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分析:2个原因告诉你,为何人与人的关系多是「见钱死」

文 / 壹心理
2018-01-16 22:09

心理学分析:2个原因告诉你,为何人与人的关系多是「见钱死」

文 | 子非鱼

来源 | 家长进化论(parentsup)

-

这几天,一网友在论坛上发帖,诉说了自己一段奇葩的相亲经历:

她与亲戚介绍的一个男的相亲,二人加了微信,约好一起吃饭。吃罢以后,男方抢着买单,女方拗不过,只好让男方付了钱。

原以为,这段相亲有了一个不错的开端,没想到,晚上男的发来微信:

心理学分析:2个原因告诉你,为何人与人的关系多是「见钱死」

心理学分析:2个原因告诉你,为何人与人的关系多是「见钱死」

毫无疑问,二人关系,卒。

对此,网友的观点明显呈现两个极端:

有人笑男的抠门小气,毫无风度;

有人认为第一次见面,AA很正常,谁也不欠谁的;

也有人说,如果要AA,吃饭后立即提出即可,干嘛非要抢着买单,回去再要回来呢?太虚伪了。

这种讨论,往往没有定论,每个人经历和价值观不同,怎么说都有自己的道理。

但是,里面有一个现象很有趣:一提到钱,二人关系中的气氛陡然微妙起来,此前的好印象荡然全无,这段还未开始的关系,就在女孩的气愤中草草收了场。

关系,关系,真是见钱死。

除了两个陌生人之间的相亲,还有很多关系都是“见钱死”:

  • 给亲人借了钱,谁知不幸遭遇老赖,债主反而成了被借债人记恨的仇人,钱没要到,官司不断,二人关系,卒。

  • AB二人是朋友,B善于做平面设计,接活要价不菲,而A经常有做做小图、设计海报的需求。

    起初,A常常借着友情找B免费设计图样,抹不开面子,B只好牺牲休息时间做好人。而A不但没有不好意思,反而更是理直气壮地频繁找B免费作图。

    B不堪其扰,终于要求A按照市场价支付劳务费,A一听,破口大骂B见钱眼开,并在二人朋友圈中四处传播B的小气和冷面,二人关系,卒。

金钱,是个好东西,买来安全,买来教育,还能买到别人没有的快乐;

金钱,也真是个坏东西,多少人为它争得头破血流,多少人为它抢得家破人亡,又有多少人,被它弄得友情亲情皆受伤。

这到底是为什么?

耶鲁大学心理学教授Margaret S. Clark的研究表明:

  • 在没提钱的时候,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和行为,由社会规范主导。

    你帮我忙,全凭我们之间的交情,这种付出是友好、界限不明,为双方带来愉悦感,且不要求即时回报的。

  • 而一提到钱,你们的关系就立刻转了频道,变为由市场规范主导。

    这里不存在交情,界限十分清楚,交换黑白分明,有成本就要有收益,有付出就应有回报,按劳取酬,工资、价格、租金、利息必不可少。

  • 通常,社会规范的力量强于市场规范,人们为情感、道义干活,往往要比为金钱付出更为卖力。

  • 然而,当社会规范和市场规范发生碰撞,市场规范会毫不犹豫,将社会规范挤走,伤害社会关系,且难以修复。

心理学分析:2个原因告诉你,为何人与人的关系多是「见钱死」

01 要谈情,别谈钱

请你想象一个场景:

微信上一个久不联系的好友突然找你,想让你帮忙给他翻译一篇小文章。这篇文章不长,几分钟就可以完成,鉴于他是你的老友,你便权当帮忙,翻译好这篇文章,给他发了过去。

他千恩万谢,寒暄了几句,就在你以为这场对话要结束的时候,他发来一个红包。你很高兴,以为今天的午饭不用自己花钱了,兴冲冲点开红包,却目瞪口呆——0.1元。

回到对话框,他得意洋洋一句:“多谢帮忙,红包请笑纳”。

我相信,你心里肯定和吃了苍蝇一样恶心,没准在“对方正在输入”的时候,就会将其拉黑。

我帮你是碍于情面,你给我一毛钱红包,是在侮辱我的感情,还不如不给。

碍于情面帮他的时候,是社会规范在推动你,你不求回报,对方一句谢谢你就心满意足;

收到红包的时候,你对金额多少的预期,是按照市场规范来的——我付出了这么长时间的劳动,按照我的实际工资标准,我应该收到多少钱的回报。

因此,看到0.1元,市场规范一来,社会规范就被挤跑了——“我的劳动怎么可能只值一毛钱?乞丐碗里也多的是一块钱啊!”

心理学分析:2个原因告诉你,为何人与人的关系多是「见钱死」

再请你想象另一个情境:

还是这个老友,依然请你翻译一篇文章,但这次在提要求之前,他事先表示,会给你一定数额的钱,请你翻译一篇文章。

这时候,你会像刚才一样,什么都不考虑就帮忙翻译吗?

恐怕不会。

你的市场规范,先于社会规范进入大脑。你更可能会先考虑当前有没有紧急工作,这点钱值不值得你花这些时间,以及你是否需要为翻译质量负责。

没提钱,你们只是谈交情,按照社会规范,做个人情、帮个小忙,不计回报、异常卖力;

提钱时,你们是在谈工作,按照市场规则,考量成本、核算收益,为工作质量负责,按报酬程度卖力。

这一点,有实验证明。

在杜克大学经济学家Dan Ariely教授的实验中,有一个枯燥简单的电脑游戏,就是将一个圆圈拖进方框里,再计算5分钟内能拖多少。

实验者试被分为三组:

  • 第一组,在游戏开始前就得到了5美元,并被要求5分钟内完成游戏,研究者期望他们在市场规范中,按规则行事;

  • 第二组,同样的任务和要求,但酬劳要少得多——50美分,研究者同样希望实验者按市场规范行事;

  • 第三组实验者,被告知这次任务只是一个纯粹的帮忙,零回报,研究者期待这一组能按社会规范行事。

结果显示:

  • 第一组(5美元)实验者平均拖了159个圆圈;

  • 第二组(50美分)平均拖了101个圆圈;

  • 第三组(没有酬劳),平均拖了168个圆圈,多于前两组。

5美元组比50美分组成绩好,说明一旦有金钱报酬,人们就按照市场规范来,多给钱多出力,少给钱少出力;

没有钱时,社会规范主导行为动机——“既然你找我帮忙,我就努力好好帮助你”,成绩也就高于市场规范下的两组。

心理学分析:2个原因告诉你,为何人与人的关系多是「见钱死」

没有金钱激励,只按社会规范办事,哪怕是陌生人的求助,人们也更加乐于倾尽全力。

毫无回报的志愿活动,我们往往趋之若鹜,并感到无比光荣,而一旦同样的志愿活动涉及金钱和礼品回报,我们就会踌躇再三,被动许多;

律师不会为了几十块钱,给贫困者辩护,但会在毫无报酬的条件下,为弱势群体奔走操劳;

父母做了一顿好吃的招待你,你却在吃饭后数出几张百元大钞,问他们这些钱够不够这顿饭,相信他们一定会火冒三丈。

多少人不愿做好朋友的生意,怕就怕在,一旦给友情加上市场规范的烙印,社会规范中的纯粹情感,就再也回不来了。

如果谈情,就不要谈钱;一旦谈钱,就别再指望谈情。

科学研究也的确证明,一旦社会规范被挤走,就很难得到重建。

心理学分析:2个原因告诉你,为何人与人的关系多是「见钱死」

02 既谈钱,勿谈情

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的教授尤里·格尼齐,和明尼苏达大学教授奥尔多·吕思提,对以色列一家日托中心进行了一项实验,看看罚款是否能减少某些家长接孩子迟到的现象。

结果很遗憾:并不能,罚款反而让家长们更加肆无忌惮地迟到。

为什么?

罚款之前,家长的行为由社会规范约束,迟到会让他们不好意思、愧对老师,并尽量不再迟到,好让老师早点回家;

开始罚款后,金钱的介入,便让社会规范悄然而退,市场规范令家长进入一种心态——既然可以花钱买时间,那我索性大大方方迟到,大不了付钱就行了。

于是,迟到的家长更多,迟到次数也更加频繁了。

后来,为了不让家长理直气壮地迟到,日托中心又取消了罚款。现在,家长们的迟到现象有没有减轻呢?

并没有,迟到次数甚至还有所增加。

心理学分析:2个原因告诉你,为何人与人的关系多是「见钱死」

社会规范不管用时,原以为靠市场规范能有奇效,谁知,剥离情感的市场规范,反而让迟到成了一种可购买的权利;而一旦这种权利感根深蒂固,即便将其剥夺,也无法再唤回早已沉睡的情感。

社会规范极难重建,在它与市场规范之间,往往只能选择其一

在亲子关系中,最好不要轻易尝试用金钱、礼物,换取孩子的主动学习,亦要警惕在孩子做家务后为其付钱。

在金钱介入之前,孩子学习的动力来自内部,来自对未来的规划、对梦想的追求,这些都是社会规范的力量;

一旦家长开始许诺给予物质回报,那么“学习”就变成了一个有交换价值的“工作”,全凭市场规范行事——干活就有钱拿,当我不缺钱的时候,我就索性罢工。

这时候,家长倘若再撤去金钱回报,孩子也很难恢复到用内部驱动力学习的境界。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用市场规范替代社会规范,极其容易;想要社会规范回归原位,何其困难。

这一定不是家长想要的。

心理学分析:2个原因告诉你,为何人与人的关系多是「见钱死」

同样,如果家长想要孩子知道你爱ta,可以说“我多么多么爱你/我们度过了多少愉快的时光”,但最好不要口口声声“我为你花了XXX钱/你花掉了我X套房子”

一旦以金钱来衡量付出,亲子关系就变了性质,从社会规范成为了市场规范。

你从孩子口中听到的话,很可能就不会是“我知道你为我付出了很多,谢谢你”,而是“你想要我还多少钱,我通通还给你,这种沉重的感情债,不背也罢”。

让孩子还钱,相信并非大多数父母的初衷。

爱情中,也何尝不是呢?

你可以为爱情付出金钱,而一旦你开始用金钱购买爱情,就很有可能将爱情赶跑,关系中的成分,只剩下交换。

情与钱,你会如何平衡?

- The End -

本文转载自:家长进化论(parentsup)

家长进化论,不同于99.5%亲子类公众号

用数据、理论说话的教育研究社区

和你一起,进化自己,成就孩子

收藏文章?不如关注我们——想更多地了解自己,了解心理学,请持续关注「壹心理」头条号,“世界和我爱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