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小儿睡觉出汗的方子!一点小心意,献给天下父母

文 / 微门诊
2021-02-19 18:21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方剂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有人问,文老师,你在哪?我要去找你看病!

我想说,你为什么找我看病?只因为,你看了我的文章?

会写文章的人,很多。会写中医科普文章的人,也很多。

只不过,有人喜欢写,有人不喜欢写,或者没时间写而已。

写得好,不见得治得好。

治得好的人,可能真的没时间去写点什么。

所以,不要被我的文字蒙蔽。你的身边,一定有比我更好、更有经验的中医人。

我,就是一个平凡的中医小白。我每天用文字和你聊天,每天和你一起学习中医知识。仅此而已,再无他想。

好了,现在,我给你说一说,中医是如何应对小孩睡觉爱出汗的事儿。

对,就是这个小孩睡觉出汗,真正难坏了不少家长。

来,我给你讲一个真实的医案故事。

话说有一个男孩,4岁,1982年7月的时候,被家长抱来就医。

啥毛病呢?就是睡觉爱出汗。而且,小孩体质薄弱,口干,大便干燥,动不动就闹嗓子,吃东西没啥食欲。除了睡觉爱出汗以外,白天一动弹,也爱出汗。

接诊的人是谁?是董廷瑶。这个人,现在很多中医同行都不知道了。他生于1903年,卒于2000年,是上海老一辈中医儿科临床家。

刻诊,见小孩舌净少苔,脉象细弱。

董师寻思一会儿,写了一张配伍,但见——

太子参、麦冬、石斛、谷芽、生扁豆各9克,知母6克,五味子、甘草各3克,玉屏风散(包)10克。

水煎服。

结果,七剂以后,诸证缓和。

再用七剂,诸证悉平。

医案非常简单,但是很有代表性。来,我给你分析一下。

这个人孩子的问题,在于气阴不足,腠理疏松。

什么意思啊?你看,这孩子爱出汗,晚上睡觉出汗,白天一动也多汗。说明什么?说明气虚。气,有固摄津液的作用。孩子气不足,津液固摄不住,所以就爱流汗(即所谓“腠理疏松”,腠理,基本当皮肤讲)。也是因为气不足,卫外之能亏虚,所以容易外感,动不动就闹嗓子。脉象细弱,也在告诉我们,孩子天资不好,气血不丰。

好了,气虚的事儿,定了。我们再看阴虚。

孩子口干,喜欢喝水,大便干燥,这是不是阴虚啊?阴虚,就意味着缺水、缺津液啊。这也难怪。他平时出汗那么多,能不阴虚吗?因为阴虚,阴津不能上潮舌面,所以舌净苔少。舌苔,就是阴津上潮舌面的体现啊。

无论是气,还是阴津,都源于脾胃。孩子的脾胃怎样?很不好,纳谷不香,食欲不振。

所以说,这个孩子的问题,就在于脾胃虚弱、气阴不足、腠理疏松啊。

我这么说,你懂了吗?

好,接下来,看看董廷瑶老先生用的配伍,是什么——

太子参、麦冬、石斛、谷芽、生扁豆各9克,知母6克,五味子、甘草各3克,玉屏风散(包)10克。

这个配伍,基本包含两个古方子。一个是生脉散,一个是玉屏风散。

生脉散的组成,就是太子参、麦冬、五味子。太子参,本来是人参。小孩子用,改成太子参。太子参是补气的,也可以补阴。麦冬和五味子,也能补阴。五味子还能敛汗。所以这个配伍,是滋阴补气、兼能敛汗止汗。

玉屏风散的组成,是黄芪、白术、防风。黄芪是补气的,配合白术,可以健脾,让体表的卫气更加充足,从而起到止汗和预防感冒的功效。防风,善于祛表邪,不让风邪随意袭扰孩子的肌表。所以,玉屏风散的作用,在于补气、固表、驱邪、止汗。

这两个传统方配合在一起,是不是既能补阴,还能补气,既能敛汗,还能驱邪固表啊?孩子爱出汗、爱感冒、津液亏虚的问题,是不是都解决了?

嗯,这就是这个方子的精髓,玉屏风散和生脉散的合用。

当然,光这些,可能还不够。所以,董师在里头加入石斛、谷芽、生扁豆、知母。这里头石斛和知母善于滋养清热,谷芽和生扁豆可以健脾益气,增进孩子的食欲。

你看,这个问题处理得多完美。

应该说,这是治疗小儿多汗,证属气阴两虚、腠理疏松、脾胃失运的典型案例和方药。

我这么说,希望你能读懂。

其实啊,孩子,属于稚阴稚阳之体,从小到大,毛病会很多。做家长的,往往为了孩子操碎了心。在我的后台上,因为小孩爱出汗、爱感冒的问题而咨询的,大有人在。我受时间和精力的影响,无法一一回应。今天,我把董师的配伍和经验给您介绍出来,希望你能受到一点启发。当然,落实到具体应用,还是该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来进行,不要盲目。每个孩子的情况,可能不一样,有些需要在这个基础来化裁,或者干脆用别的思路应对。这就要因人而异了。但是实话实说,董师这个配伍本身,是很有代表性的,值得向您介绍。

好了,关于这个事儿,我就说这么多。文老师感谢你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