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体关系心理学:早年关系对人的塑造过程

文 / 怡心的海shu
2017-10-14 00:02

在客体关系理论中,分裂在生命最初的几天就已经开始了,这一过程开始于婴儿的原始分裂,即将世界分为“好”的和“坏”的(如果外在世界满足了婴儿的欲求,则认为世界是好的,否则则认为世界是坏的,这种对世界的认识是一元的,也就是说,只能将世界认为是全然好的或者是全然坏的)。在婴儿的眼中,外在的客体并非是我们所认为的一个整体(如母亲就是一个女人),在他们眼里,外在的客体只是他人的一部分(如母亲的手即是婴儿眼中的整个世界)。婴儿希望外界客体能够满足自己的所有欲求,但这其实只是一个梦想,因为人是出生与一个不完美的世界,并且需要经历不完美的抚育过程。“坏”母亲(未能够及时满足婴儿的需求,如喝奶)让孩子体验到被拒绝,为了保护自己幼小的心,孩子会把这种不愉快的体验排除到意识之外(母亲的偶尔忽略、不接触婴儿不会产生这样的结果)。这一时期是母性的分裂(孩子努力将母亲的不好形象抑制到潜意识中,在意识中构建的是一个理想化的母亲客体,形成了一种分裂)。

客体关系心理学:早年关系对人的塑造过程

第二阶段是想象分裂(母亲能够作为内心的一种象征/想象而存在)。在这一阶段里,孩子还是会很依赖母亲,而这一时期里,母亲开始慢慢地和孩子形成分离(不再无时无刻地陪着孩子,去进行自己的必要活动)。于是,孩子时长会体验到重要他人的“消失感”(在孩子未形成客体永久性之前,会认为从眼前不见得物体是真的在世界上消失了)。正是为了应对这种消失带来的“被抛弃感”,孩子开始发展过渡客体(用来替代母亲的物体,如布娃娃),当母亲不在身边时,那个客体便成为了母亲的象征。既然过渡客体是由母亲客体演化而来,自然也会“继承”母亲客体分裂的过程,孩子也会在某个时间节点将这个过渡客体知觉为全然好的或全然坏的(一元的认识),所以在这个时期,会常常看到,孩子可能上一刻还对他所依赖的玩偶很温和,下一刻就很粗暴地对待它(在将这个物体知觉为坏的时)。

孩子通过这个过渡性客体,慢慢地能够适应母亲离开的场合,而后也能够逐渐形成一个内在的母亲的形象(母亲不再是离开视线就消失了,因为孩子已经把母亲这一个人物内化为内心的一个映像,于是孩子能够知道母亲即是看不到也已然存在),也就是孩子形成了客体永久性。

客体关系心理学:早年关系对人的塑造过程

第三个阶段,自体出现(通俗理解,就是孩子出现了自我概念,有了对于自我的认知)。随着孩子的成长,孩子学会了语言表达,于是,孩子内心中母亲的形象不再只是一种映像,还会加诸语言对话。再往后,孩子开始初步接触存在着复杂人际关系的世界,原来在心里边和内化的母亲形象的对话、和自己的对话也渐渐退出了心理过程,转而成为了自体,孩子能够从意义上用“我”来表达自己(如一个叫小红的小孩从“小红喜欢吃饼干”的表达转变为“我喜欢吃饼干”)。

最后一个阶段是认同分裂(社会规范、习俗等开始进入自体/自我概念)。由上一个阶段自体的形成可知,自体是建立在与他人的互动过程中的,因而,也就是说,自体与我们社会性的发展密切相关,形成的自体内部是从外界内化而来的一个“微型社会”,我们的自体中充满了“认同”(与自体形成过程中所在的环境保持某种程度的一致),例如“性别认同”是将自体形成过程中所处的环境中的外界性别观念(男性是如何的,女性又是如何的)纳入自我概念中。

客体关系心理学:早年关系对人的塑造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