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想不开”?别让自己从“灰色”滑向“黑色”
23岁的小林毕业后不愿意找工作,一直在家“啃老”,痴迷上网,晚上也常常失眠,生活中总是唉声叹气、魂不舍守。父母有时提醒或说上几句,他就会大发雷霆。小林父母觉得,儿子可能是心里太郁闷,“想不开”,只要“说出来就好了”,便请来小林的同学、朋友多方劝说,但此举并没有什么效果,小林反而更加忧郁了。
不少人都有过遇事“想不开”的经历,无论自己还是旁人总觉得可能是一时压力太大,也许时间久了就会烟消云散,或者只要不憋在心里,说出来就好了……其实,如果这种“想不开”的情况久不见好转,甚至变得越来越爱钻牛角尖,或者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情绪越来越坏,那就有可能是出现了心理问题甚至是心理疾患。
心理学上有一个灰色区域理论,如果将这个理论看成一个色块,则是由白色到黑色的渐变区块。处于白色区域的人,心理是健康的,虽然平时这些人也有心理波动,但都属正常。
处于浅灰色区域的是有心理困扰的人。怎么能判断一个人是情绪波动,还是已经进入浅灰区域呢?首先是为同一件事困扰7天以上,并且程度递增。一般人都觉得不好的情绪是会随时间冲淡的,倘若不仅没有冲淡反而在加强,那么就说明可能有一些问题了。比如,你和一个人闹矛盾,感觉自己很受伤,之前只是在见到对方时心烦,不见没事,但随着时间推移,这件事一直萦绕心头,形成阴影,即使不看见对方也会时时想起,感到不高兴;甚至过段时间还发现,不仅白天别扭,半夜醒了都会受困扰而烦恼。这种逐渐加强、呈现泛化的态式,就说明自己的情绪和心理已经进入了浅灰色区域,应该接受心理咨询了。
浅灰色区域的心理困扰指的是一个人有不合理的理念。比如,有个学生数学不好,他就想这个学期专攻数学,久而久之反而产生对数学学习和考试的焦虑,成绩如果没有提升就接受不了。这个例子说明,支持这位学生负性情绪的是“付出了就应该得到”的理念。这实际是一种不合理理念,因为这个学生虽有“付出”,但只是耗费了很多时间,并没有想办法提高自己数学学习的能力,也就是对“付出”的效率思考和关注得不够,造成事倍功半的结果。
如果这位学生能及时进行心理咨询,让心理咨询师准确把握自己的负性理念,帮助自己改变这种理念,大多数情况下问题就能得到明显改善甚至解决。
如果情绪和心理进一步向深灰色区域发展,就极有可能变成心理疾病,如强迫症、抑郁症、焦虑症等。从浅灰到深灰,判断指标很多,要通过医学化、科学化的检测作出具体结论。但从普通人的角度来说,最简单的参考方法就是看自己的情绪是否已经影响到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深灰色区域的下阶段就是黑色区域,处于这个区域的人便确切患有精神类疾病,只有发作与否的问题,基本是终身疾病。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来,关注心理健康应该是以预防为主。平时应多关注情绪和心理的变化,在刚刚出现“灰色”迹象时,就应及时主动地进行干预,及时咨询心理医生,避免演变成“深灰色”甚至滑向难以逆转的“黑色”。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李燕/文,张丽/编
【我们只提供经专业记者编辑采编的靠谱内容,恭请您在此订阅,或移步关注大众卫生报微信公众号“dzws001”,获取更多实用健康卫生资讯,参与每周有奖答题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