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那些让人哭过的事,最终还是笑不出来

文 / 简单心理
2017-09-04 17:06

岳云鹏曾经说过在成名之前的一段经历。

15岁那年,他在餐馆当服务员,因为错算了两瓶啤酒的价格,被客人辱骂了3个多小时,之后还被老板当众开除了。

心理学|那些让人哭过的事,最终还是笑不出来

“我到现在还是恨他。”

他在谈到这个痛苦回忆时,甚至难过得落泪:“很多人都说,你现在都这么出名了,你应该不恨他了。没有他,你就不可能有今天怎样怎样。但我还是恨他,特别恨他。”

记者问他:“你把这件事写进过相声里吗?”

我们以为像小岳岳可以用相声的方式化解这段过往;以为那些让人哭过的事情,终有一天会被笑着说出来

但他说:“我不敢想,我不想回忆这段。”

对于一个15岁的青年来说,也许这样的羞辱烙在心里就再也无法抹去。

不是所有痛苦的经历最终都能笑着说出来。

心理学|那些让人哭过的事,最终还是笑不出来

我也曾经被当众骂过很多次。

记得上小学时,有一次数学老师因为我上课不听讲,在下面自己玩,就把我叫到讲台上破口大骂。她越骂越顺口、越骂越激动,唾沫星子都喷到了我的脸上。

下面的同学有的偷偷地笑,有的冲我翻白眼做鬼脸。他们很高兴看这出戏,因为老师骂别人的时候,他们至少可以不听课了。

而当时我的脑子里一片空白,那些骂我的话好像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我什么都听不清楚,但能感觉到浑身像着了火一样烧得疼。

那个当下,我想不到是因为自己犯了错才被批评,也反省不了自己的行为,只是觉得自己受到了极大的羞辱,想要立刻逃离现场。

心理学|那些让人哭过的事,最终还是笑不出来

可能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当众被批评的体验,不管是小时候犯了错,被父母当着一众亲戚打一顿,或是像我一样被老师训斥。

再长大点,可能会在工作时被领导骂,闹得所有同事都知道你工作出了错。

总之,当众被骂是一种很不好的体验。这不是说完全不能批评别人,如果一个人做错了事,适度的批评和惩罚是必要的。

但羞辱是另一回事。

比如一个孩子没写作业,老师批评了他,他会觉得很窘迫(embarrassment),老师直接批给他一个不及格,他会觉得沮丧等等。

但是如果老师让他举着作业本,对着墙角罚站,并且让同学们回头看他,这时老师就赋予了其他人嘲笑他的权利。

此时他感受到的就是羞辱。

心理学|那些让人哭过的事,最终还是笑不出来

羞辱的感受与窘迫不同在于,窘迫是我们自发感受到的,但是羞辱是别人施加给我们的。

同时,羞辱(humiliation)也是所有情感中最具伤害性的。它是一种自我被贬低、被击垮的感受,尤其是被自己喜欢、尊敬的人羞辱,造成的后果则更加刺骨。

有人说羞辱是一种比死刑更甚的惩罚,因为死刑只是剥夺了你的生命,而羞辱是摧毁了你的生活、名誉、尊严之后,让你继续活着。

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些尴尬的事情,日子久了可以用玩笑的口气说出来。但被羞辱的经历,时间永远不能平复。

一个女生也许可以大方地说出,某天喝醉了手舞足蹈,当着喜欢的人出了大糗。

但她当年鼓起勇气告白,写的情书被男生贴在走廊里引发的讽刺哄笑,却是不敢轻易想起的伤疤。

心理学|那些让人哭过的事,最终还是笑不出来

可是为什么就是有人会愿意羞辱别人呢?

有些羞辱别人的人认为这种方式能够达到教育、激励的目的,觉得给你个教训,让你知道害臊了,你以后就会更努力,更规矩了。

那些被羞辱的人,也在将这些经历合理化,认为这是生活给自己的磨砺,要“知耻而后勇”,加倍努力改正错误才是洗刷耻辱的唯一方式。

但事实上,羞耻感很少能够成为让人产生巨大改变的动力,它带来的更多是伤害。

同时,如果一个人真心为别人考虑,想要指出他人错误,是不会通过羞辱来达成的。

在公共场合羞辱别人,往往只是为了自己。

当众批评别人,多数情况是为了显示自己的权威和地位,目的并不是针对被羞辱的这个人,而是在场的其他人。

我的小学班主任,曾把大摞作业本砸在一个男生的头上,当时全班同学都吓傻了。

班主任这样做,绝对不是因为替这个男生的学业担心,而是想要杀鸡儆猴,给其他同学看,不听话会有怎样的 “后果”。

羞辱别人的人,是在树立自己的威严形象,或者宣泄自己的情绪。

心理学|那些让人哭过的事,最终还是笑不出来

但当众被羞辱给人们带来的后果往往是羞辱者无法想象的。

它会影响我们看待自己的方式,在幼年遭受羞辱容易影响一个人的自尊和自我价值感。

还引发许多情绪问题,羞辱经常与欺凌行为(bullying)联系起来,因此也容易引发抑郁、焦虑情绪。

对于我来说,在童年时那些被师长当众被羞辱的瞬间,导致我之前对“老师”这个身份有很深的阴影。

虽然之后也遇到了很多好老师,但是在与他们说话的时候,总是有一团浓浓的畏惧隔在中间,害怕自己会不会不小心惹怒他们,怕自己再被骂。

而我那个在青春期时被喜欢的人羞辱、嘲笑的朋友,在之后的恋爱中变得很难信任对方,患得患失。

另外,研究发现羞辱事件往往更容易引发愤怒情绪(Thomaes et. al., 2011)。这种由羞耻感而产生的愤怒被称为 humiliated fury,也就是通常所说的 “恼羞成怒”。

这种愤怒有着巨大的破坏性,马加爵事件、辱母杀人案……很多悲剧背后的导火索都是被羞辱之后产生的愤怒。

如果不是这种极致的羞辱,事情的走向也许不会如此糟糕。

心理学|那些让人哭过的事,最终还是笑不出来

看起来,羞辱别人的一方掌握着绝对主动权。

小岳岳恰巧就碰到了蛮不讲理的客人;告白的女生恰好喜欢上了一个不懂得尊重的男孩;我恰好遇到了一位爱骂人的老师。

在这些人面前,我们变得弱小、毫无力量,仿佛把自己交出去任人宰割,受到羞辱之后,只有不断地想:“他怎么能这样对我?”

有的人感到愤怒,一辈子迈不过去这道坎,或是通过暴力的复仇来回应受到的羞辱。

也有些人(无意识地)陷入自责和羞愧,不停地找借口为对方开脱:“如果不是他骂我,我也不会成功,我应该谢谢他。”

但这些都是无效回应,因为这对于修补已经造成的伤害都无济于事。

在心理咨询中,有大量临床议题是关于羞耻感的。这是个很艰难的话题,羞辱本身就是一件那么难以直面的事情,现在居然还需要和咨询师谈论羞辱。

心理咨询师有时候是个很“讨厌”的存在,他们能帮助我们看到一些之前看不到,或不想面对的事情。这个过程往往不会很舒服,但当你真正能够重新审视过去的经历时,或许就能够重建自己的生活。

所以如果你有需要,可以去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公众号:简单心理(janelee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