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打算得个什么酷炫的心理疾病好呢?
人人不可错过的心理学知识,专业心理学家带你解读社会时事,全球心理咨询资源尽在简单心理。
Papi酱前几天发了一个视频,开篇第一句话是:“朋友们,这年头你没个心理疾病,你好意思出门吗?好意思上网吗?好意思自称Fashion吗?”
人们喜欢给自己贴标签是很常见的,但现在这些标签已经从“我是白羊座,我是O型血” 变成了 “我抑郁,我焦虑,还强迫加自闭”了。
心理疾病似乎变成了新的流行,这些爱给自己贴心理疾病标签的人们,早上起床要想的第一件事再也不是今天要穿什么衣服了,而是先要想想:
今天打算得个什么酷炫的心理疾病好呢?
为什么有些人会愿意“认领”心理疾病?1. 将心理问题“浪漫化”(Romanticization)
心理问题的“浪漫化”,即指人们认为有心理问题是迷人又炫酷的体验。在心理学进入流行文化之后,各类心理疾病与先锋艺术、文艺创作紧密结合,成为了审美的一部分。
而媒体对于名流、艺术家患精神疾病的报导,也使得不明真相的群众觉得,是精神疾病让这些人出类拔萃,能够书写、描绘或演绎出不一样的作品。
小编很多朋友都跟我说过,他们对于心理疾病患者的印象基本来自于《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这本颇具科幻主义色彩的畅销书。
也有很多人,包括小编在内都曾被自闭症儿童的天才画作所感动,认为自闭症儿童内心有一片不受拘束的幻想空间。
(自闭症儿童Iris Halmshaw的画作)
在这样的语境下,人们当然看不到自闭症中2/3的患者无法独立生活,3/4的患者智力发展迟滞。心理问题背后严肃的、代表苦痛的意义被遮掩,且被蒙上想象中美丽的外衣。
异常甚至病态,在很多人眼中变成了“天才”或是独树一帜的标志。人们通过给自己贴上心理问题的标签,表达着自身对于独特性的需要。
2. “我也有”心理疾病(“Me-too”mental illness)
在追求独特性的同时,人们也在追求认同感。
人类学家认为,人们会选择用其所处时代所能理解的方式来表达内心的冲突与痛苦。当媒体或专家们将某一心理疾病的症状引入公众视野(包括我们所做的心理科普),人们便会选择这些症状进行自我表达。
Ethan Watters在《像我们一样疯狂》关于厌食症的章节中写道:
在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去诊所求助的厌食症患者大部分已经听说过这一疾病,知道它的症状与常见病因。
他们本身对此心理疾病有符合其典型症状的期待,甚至抱着“尝试看看”的心态去表现出这些症状。
换句话说,人们通过“患厌食症”这件事,来彼此竞争或抱团,寻求在群体中得到认同。
给自己贴上心理疾病“标签”的人们,也许有着相似的诉求:
以当今时代流行文化所能接受的新形式——声称自己患上某种心理疾病(甚至真的逐渐发展出相应的症状)——来表达自己内心的负面感受,并获得其在特定文化圈层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心理疾病有风险,“认领”需谨慎比起有心理疾病就被当成“神经病”的年代,如今大众对于心理疾病的接受程度要高得多。这一部分也要归功于心理疾病名称与术语的普及。
研究表明,对于真的患有心理疾病的人们来说,准确地使用心理疾病标签会鼓励他们寻求专业帮助。
心理疾病的科普也有助于人们接受“他人有心理问题是可以求助的”这个事实,而不会对此避而不谈。
然而凡事矫枉过正则容易跑偏。以随意的态度声称自己患有心理疾病,甚至将心理疾病作为玩笑或谈资,可能会带来危险的后果:
心理疾病简单化
随意给自己贴心理疾病的标签,会强化大众对于心理疾病的浪漫想象,使得人们对于心理疾病的理解过度简单化(oversimplification)。
比如,人们可能会误以为抑郁症只是情绪不好、对很多事情提不起兴趣,而没有认识到真正患抑郁症的人会有一系列情绪、认知、饮食、睡眠与躯体症状,并有较高的自杀风险。
应对方式随意化
随意给自己贴心理疾病的标签,也会让大众对于真正患有心理疾病的人所应采用的应对方式产生理解偏差。
如果我们滥用“抑郁症”来自我标签,当我们发现自己“说振作就真的振作起来了呢”的时候,不免也会想当然地认为,其他称自己患有抑郁症的人,也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好起来。
但如果真的对患有抑郁症的人说“振作起来”,对方很可能会感觉更糟。
此外,我们还想说明的是,通过网上的自测题发现自己在某些心理疾病的量表上得分较高,也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做出自我诊断,认定自己患有某种心理疾病。
事实上,自我诊断是非常危险的。心理测试可以帮助我们评估自己的心理健康风险,理解我们的情绪状态,而只有专业的精神科医生,才有资格作出诊断。
心理类标签逐渐成为流行文化的一部分,像是新的星座、血型、各种人格分类一样。
乐观来看,流行文化接纳心理疾病,意味着人们愿意了解它,愿意通过这些标签来了解自身。
但这些标签代表的是真的疾病,患有心理疾病的人,也实实在在经受着痛苦。这值得且需要我们严肃对待。
获取最敏锐的人性心理洞察请关注——简单心理,全球心理咨询资源库,人人不可错过的心理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