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心理学界第七位博士潘渊

文 / 老何话先贤
2017-10-23 00:02

我国心理学界第七位博士潘渊

潘渊(1892――1974)

潘渊,字起莘,企莘,乳名岳林,幼年入学时名维祯,上虞汤浦川下村人。潘渊是我国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翻译家,在中国近代史上堪称一位传奇人物。早年留学英国,获伦敦大学心理学博士,是英国皇家心理学会会员,我国心理学界第七位博士。他通读四种外语,可谓学贯中西,才高八斗,其德行,高山仰之。

1907年,潘渊考入浙江省高等学校预科。在此期间,他经常撰写短文,发表于报刊,以稿酬补助生活费用。1910年,他以优等成绩毕业,次年考入浙江省高等学校文科。并以优异成绩于1913年毕业,由学校呈请本省官费留学英国,但因时局动荡,未能成行,旋即由师长介绍在浙江第五中学任教英语、法制经济。1916年5月,潘渊赴京应文官考试,以优异的成绩被录取,录取后分配到由蔡元培任总长的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第一科任职。潘渊在教育部历任编译、编辑、编审等职,同时兼任《通俗教育研究会》编辑。先后译成《世界各国旗章图谱》、《公债论》、《寇梯斯游戏教育》等书。

1927年,已35岁的潘渊考取了官费赴英留学。起初在爱丁堡大学攻读教育学,后转至伦敦大学攻读心理学,重点研究“情绪与意志之关系”,并于1930年获得博士学位,被聘为英国皇家心理学会会员。英国导师希望他留在英国,但潘渊不忘国家培养,借口要去伯明翰、日内瓦、罗马、维也纳等地参观学习,谢绝导师挽留,最后取道苏联回国。

1931年,潘渊从英国留学回国后,担任湖北教育学院第一任教务长并教授心理学,为湖北省培养了一批教学人才,一年后辞职回京。回京后的潘渊先后在北师大、北京大学等校教授情绪心理学、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等课。1936年11月,潘渊与陈雪屏、周先庚等32人发起成立中国心理学会。期间,潘渊在《大公报》新开辟的《明日之教育》上发表文章,主要有《本能论》、《教育心理之范围》等,同时翻译出版外国名著《露天学校》。

1939年,应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之邀赴浙大龙泉分校任教,这时潘渊年已半百,为了培养青年,抗日救国,决计克服困难应聘,经15天的风餐露宿,遂到分校,出任心理学教授兼师范学院英语系主任。抗战胜利后,学校迁回杭州,潘渊在浙大继续任教。

解放后,潘渊经马叙伦、马寅初推荐入华北人民革命大学政治研究院学习,毕业后服从分配,支持老解放区,任山东师范学院心理学教授。在此期间,他刻苦学习俄语,翻译苏联心理学教材,介绍巴甫洛夫学说,深受学生爱戴。

1955年,因年迈体弱,潘渊退休回绍兴定居,期间被聘为浙江省图书馆顾问,并当选为绍兴市政协常委、民盟绍兴市委宣传部长,积极参政议政。

我国心理学界第七位博士潘渊

潘渊退休后,利用他的英文和心理学特长,翻译了心理学鼻祖占姆士所著《心理学原理》。一书。1974年初,时逢批林批孔运动蔓延全国,社会秩序混乱,潘渊因多种疾病并发,又无法住院,得不到应有的治疗,于2月28日病逝。弥留之际,他叮嘱子孙丧事从简;子孙要自强不息,踏实做人;所藏图书捐献国家。

我国心理学界第七位博士潘渊

《潘渊先生纪念集》赠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