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你不要再一遍遍强调家里穷了,你都不知道我有多自卑!”
鲤鱼两条/文
她是个很自卑的人。
她的自卑来源于她的母亲。小学的时候,学校要统一买裙子,一人交60块钱,她回家告诉妈妈,妈妈说:买什么裙子这么贵啊?家里都没钱了,还买裙子。
上初中的时候,学校要买辅导书,一人交80块钱,她回家告诉妈妈,妈妈说:买什么书要这么贵啊?家里都没钱了,一天还买这么多书。
高中毕业后,同学聚会,全班人就她没去,因为一人要交200块钱,她已经猜到妈妈要怎么说了,聚什么会这么贵啊,家里都没钱了还聚会?
后来她上了大学,努力做兼职挣钱,她的妈妈每个月还是在给她打钱,只不过照样会强调一下家里有多穷。她一直认为,身边应该没有比她再穷的人了吧?
毕业后她出来工作,给妈妈电话打得不多,就算一个人在外面再苦再累都不会说,她的妈妈有时会问她工作的情况,一个月工资都能多少,说到最后又会回归主题,说最近家里又买了什么东西花了多少钱,家里都快没钱了。
又是没钱,她的妈妈都已经在她面前说了二十几年了,她从最开始的真的相信家里没钱,到后来自己逐渐变得自卑。
准确来说,是读书时候自卑,毕业以后就变成焦虑了。
她一直都很节约,总想着要省钱,高中的时候一天只吃一顿饭,那个时候她特别瘦,从来不和我们一起去食堂。虽然她的妈妈每个月给她的零花钱不比其他同学少,她就是舍不得用,全部存起来。
贫穷的观念似乎深入她的骨髓。
大学毕业后她很努力工作,很快却陷入了一种迷茫而焦虑的状态,她的工资不高,但妈妈总在告诉她家里没钱了,于是她便想着要多挣钱,但挣钱这件事,不是说你想挣多少就能挣多少的。
在现实和妈妈“没钱论”的夹击下,她觉得生活越过越焦虑。
她最羡慕的是她的一个大学室友,室友家条件不错,大学毕业后玩了一段时间才开始慢慢找工作,她说:反正没钱了可以找大人要啊,爸爸不给找妈妈,妈妈不给找爷爷奶奶,实在不行还有叔叔阿姨啊。
她不喜欢室友这样的啃老态度,却羡慕她不用为钱而焦虑的生活。我劝她说其实你也不用为钱焦虑啊,你每月的工资都还能存一些,我还差不多是个月光族呢?
她说不行啊,只要我妈一打电话来说家里又花了什么钱,都没钱了,我就很焦虑,就迫切希望自己能挣很多钱,可是我又挣不到那么多,感觉自己很没用。
事实上,她家绝对没有她妈妈说的那么穷,她父亲工资其实不低,她大学毕业后家里开销少了一半,但她妈妈还是会告诉她“家里没钱了”。
我想或许这是她妈妈的口头禅,她妈妈从小虽总是说“没钱了”,却也没有在钱上亏待过她,生活费什么的都不比其他同学少一分,反倒是她自己从小听到大,现在在没钱的思维里走不出来了。
作为一个家长,一定要谨言慎行,你可能不会知道你的一句话,会给孩子这一生造成多大的困扰。
你看过的不同人生里,或许藏着相同的故事。记忆会忘,但手中的笔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