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减肥法让人没食欲?精神心理科医生提醒小心患了厌食症,要命!

文 / 中原医生
2017-10-08 08:48

——胡宪章/文

阅读提示:常听一些爱美的女孩讨论减肥的方法,其中一种是让人没食欲的。看了本篇您也许应该考虑是不是患上厌食症。这病病治疗不及时,要命。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就人的体态胖瘦而言,人与人之间的追求不同、体质不同、饮食不同、等等,多种因素造就大千世界、各色人等。从大的方面来说,社会文化会影响人们对胖瘦的态度,例如,释迦牟尼在印度教中是消瘦的,而到了我国就体态雍容。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儿童时代,接受的是填鸭式进食,因为人们认为胖了好。而在他成年后,他改变了那种填鸭式的进食,因为他了解到过度肥胖会导致健康问题。那么,过度消瘦是否健康?

杰里米·吉利策曾经是一位模特(下图,右),拥有迷人的脸庞和身材。但他在2010年英年早逝,仅38岁,死于过度减肥(下图,左)。他刻意让自己处于慢性饥饿状态、进食后催吐、过度运动(每天高强度运动不少于2小时)。

好减肥法让人没食欲?精神心理科医生提醒小心患了厌食症,要命!

下图左侧显示的是一个减肥减到了皮包骨的女性,她从11岁减肥,照片中的她升高1.7米,体重只有31.8公斤。医生警告说如果她不增加体重的话,她只能再活10天。她不得不接受住院治疗,因为极度的营养不良,她的头发开始脱离、已经没有了月经。经数月的治疗,她恢复了正常,后来还生下一个健康的孩子 (下图右)。

好减肥法让人没食欲?精神心理科医生提醒小心患了厌食症,要命!

不少人已经知道了今天的主题了,不错,神经症性厌食(Anorexia Nervosa,简称厌食症,anorexia)。厌食症是一种进食障碍,是精神疾病的一种。其特征是体重过低、过度害怕体重增加、对体重的错误感知(总认为体重太高)。患者把控制体重和体型当作首要任务,并为之付出巨大努力,这会明显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

一、症状

厌食症的躯体表征和症状与饥饿有关,但也有情绪和行为方面的问题,这些情绪和行为与对体重的错误感知和过度害怕体重增加或变胖关系密切。

躯体表征和症状包括:

1、过度减肥;

2、消瘦;

3、血细胞计数异常;

4、失眠;

5、晕厥或头晕;

6、乏力;

7、手指发蓝;

8、头发变细、断裂或脱落;

9、体毛变软;

10、不来月经;

11、便秘;

12、皮肤干燥、皮肤发黄;

13、怕冷;

14、心律不齐;

15、血压低;

16、脱水;

17、骨质疏松;

18、肢体水肿。

情绪和行为症状:

行为症状包括:

1、严格限制食物摄入或禁食,可出现过度运动;

2、大量进食和自我催吐;

其它情绪和行为症状包括:

1、拒食;

2、否认饥饿;

3、害怕体重增加;

4、对进食量撒谎;

5、情感反应平淡;

6、社会退缩;

7、易激惹(容易发脾气)。

如果你怀疑家人或朋友是否患有厌食症,你需要注意观察是否存在下列情况:

1、逃餐;

2、找理由不吃饭;

3、只吃少许 “安全” 食物(不增肥的),如低脂肪、低热量食物;

4、严格的食谱;

5、给别人做饭,自己不吃;

6、反复监测体重;

7、反复照镜子;

8、抱怨肥胖;

9、用衣服遮挡身材。

二、病因

厌食症确切的病因不明,但推测与生物、心理和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有关。

生物学因素:有些患者存在遗传素质。

心理因素:某些情绪(如抑郁)可能参与其中。

环境因素:西方社会强调瘦身,而且人们的审美取向突出自我,越瘦越一人注意。团体或朋友圈的减肥压力也是可能的原因之一。

三、并发症

厌食症可出现多种并发症,严重时可导致死亡。常见的并发症有:贫血、心脏病(心律失常、心功能衰竭)、骨质疏松、内分泌紊乱(女性出现无月经,男性睾丸酮水平下降)、消化道功能紊乱(便秘、肠梗阻或呕吐)、水电解质紊乱(血中钾离子、钠离子、氯离子下降)、肾脏病变等躯体问题。除此之外,厌食症可并发抑郁、焦虑、强迫、酒滥用和药物滥用等心理问题。

四、识别

当一个人出现下面情况的时候,应考虑厌食症的可能,尽早就诊。

1、限制进食量以求维持(与年龄和身高不相符的)低体重;

2、害怕体重增加,并有相应的行为,如催吐或服用泻药;

3、躯体表象障碍:否认体重偏低或过低、认为越瘦越好、即使消瘦任然认为胖。

好减肥法让人没食欲?精神心理科医生提醒小心患了厌食症,要命!

五、治疗

需多种治疗结合。对于伴有心律失常、脱水、电解质紊乱或精神病性症状者,需住院治疗。首先是保命,然后是加强营养、回复体重。现行的心理治疗包括家庭治疗和个体治疗。家庭治疗是对少儿厌食症有效的方法。个体治疗主要采用认知-行为治疗,主要目标是改变患者的对体重的错误认知、建立正常的进食习惯以维持体重。

药物治疗:主要是针对躯体问题或威胁的生命的问题。针对厌食症本身,目前没有特别有效的药物。但抗抑郁剂、抗焦虑剂或抗精神病药物可用来改善患者的情绪或精神病症状,对治疗会有帮助。

治疗的阻力:1、患者及家人不认为需要治疗;2、害怕体重增加;3、不认为厌食症是病态。

替代医学的治疗方法:尽管缺乏临床验证,但可试用的方法有针灸、按摩、瑜伽、中药等。

六、预防:

由于厌食症的病因不明,目前没有行之有效预防措施。但是,如果有家庭成员或朋友有严格的节食习惯和对体态不满,应该尽早进行专科评估,尽快接受干预。

本文的目的是:1、提醒厌食症患者尽快接受治疗。2、提醒大家不要一味追求减肥,健康比瘦身更重要。(胡宪章,医学博士,1984年毕业于新乡医学院,华西医科大学医学硕士,北京大学医学博士,一直致力于精神心理疾病的研究。现为旅美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