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掉贴在你身上的抑郁标签(连载6)
不管什么心理疾病,最怕给自己贴标签,尤其是贴上了,再想撕下来就难了。以“抑郁症”的标签为例,一旦患者给自己贴上这个标签,就说明他允许自己可以沉沦在需要照顾的那种状态里,他会因此而避免努力,反正我抑郁了,你们周围的人只管接受好了。别傻了,抑郁的标签化是为了方便辨识而人为定义上去的,想要康复,首先要做的就是去标签化,将标签彻底揭掉。
——斑斓心语
《对生命说是,对抑郁说不》——你以为你的抑郁就是真的抑郁吗?连载6
作者:齐志斌 转载请注明出处
首先抑郁不是洪水猛兽,不应该害怕它。其次,要了解抑郁的发生其实是与自己的不合理认知有极大关系的。比如说人的思维具有概括性,我们倾向于认为眼前的处境是灾难化的,是无法忍受的,是无止无休的,那么我们就会因为此而沮丧,甚至于从失落无望到绝望,产生轻生想法。
最后,一旦你认同了抑郁症这个标签,它就会给你带上一双有色眼镜,让你夸大症状,让你胡思乱想,一味沉浸于过去的悔恨和情感创伤里,不管三七二十一,混乱是你的前奏曲,懒惰是你的主旋律。你之所以走不出,完全是由于你的思维特点是眉毛、胡子一起抓,最终导致剪不断、理还乱。
那么,为什么人们还要取名抑郁症,给事物贴上标签呢?这是因为给事物“下定义”的这种概括的能力极大地方便了我们认识事物、适应现实环境、高效率地找到理解和解决问题的通道。
这就好像,为了避免混乱,一对新生的双包胎,一定要总结出老大的特点,和老二的特点,不然哥哥和弟弟分不清那还不乱套了。比如在没有取名,没有总结规律的情况下,宝妈在帮孩子洗澡时,把其中一个宝宝洗了两遍,另外一个宝宝竟不知道为什么会被凉在一边;或者喂饭时把其中一个宝宝喂了2遍,另一个宝宝只能饿肚子。
由此,可见,把各种各样的物品整理好,分门别类地放在一个一个的小盒子里,然后贴上标签。方便、干净、省事。
我们在一个个的坐标系里找到属于自己的盒子和标签,对自己进行定位,然后明确我们自己是谁,找到自己归属于哪个群体。
如今生活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标签:“文青”、“90后”、“非主流“、“土豪”、“二逼青年”、“果粉”、“蛇精病”、“剁手党”、“欧巴”、“屌丝”、“女汉子”、“女神经”、“美女”、“野兽”、“直肠癌”、“妈宝男”等等。同性恋除了叫GAY、LES以外,还有各种各样的附属标签:“T”、“P”、“1”、“0”……有的标签代表身份、角色,有的还附带了价值取向和感情色彩。
然而,很多时候我们都被各种各样的标签限制住了。
我曾经有过一个同性恋的女同事,他是一个"T"(偏男性化的角色),但是前段时间她告诉我自己喜欢的一个P,竟然前段时间打电话给她说自己喜欢上了男人。她无法正视这种背叛,一个女同,怎么可能喜欢男人,她不了解原来人类中有很多女同,是假性,或是双性恋,所以她非常的纠结,因为她喜欢用这样的标签绑定自己和对方,认为受到了背叛。
当我们认同了一个标签,就会因此而套牢,就像飞蛾扑向火,只因那里有光亮,我们抑郁症的患者则是投向黑暗,自取其辱式的将自己置身于羞耻感之下,晦暗的地方自我被蹂躏得千疮百孔。给自己设限,这个不应该,那个不应该,最好别无选择,走投无路。这就如同一个弱不经风的小女子,却有一颗想当世界拳王的梦想,其过程无比艰辛,却一无所获。沮丧,何等的沮丧,简直难受到了极致。
我们不停地批判不符合那个标签的注解的行为,无法接受各种各样标签以外的可能性。有时候我们忘记了,对于一个活生生的人来说,标签只是一个浓缩过后的符号,它只是一个人很小的一部分而已。
其实,我们贴上的标签只会令我们对号入座,将所有符合的症状都归类到自己身上,这让我想起一句描述神经症心理冲突的话:“有困难要上,没有困难创造困难也要上。” 标签化的定义不断的为我们制造出一个又一个的困难,问题。我们也总会不假思索的按着标签来要求自己做出符合这个标签的期待的行为,完全将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和丰富的内心世界置于不顾。
有几次在微信上我去帮来访者定义他们的症状,告诉他们焦虑是有内心的冲突不安且指向未来,指向外界的,抑郁是持续的情绪低落,且指向过去,指向自身的。你老是对自己的人际关系感到不满,埋怨着别人对自己的不公,担心令自己不愉快的事情发生。显然是一种人际焦虑的表现,是焦虑情绪。
那我有时又觉得情绪很糟糕,我没有任何办法让自己开心起来,觉得生活很没意义,出门上班让我觉得好痛苦,我只要一回家就躺在床上,不想干任何事情,我的思维变得像蜗牛一样跑不动……那这个显然是抑郁导致的。
显然我给来访者这样说,完他说我没有理解到她,因为我把它的倾诉定义为了抑郁或焦虑,她非常讨厌这样的命名,因为它觉得知道他们是什么并无济于事,她无法走出来。
问完这句,我察觉到她开始表现得抗拒,沉默了好一阵后,我又发信息给她邀请她谈谈对我刚刚的回应有什么感觉。她发来一段语音消息,声音低沉,轻叹了一口气,失望地说:“那一刻我觉得你离我好远,原来你真的不会知道我现在有多糟糕。”
是啊,我应该去共情此刻她身上发生的情绪,让她感受的不好,而不是将自己学术化、没有温度、冷冰冰的概念归类给她,这样以来好像完全没有在倾听她的内心,而是急于总结概括出标签,并希望她能预约心理咨询,这让她很不舒服,以至于没有注意到,我不经意间就把她放进了那个贴着抑郁、焦虑标签的盒子,那样根本不用去理解她的内心到底发生了什么了。而她作为一个活生生的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的人,却被挡在了那个标签的后面。当她向我述说她的内心时,要的并不是一个判断,而是我作为一个跟她站在一起的人,能够去感知她内心的感受。
学和做心理咨询这些年以来,我不断地从书本和培训中给自己灌输各种各样的理论,希望能给来访者准确的判断,诊断其所处的心理障碍可能是什么,从而给出一些合理的解释。然而,却一再的因此而脱落,收到来访者不舒服的反馈。请教了一位自体心理学专家,她告诫我需要不断地放下所有接收到的理论,不尝试去解释来访者的行为符合哪一种诊断,而用全部的身心去听Ta在说什么,那对于Ta来讲意味着什么。而不是只看到,此刻Ta在防御,此刻Ta在偏执状态。只有我们真正地进入到来访者内心去了解Ta内心是怎样的感受,Ta内心发生了什么,这才是最有价值的东西。而不是把我们知道的东西去告诉Ta——你看,难怪你会这样。
我们需要的当然不仅是“难怪你会这样”,也不是“你不应该……”。很多时候也许真该揭掉那个标签,看看标签后面真实的人,看到那些内心的现实,拥抱那个标签以外各种各样的可能性,让生活和生活中的主角都变得丰富起来。
《相关推荐阅读》
对生命说是,对抑郁说不 ——你以为你的抑郁就是真的抑郁吗?
自我内部对话,是真正不快乐的真相(连载1)
心理障碍如何被创造,是诅咒还是馈赠?(连载2)
药物为什么不能根治抑郁(连载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