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女作家抑郁自杀,曾写下《南京大屠杀》一书,揭示战争真相
2004年11月9日凌晨时分,一名女作家离开了家,留下了一封打印的字条:
“在过去的几周里,我一直在为生或死的决定而纠结。当你相信你拥有未来时,你想到的是一年复一年,一代又一代;而当你不相信时,日子不是以天——而是以分钟来计算的。”
在信中,她绝望地请求家人的原谅,原谅她用死亡来逃避未来那些痛苦和烦恼的岁月。
当天上午九时许,她的遗体在一条乡村公路旁的车里被发现,系开枪自杀,年仅36岁。
张纯如
她就是张纯如。
在二十多年前,鲜少有人知晓南京大屠杀的西方世界里,她写了一本书把真相公诸于世。
也许大多数人都看过陆川那部不痛不痒的《南京南京》,可是又有多少人看过张纯如的《南京大屠杀》呢?
张纯如虽然在美国出生长大,但是对于那个遥远的东方国家,张纯如充满了好奇。
张纯如的外公外婆在中国战乱时期,相约芜湖会面。外公张铁君登的那艘船即将出发,他妻子都没有出现。他绝望地对着河呼喊妻子的名字,“以白,以白”,最后奇迹终于出现,远处的小船里传出了妻子的声音。
张纯如的母亲说过,“如果没有那次相会,那就也不会有我们这个家了。”
当年战争的伤痛也是张纯如整个家族的记忆。
1994年12月13日,张纯如参观了斯坦福大学举办的南京大屠杀纪念展。
看完之后,张纯如感到既愤怒又震惊。她发现当时的美国,几乎没有一本英文纪实书描述过南京大屠杀,甚至是提到过它。
而作为核战争受害的日本,他们有日记,档案,回忆录,有纪实的摄影作品;而中国方面,在很多战争记录中都是空白的。
张纯如决定把南京大屠杀作为下一本书的题材。在拿到仅仅几千块的初始资金后,张纯如就立即启程了。1995年,张纯如第二次来到了这个遥远神秘的中国,到南京采访收集史实资料。
张纯如是首批录下了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口头证言的西方人士。她后悔没有早十年来南京,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南京的开发浪潮,把大屠杀遗址变成了豪华宾馆和摩天大楼。如果不了解历史,谁也无法想象在这片繁华的城市里发生过大屠杀。
新中国关于战争反思的记录很少,第一手的人证物证很多都没有留下来,对于战争破坏的记录也很不完整,以至于战争中死亡人数都只是冷冰冰的数字和模糊的面孔,无法还原成鲜活的生命。
张纯如另外一个不为人知的贡献是,她挖掘到了拉贝的故事。这位纳粹党员曾与美国传教士一起帮助当时的南京居民。
几经打探,她跑到欧洲寻找到了拉贝的孙女,最终让《拉贝日记》重现天日。
拉贝的日记是还原南京大屠杀的重要证据,《纽约时报》公开表示过,“它以一种重要的方式再现了南京大屠杀,人们可以从中了解发生在南京大屠杀期间的一两百个事件。”
她感动于魏特琳的事迹,还原了魏特琳在安全区做出的所有贡献。南京大屠杀期间,魏特琳在金陵女子学院设立了妇女难民收容所。这位被遗忘的英雄,在晚年还是无法从接触南京大屠杀的精神创伤中恢复过来,最终选择了自杀。
对于这些被遗忘的“二战”英雄们,张纯如一直很遗憾没有“任何出色的专著,当然更没有像《辛德勒名单》”那样引起举世关注的电影出现。
在中国,关于战争创伤的记录,无论文字和图片数量都很少,所以也很少被翻译成英文传到国外去。缺乏好的第一手记录和回忆,以至于战争电影和战争文学也很难打动当代人。
如果没有张纯如等华裔作家的英文著作和拉贝等外国人的记录,中国的战争受害者形象将更加单薄。
对南京大屠杀了解得越深入,她越明白真相必须公诸于世。她认为如果了忘记大屠杀,缺少对战争的反思,那就等同于第二次屠杀。
回到美国后,她每天写作到晚上三四点。期间,她被南京大屠杀中残酷的事实压得喘不过气来,噩梦连连,体重减轻,头发大把大把地掉落。她的母亲问她是否还能继续写下去?
她说她必须写,“你看看,那些幸存者,没人去关心他们,我必须要把那些暴行公诸于世,与他们的遭遇相比,我的不值得一提。”
书问世之后,日本右翼分子的长期恐吓与威胁让她濒临崩溃。张纯如的母亲张盈盈回忆,“纯如跟我们说,她收到过一封装有两颗子弹的信。”为了保护家人,她几乎不接受在家里采访,也从来不向朋友们提供孩子和丈夫的信息。
在结束《南京大屠杀》的写作后,她没有停下脚步,她希望有机会可以将南京大屠杀拍成一部电影,让人们了解这段被遗忘的历史。因为电影的影响力比书更广。
她的丈夫回忆道,“她总是把自己推向极限,经常工作到累倒为止。”她给自己负荷太多了。
她的精神状态越来越不好。她的母亲说:“她以前从来没有自杀的念头,但后来医生说她患了忧郁症。……她是一个很完美主义的人,自己又有小孩,精神压力很大,晚上不能睡觉,有些吃不住。”
她母亲说,除了最亲密的父母和她的弟弟,没有人知道她有抑郁症。最后,在一次又一次的情绪崩溃里,张纯如还是选择了死亡。
在短暂的一生里,张纯如揭示了南京大屠杀的真相,《南京大屠杀》几次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榜,让西方世界了解到了这一暴行。
张纯如的一生是专为别人而度过的。
欢迎关注微信公号:WeLensLens旗下包括出版、新媒体、重逢岛视频、沙龙等业务,是一个致力于发现创造与美、探求生活价值、传递人性温暖的文化传播品牌。
参考资料:
张纯如,《南京大屠杀》,1997
张盈盈,《张纯如—无法忘却历史的女子》
郑启蕙,《张纯如—南京大屠杀》,2008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
编辑整理:Yingz、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