒸九个包子要多久?
小明:九分钟?
老师:你傻呀!你们家蒸包子一个一个蒸呀?!
小明表示不服:那我问你,吃一个馒头一分钟,吃十个馒头呢?
老师:十分钟呀!你以为我想你一样傻呀!
小明:十分钟吃十个馒头!撑死你个饭桶!
老师:...滚出去。
人所知觉的外界事物和运动都是完形的作用。人和动物的智慧行为是一种新完形的突然出现,叫做“顿悟”。我们可以直观的看到,小明和老师心理场的区别,并各以为型,于是便产生了分歧和矛盾。当双方达到“完型”时,小明便滚出去了。
若事件未能“完型”。所遗留下来的情感称之为“未完型事件”,虽然这些情感并未表达出来,但却与记忆及想象联结在一起。由于这些情感在知觉领域里并没有被充分体验,因此就在潜意识中徘徊,而在不知觉中被带入现实生活里,从而妨碍了自己与他人间的有效接触,最终结果,就是“人格极性”。此故事中,老师的人格极性就是:“学生就应该听话。”这来源于老师自身曾经未被充分体验的情感。假如有一天,小明说的话老师没听懂,没有及时的让小明滚出去,等他反应过来以后,便会如鲠在喉。未完成事件常会一直持续存在着,直至个人勇于面对并处理这些未表达的情感为止。
由于篇幅和小编的能力有限,要在这里把完型学派说清楚是非常困难的。下一期,将为大家介绍“认知行为学派”的“读心术”!
五期结束后,小编会根据系统数据,选择其中一门学派进行详细讲解,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