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生活中无法抗拒的心理学现象(一)
“习得性无助”指因为重复的失败或惩罚而形成的一种对现实的无望和无可奈何的行为、心理状态,也就是网络上常说的“放弃治疗”。
“习得性无助”是心理学家塞利格曼通过动物实验时的,实验是这样的:
把狗(健康的)关在笼子里,当蜂音器响的时候就对狗进行电击惩罚,狗狗被关在笼子里,活动范围有限,无法逃避电击。经过多次实验后,当某一次蜂音器一响,在电击前先把笼门打开,而此时狗不但不逃而是倒在地开始呻吟和颤抖,本来可以主动地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就是习得性无助。
后来的二三十年里,又陆陆续续有若干狗和老鼠被不同的心理学家进行了类似的实验,都可以得出习得性无助这样一个结果。
由于实验太过残忍,无法直接作用于人类身上进行实验,但心理学家在对人类的观察和研究中得出了类似的结果。
正如实验中那条被电击的绝望的狗一样,如果一个人总是在一件事情上失败,他就会在这件事情上放弃努力。甚至还会因此对自身产生怀疑,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无可救药。
而事实上,此时此刻的他并不是“真的不行”,而是陷入了“习得性无助”的心理状态中。我们都知道心理暗示是一种很强大的存在,这种看上去永无止境的“失败”就像一次又一次无比深刻的自我暗示:我不行,我真的不行,你看我又失败了,我都说了我真的不行。这种心理让人们自设樊篱,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为自身不可改变的因素,放弃继续尝试的勇气和信心,最终会破罐子破摔。
所以要想让自己远离绝望,我们必须学会客观理性地为我们的成功和失败找到正确的归因。
可是,我们可能无意中就会把自己或别人陷入这么一种对无助感的重复中去。
我的家乡在一个小城镇,可以说大家都互相脸熟认识,东加长西家短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我们都知道,刚出生的婴儿处于意识发育的阶段,很容易被外界环境影响,而大部分人都会用一辈子的时间无意中去童年/婴幼儿时期的一些遗憾,比如,母爱、父爱、安全感等等。
婴儿是无法感知自己和外界有什么差别的,他的安全感仅仅来源于:当自己发出呼唤的时候,母亲在,母亲会满足我。而婴儿表达的方式却是哭闹,这让我们很多人都觉得烦躁、苦恼。因此,经常有老人这么说:孩子哭了就不要理他,把他在那儿放一会儿就好了。
过了一会儿,婴儿不哭了,大家都觉得老人的方法很有效,殊不知,在婴儿被忽视的这段时间里,小小的生命经历了多大的恐惧与无助,而长时间这么下去,婴儿就像实验里那只可怜的狗狗,失去了挣扎的能力。
其实生活中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有的人就像电影《松子的一生》里的松子一样,把自己包裹进小丑的驱壳,以求能被亲人关注,而更多的人,选择了在角落里一言不发,任凭世界将我抛弃。
不挣扎,不反抗。
愿每一个人都可以被世界温柔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