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医生和心理咨询师有什么不同?
在生活中,经常有人混淆心理医生和心理咨询师,在大众的感觉里,这两种职业似乎是一回事。
大众的感觉并没有错。心理医生和心理咨询师差不多可以算是一回事,因为两者都是对人的潜意识进行工作,都是以谈话的方式对来访者进行心理干预,帮助他们更全面地认识和理解自己,以便获得更合乎内心需要的生活。
但是在具体的工作层面,这两个职业确实也有一些不同。具体的区别如下:
一、工作场所不同。心理医生,顾名思义当然是在医院进行工作;而心理咨询师则大多都在心理咨询机构工作,但随着医疗制度改革,现在也已经有医院开始聘请心理咨询师了;
二、衣着形象不同。既然是心理医生,又是在医院工作,当然工作时间就得穿着医生的白大褂;而心理咨询师,则可以穿着自己日常的得体衣服即可;
三、教育背景和处方权不同。心理医生都是医学院毕业,在从事心理治疗工作之前,是作为医生在医院工作的。正是这样的教育背景,使得心理医生在从事心理治疗工作后,是可以有处方权的,也就是说,在有必要时有权为病人进行药物治疗;心理咨询师则可能是任何一种教育背景,可能是心理学专业,但也可能是其他专业毕业。心理咨询师只能通过专业的心理技术为来访者提供帮助,无权做药物治疗。根据精神卫生法的规定,心理咨询师也无权对来访者进行症状诊断;
四、持证不同。心理医生的资格证都是由卫生部颁发的心理治疗师资格证,而心理咨询师是由劳动部颁发的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但从2017年11月之后,劳动部将不再颁发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今后心理咨询师的资格证可能会改由行业协会来颁发(由于是最新变化,目前走向尚不明朗);
五、职业形态不同。心理医生在医院工作,他们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工资、奖金、绩效,而不是咨询费。换言之,病人支付给心理医生的钱,并不会直接进入到医生的口袋,而是统一由医院收取,然后再经过科室的分配才能以工资、奖金、绩效的方式间接地付给心理医生。这也是在很多医院,心理医生的地位并不受重视,以至于医院要招聘心理咨询师作为队伍补充的原因。因为目前医院的主要收入是药物、手术等,而心理医生提供的心理治疗耗时很长——每节50分钟(门诊病人只要几分钟就能完成一个病人)但是收入却很低(心理治疗的费用远远低于药物治疗的费用)。所以其实在医院里,其他科的医生大多都不愿意转来做心理医生,一方面是收入低,另一方面是不被重视。
但是,做心理医生有一个好处:心理治疗的工作需要很多学习进修费用的投入,这个部分的开支医院通常都能报销,当然根据不同的医院,报销的额度会有不同。
心理咨询师在咨询机构工作,他们的主要收入来源就是咨询费。据我了解,除了私人执业的心理咨询师,大部分心理咨询师在收入上都是和机构分账。没有人给心理咨询师发工资,咨询师们也只能自己给自己买社保,自己给自己放假,自己给自己发奖金,换言之,他们都是自负盈亏。在学习进修的费用上,心理咨询师们也要自掏腰包。
所以,大部分心理咨询师都是出于内心的热爱,喜欢和人的工作,才选择了这样的一份职业。
六、接待来访的群体不同。会选择去医院做心理治疗的人,大多都伴随着躯体的疾病。相当一部分病人都是在其他科室反复求医不治,最后不得已才被推荐到心理科。所以心理医生们接待的来访者,大多都自称病人,一般都是严重的心身疾病或躯体障碍患者。而心理咨询师们的来访者,则大多社会功能良好,甚至有着较好的收入、良好的受教育背景,只是在生活中遇到了一些情绪或关系的困扰,想通过心理咨询提升生活质量。
最后,无论是心理医生还是心理咨询师,只要受过系统的专业训练,又有稳定的督导和个人体验,那么他们提供的治疗当然都是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