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一位班主任在家长会上的发言火了:家长有五层,你在哪一层?

文 / 河南省教育厅
2017-11-30 16:43
「亲子」一位班主任在家长会上的发言火了:家长有五层,你在哪一层?「亲子」一位班主任在家长会上的发言火了:家长有五层,你在哪一层?「亲子」一位班主任在家长会上的发言火了:家长有五层,你在哪一层?

作为老师,他从教20多年,担任过备课组长、班主任、年级主任,至今仍战斗在教学一线。作为家长,他的儿子以优异成绩考入清华大学。这位对教育一直有心得的班主任,在本文提出了教育孩子的三个问题和四条建议,内容适用于每一个家长。今天这篇文章,建议家长多多学习,做理性家长,伴孩子成长。

「亲子」一位班主任在家长会上的发言火了:家长有五层,你在哪一层?

各位家长朋友:

我是湖北襄阳四中的李自斌,也是一名去年刚毕业的高三学生的家长。有朋友说我人生很成功,职称是特级教师,荣誉是全国劳模,职务是名校教务主任,家庭关系上夫妻恩爱,教育培养上孩子出息。

我只能说我很幸福。

我认为孩子的情商比智商更重要,品德比能力更重要。我确实很幸福,与许多朋友在一起聊天时常常被人提起,我尽量保持低调。

如果真的探讨起来,我认为家长培养孩子主要是两个字:坚持。坚持在平常中,坚持在每个环节,时时刻刻在坚持。家庭教育的大道理大家都懂,网上、微信上到处转,关键是哪位家长能坚持!

「亲子」一位班主任在家长会上的发言火了:家长有五层,你在哪一层?

我提三个问题和四条建议。家长这个职务是伴随着孩子出生自动拥有的,不需要别人任命。那么我请问大家第一个问题:

三个问题

你的家长职务现在走到哪个层次哪个级别?

人民日报《教育改革要从家庭教育开始》提出的家长层次论有五层。

第一层次:舍得给孩子花钱。

第二层次:舍得为孩子花时间。

第三层次:家长开始思考教育的目标问题。

第四层次:家长为了教育孩子而提升和完善自己。

第五层次:父母尽己所能支持鼓励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也以身作则支持孩子成为真正的自己。

除了愿意为孩子花钱,你还可以为孩子花时间。但你会花时间吗?你还更高层面地思考教育、思考孩子的人生规划、思考与孩子同步学习伴随孩子成长吗?能够始终与孩子成长对话吗?你的思想与孩子成长的步伐合拍吗?我想大部分的家长可能花在物质上多一些,精神层面的要少一些。

现在我列举现代家庭教育的十把刀,我问的第二个问题,你无意中使用了现代教育误区的哪几把刀?

第1把刀太多的关爱 , 使得孩子不知珍惜;

第2把刀太多的唠叨,使得孩子逆反对抗;

第3把刀太多的干预,使得孩子缺乏自主;

第4把刀太多的期望,使得孩子难以承受;

第5把刀太多的责备,使得孩子失去动力;

第6把刀太多的迁就,使得孩子不知约束;

第7把刀太多的在意,使得孩子要挟家长;

第8把刀太多的享受,使得孩子不知节俭;

第9把刀太多的满足,使得孩子缺乏快乐;

第10把刀太多的溺爱,使得孩子不能成长。

我问的第三个问题,开家长会你提前备课了吗?

家长要提前备好课,至少完成四个环节:

(1)安排好本职工作,按时参加。

(2)赴会前有机会应认真地与孩子谈一次话,带着问题与主管教师进行个别交谈,主动向老师反映孩子的情况,征求老师的意见和建议,把问题、忧虑全部提出来,和老师共同研讨。

(3)要认真听取学校领导或老师关于学校情况的汇报,重点领会学校工作的进展和教育形势的发展动势,从而明确学校和老师对孩子提出的要求。

(4)回来后与孩子认真谈心,交换意见,与孩子共同研究改进措施,制订下一步努力目标。

家长朋友,家长会一定到场,这既是对孩子重视,也是避免出现管理真空。

「亲子」一位班主任在家长会上的发言火了:家长有五层,你在哪一层?

四条建议

那么,我们做家长的要注意哪些呢?

1. 相信和配合学校老师很重要。

教师、家长、学生三者之间的关系就好比一个等腰三角形,三角形下边两角是家长和老师,我们的地位是平等的,教师和家长的长度可以决定学生的人生的高度。学生是顶点,无论活动的方式还是内容都要围绕学生,以学生为中心。

规则不是针对哪个人定的?我们许多家长,当着孩子的面,非议老师,非议学校的规定要求,图的是嘴快活,发的是牢骚。你不维护学校权威,与学校保持一致,只会让孩子增加抵触情绪、投机心理,最终只能害了孩子。我可以说有些家长从骨子里瞧不起老师,你的孩子对老师的尊重也好不到哪里,自然学习效果也好不到哪里去。家长可参与教育但不能干预。

这一点即使有问题可以家长与学校交流,在孩子面前一定维护学校的规定、老师的权威。我与我的爱人从有孩子就定了规定:

(1)夫妻双方管孩子,只要一个在管,另外一个就不能插手,其他人也不准插手,不管对错。目的是维护权威。

(2)夫妻双方不能在孩子面前出现激烈争吵,有问题私下解决。目的是孩子有安全感。

(3)夫妻双方不能在孩子面前非议对方的老人,有想法私下交流。目的是孩子尊老孝顺。

2. 对孩子的教育要讲究策略。

你知道孩子在成长变化吗?你知道孩子现在在想什么吗?你会与孩子交流吗?许多家长别看在社会、在单位能言善辩,由于不知道亲子沟通技巧,和孩子说不到一起去、坐不到一起去。

首先是抓住把柄谈。

俗话说“牵牛要牵牛鼻子,打蛇要打七寸”。如果家长谈话抓不到点子,整天泛泛地要求他应该这样,应该那样,一见面就反复叮嘱“要好好学习”,成天将陈词滥调挂在嘴边,孩子不烦才怪!如果家长平时多观察,积极与老师沟通,多到学校走一走,了解一些真实的具体情况,那么一旦谈话,“某月某日某时某地某事”内容确凿具体,学生一下子被点中穴位,知道你在真正关注他,也不会狡辩托词了,再继续谈下去效果会截然不同。

其次是集中时间谈。

学生平时忙于学习,人累,回家你啰嗦,心累,没有喘息的空间,他怎么可能会与你心平气和地坐在一起呢。因此平时应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注意场合,一周或一段时间,找一个不受干扰的固定时间和地点将问题集中起来,家长提前备课,很庄重地与孩子坐在一起,要么不说,要说则集中起来一次说到位,有力度有深度。

其三是针对问题谈。

成长中的孩子不可能没有不足,而且不足表现在多方面。与孩子谈话不要奢望面面俱到,全面开花,集中性地针对一两个问题突破就足够。其他问题时机不成熟则不谈。谈的多,面拉得宽反而效果不好。要就事论事,孩子最忌提陈年老账,与其他孩子攀比,胡乱联系,主观臆断。

总之,站在孩子角度理解他,以平等的身份尊重他,以理谈事说服他,既指出问题又给足面子,既找到不足又善于肯定。相信孩子,给孩子以成长发展机会,孩子才会慢慢理解家长的苦衷,才会慢慢敞开心扉。愿你早日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

3. 需要懂的基本教育理论。

我觉得家长朋友经常迷茫,这主要是因为没有体会透两大理论。

(1)压力与绩效理论。

压力与工作绩效成一个倒U型的关系。压力太小不利于激发人的动力,压力过大又使人被压抑,导致不能得到高的绩效,所以要有适当的压力才能有一个好的工作绩效。我觉得许多学生有时对自己定位不准,自我评价不到位,无端加压往往是增加学习焦虑的重要原因。要给学生适度的标高和正确的评价。

(2)教育的先天论和后天论的作用。

对人的素质的影响有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人的主观能动等。先天论强调遗传,强调先天的遗传因素在人认知发展中的作用,后天论强调环境、教育、后天主观努力对人认知发展的重要作用。之所以我提醒先天论不是强调绝对性,而是告诫家长:鸡窝里是飞不出金凤凰的;丑小鸭原本就不是鸭蛋孵出的,是误落在鸭窝的天鹅蛋。因此,孩子能走多远,家长要先审视自己。因为,当年的读书状况,以及现在对生活的努力状况,父母都不一样,何况放在孩子身上呢!

我们都知道,给孩子的期待一定要恰当,在正常期望值范围内,低于或太高于都不行。有时我们作为家长的,总有攀比心,让自己的孩子与别家的孩子比,结果闹得两代关系紧张,我奉劝家长,您怎么不自己也与别的家长比呢?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将希望寄托在下一辈子上,指望孩子给自己翻本?有点太自私吧。

4. 孩子是看着家长的背影长大的,要给孩子一个稳定的成长环境。

家长重视家庭教育就是对学生的健康发展终生负责。他来自家庭,他成长于家庭,将来他也营造更高水平的家庭,也就提高了家族的品味,三代出贵族啊。所以我的体会告诉我:夫妻关系很重要,母亲需要培训,父亲也很重要,家庭和谐最重要父母的关系一定稳定。父母是孩子的大树,是孩子的靠山,没有父母就没有家,更谈不上良好的成长环境。

许多案例证明,父母有榜样,孩子就跟上!有的父母当年读书做事习惯,往往在下辈重演,上辈的父母关系质量不高,下辈的夫妻关系也不会好到哪里,的确有些因果报应的影子。当然特殊情况的另议。

最后作为一位过来人,我谈几句家庭教育的感悟:

1. 你可以不优秀,但是你可以表现很积极。

2. 你可以生活委屈,但是你可以表现很热爱生活。

3. 你可以很平凡,但是你不能表现太平庸。

4. 你常常牢骚满腹、怨天尤人,却指望孩子积极乐观发奋自强?

5. 你成天无所事事,却指望孩子努力做事学有成就?

6. 你不爱学习瞧不起老师,却指望孩子渴望知识尊重老师?

7. 孩子是看着家长的背影长大的。

8. 每一位成功的孩子都在父母身上找到优秀的因子。

9. 每一位失败的孩子都在父母身上找到潜在的根源。

10. 管教孩子必须父母思想统一、立场一致。

11. 关爱孩子必须理性科学让他感知。

12. 教育孩子是一项永不退休的事业。

家长朋友,期望孩子成才,不是说在嘴上,想在心上,更在长期的行动上。我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我做到了!

家长朋友,孩子学业成长的过程,有风有雨还有阳光,我们要坦然面对,没有不变的社会,只有我们对孩子不变的心。

家长朋友,我们首先需要的是健康的、快乐的、幸福的孩子,然后才是成人的、成才的、扬名的孩子。学习成绩不是唯一的评价,要多元看待孩子的成长和未来。上天为每个努力的人都准备了一扇命运的窗户,一定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成绩不是唯一,但是必须要学习,因为这是进入主流社会需要的。

来源 | 人教教材培训

编辑 | 发强

浩男

责编 | 翠轩

河南省教育厅

河南最权威教育信息发布平台

微信号:henaneducation

喜欢这篇文章就点个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