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碎片时间管理来对抗主观时空扭曲
前段时间知乎全网最高赞的文章提到的人生最重要的三种能力,其中第三种叫做:应对主观时空扭曲的能力。
所谓时空扭曲,指的是主观的时间流逝感觉随着年龄而加速,通俗点说就是小时候会觉得时间过得很慢,而随着慢慢长大,感觉时间会越过越快,转眼大学毕业,转眼工作十年,刚刚奔三突然就奔四了。这种听起来有点玄的概念,却是每个人都有的感觉。
按照这篇文章中列举的关于造成时空扭曲的原因的解释,之所以感觉时间过得越来越快,不是时间客观上有所扭曲,而是因为我们主观的参照物变了。
两岁时记忆只有两年,过了一年,年龄三岁,记忆增加了二分之一,总记忆量增加为三年;而二十岁时,同样过一年,增加的记忆量只有二十分之一;再往后,四十岁时,也同样过一年,只增加四十分之一的记忆量,更别提六十岁八十岁,每过一年增加的记忆量的百分比更少。
其实不管两岁还是八十岁,增加记忆量都是同样的一年,而参照物总记忆量越来越庞大,导致主观上感觉越来越少,也就会感觉时间越过越快。
听起来很有道理,细想却让人感觉无所适从。
不想让时间就这么在你还没有意识到的时候就飞逝而去了。
既然是主观的,有没有办法可以让人感觉过得慢些呢?
还有一个说法叫记忆增量理论,是说我们成年以后的工作和生活都是在简单重复,所以大脑中的总数据量不会像儿时那样处于迅猛增长,成年以后需要的更多的只是索引而已。同时你主观上感受到的新东西就少,而体验新东西恰恰是放慢主观时间的命门。
所以如何对抗主观时间扭曲的关键就在于“尝新”。
我们每天24小时,如果说8小时睡眠,3小时吃饭,1小时发呆,再除掉8小时工作时间,那我们只剩下4小时。
可以看出,我们每天有20小时做的大部分都是重复性的,不会给大脑带来太多的新鲜感,这样的后果就是我们主观上就会感觉这20小时过得就像两小时一样飞快!
所以如何能将时间“留住”,就看你能否把仅有的4小时过得像20小时一样,来对抗20小时重复工作带来的时间扭曲。
这样问题又来了,虽然看似有4个小时时间,但是仔细分析,这4个小时基本都是零零碎碎的,你会感觉不到你每天有那么至少4小时是属于你的自由时间。原因也正是因为时间扭曲,因为你把这4小时也花费在了重复性工作上。
你会发现重复性工作真的好似黑洞,会不惜一切的吞噬你的时间。
所以学会管理这些碎片时间,才是快节奏网络社会的取胜之道。
你会发现同样的每天朝九晚五,有人活得充实,有人却活得行尸走肉一般。
几年前的我正是每天沉浸于朝九晚五,现在想想那几年真是转瞬即逝。除了对一些里程碑的事件记忆犹新外,其他的时间几近空白。我以为这就是生活,这就是平淡的平凡。
一年前的我离职做了全职妈妈,开始的一两个月是最漫长的,突然感觉每一天多了很多时间。工作时每天甚至都没有时间给孩子读一个故事,现在不仅可以有固定的时间读绘本,还可以做手工,玩游戏。以前都是周末才有时间给孩子做做饭,让孩子体验妈妈的味道,现在每天都可以换着样的“发挥厨艺”。每一天都过得很累,却真的很充实,很开心。两个月过的好似半年那么久。
孩子睡觉的时候,我都会做些健身,或者读书,或者绘画,或者写写文章。有朋友问我,干嘛把自己整的这么辛苦?其实不然,只有充实的生活,才会让时间永驻,才会让生活不那么枯燥。虽然我不能功成名就,名垂青史,至少我没有虚度光阴。
1.让自己有个目标,比如读书,比如学习外语,比如健身。
2.整理自己所有可能的碎片时间,比如上下班路上,比如午休时间,比如睡前刷朋友圈。
3.为每一段碎片时间安排“新鲜事”,比如上下班路上可以学习外语,比如午休时间可以健身,比如睡前可以阅读。并尽量让这些“新鲜事”固定下来形成习惯,而后过一段时间再更换内容。
4.随身携带一本书,这样可以应对任何突如其来的空闲。
5.不要轻视任何一个十分钟,十分钟可以读一页书,背5个单词,听一首歌,做50个下蹲,煎一个鸡蛋,敷一个面膜......
许多个十分钟加在一起就算只有1个小时,只要充实了,也会帮我们弥补一些主观时空扭曲带来的时间飞逝。你会感觉时间慢了下来,心境也没那么浮躁了。
请尊重原创文章,请勿盗取,一经发现必究
要做辣妈,先做超人
育儿、职场、健身包揽
谈娃、谈美、谈人生
这就是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