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岁尾警惕生活中商家第二份半价的消费心理学陷阱!
笔者的家人近日和朋友出去吃饭,在回来的时候带回来一只完整的烤鸭,追问原由之下才知道是因为商家有第二只半价的促销活动,所以在明明吃不了的情况下,还是买了两只烤鸭,并且还有一种占了便宜亦或者是不买就吃亏了的想法。笔者才猛然发现,商家的这种消费心理学陷阱会让很多人中招!所以决定将商家的这些心理学套路写出来,让大家在生活消费中有一个理性的思考。
在心理学中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测验:
有甲,乙两个工人在一个工厂干了一年,当负责人给他们年终奖励红包的时候,分别给甲和乙每人发了一个红包。他们打开后看到自己的红包里装着一千元钱,然而他们并不知道对方红包里装着多少钱。
这时负责人对甲乙二人说:“红包里的钱,要么是一千,要么是三千元,你们如果愿意和对方换红包,我可以给你们来当公证,但是,你们每人要给我一百元的公证费。”
甲心想:假如我跟乙交换红包,若他是一千元,我就相当于亏了一百元公证费,可如果他是三千元,那扣除公证费,我还净赚了一千九百元,而这两种可能性各站百分之五十。所以和乙交换是划算的。
而乙的想法也和甲是一样的,也觉得交换是划算的。
于是,甲乙二人异口同声的说:“我们愿意换。”
负责人再次微笑的问:“真的愿意?”
”愿意。“两人都毫不犹豫。
自然结果就是两人在换完之后,都发现自己上当了,他们谁也没得到三千元的红包,还各自损失了一百元的公证费。而负责人则是很简单的利用一个心理学的小技巧就轻松的获得了二百元。
从这个测验中我们可以看出。其实甲和乙的推理是没有错误的,也正因为如此他们都选择愿意交换,但是就在他们都选择交换时,局势就变化了,因为既然甲愿意交换,那么乙就应该意识到,甲的红包肯定是一千元,否则甲是不愿意交换的。同样当甲听到乙愿意,交换时,也应该意识到这一点两人红包都是一千元。所以在负责人第二次询问时,他们选择拒绝交换,这样就不会有一百块的损失。但是此时他们将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到自己正确的推理和渴望得到对方的三千元的红包上,而无法清楚的看清局势。
当我们听到商家的半价打折的时候,我们的注意力就会完全转移到这个半价上,想的都是只用了一半的价钱就可以买到同样的商品,完全已经不去考虑自己是不是需要第二份。我们再仔细算一下,其实第二份半价也就只是7.5折而已,当然对于需要第二份的人来说的确是不错,但是如果你是可买可不买的人,则肯定会中了这个陷进,也会让一大部分根本就没想买第二份的人掏钱。所以这的确是商家一个非常好的心理学技巧。并且从商家角度,第二份的成本已经大大降低了,并且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上来说顾客每多消费同一单位的商品,从中获得的效用(满足感)会逐渐减少,就是说这种活动也可以大大清理库存,维护客户关系,并且带动额外消费。
所以我们一定要在商家的各种促销噱头上保持理性的思考,而不要用被红利蒙蔽的推理掉进别人的陷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