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心是养生第一要务 “潍州鹤祥十老”心理养生健康沙龙漫谈
潍坊保健讯 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年轻人有年轻人的压力和烦恼,老年人有老年人的压力和烦恼。压力烦恼面前,亚健康状态、心理疾病应运而生,桎梏着身心健康,影响着生活质量和工作质量。因而,在物质丰富的今天,人们更应注重心灵的养生。那么,心灵养生是咋回事,心灵养生该怎么养,6月8日,本刊举办心理养生健康沙龙活动,邀请了“潍州鹤祥十老”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现场发言踊跃,气氛活跃热烈。
潍坊医学院资深教授、组织胚胎学专家、硕士研究生导师白林(88岁),潍坊医学院原保健科科长、医学专家梁坤义(87岁),潍坊市立医院原医务科主任、泌尿外科专家王杰(83岁),潍坊卫生学校原校长、医学专家于守信(83岁),潍坊市皮肤病防治所原所长、主任医师、皮肤性病学专家郑大有(81岁),潍坊市人民医院原副院长,知名管理专家、终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者韩荣芳(81岁),潍坊市药检所原所长、主任药师、著名诗人、潍坊桥牌开拓者于志超(76岁),著名文化学者、作家、摄影家、国学家、全国十佳读者书香家庭获得者邓华(72岁)等“潍州鹤祥十老”莅临活动。“潍州鹤祥十老”成员、潍坊市人民医院原院长、著名放射学家、终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者夏宝枢(86岁),“潍州鹤祥十老”成员、潍坊市作家协会原主席、国家一级作家、山东省十佳文艺工作者穆陶(76岁)因在外地未能到场,也专门为沙龙准备了书面发言材料。“潍州鹤祥十老”成员韩荣芳教授主持了沙龙。
沙龙活动召集人、本刊总编郝金华对“潍州鹤祥十老”的到来表示感谢,他说,“十老”的发言,紧扣主题,言之有物,系统性强,条理性高,既有理论的高度,又有实践的经验,并且“十老”大多虽已八十多岁高龄,却身体健康、精神矍铄、思维清晰、活动力强,是心灵养生+身体养生成效显著的极具说服力的活实例。随着健康知识与理念的进一步普及,希望能有更多“十老”这样的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健康人士为群众保健现身说法,也希望读者能够从他们的观念和行动中获得适宜自己的的教益。
“潍州鹤祥十老”是以在我市城区工作居住的医药卫生界知名退休老专家为主组成的、曾以潍坊鹤祥安养中心为活动地点之一的老年团体。他们倡导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得的精神,崇尚活出精气神、活出正能量,并利用自身专业和影响力,服务社会、利益大众。
白林(88岁) 潍坊医学院资深教授、组织胚胎学专家、硕士研究生导师
养生先养心
黄帝内经上讲,养生先养心。“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历代医家都将这段经文视为养生长寿秘诀。
时逢盛世,国泰民安,丰衣足食,谁人不向往健康长寿?!然长寿有赖于养生,养生应当有良方。中国中医典籍早已从树立养生理念、调摄饮食、起居、神志、房事、运动等诸多方面入手讲述了健康长寿之道,尤其是中国传统的重视心理、重视心性的养生方法,适合不同体质、不同地域、不同生活环境人的需要,也是现代人的养生宝典。我们可以通过像《黄帝内经》这样的经典,既能学到养生知识,又能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魅力。
从目前的情况看,现在人们的养生已经不是什么吃喝补养、强身健体,而更重要是在提倡一种纯真、自由的生活姿态。疾病的根源还是出在心志上。养好这颗心自然就能获得健康的身体。
梁坤义(87岁) 潍坊医学院原保健科科长、医学专家
“心养生”是一门科学
在古代医学史中,不论西方还是东方,对人患病时所呈现症状的描述和对它进行治疗,都要涉及对病人本质的认识,例如,病人的躯体如精神(心理)是怎样构成的?他们是怎样活动的?在什么情况下通过什么手段恢复原来的健康状态和正常机能的?他的躯体和精神是什么关系?他与周围的人和环境的不同关系对他疾病的发生有什么影响?采取什么手段保持自身的健康不患病并能长寿?等等。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就曾提出了著名的体液学说,认为体液不平衡是导致疾病的原因,为心理学的气质和性格特征打下了基础。他还认为医生医治的不仅是病而且是病人,主张在治疗上必须注意人的性格特征、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对疾病的影响。
与此同时,最早的祖医学著作《黄帝内经》也表达了我国古代医学家的精辟的医学哲学思想,对疾病的防治提出了全面、系统、具有一定科学性的论述。对人的心理作用的阐述贯穿在该书的各章节之中。心养生属于医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的科学范畴,是多学科的交叉科学,是科学的,有效的。
夏宝枢(86岁) 潍坊市人民医院原院长、著名放射学家、终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者
“随心所欲”亦“养心”
好像是第一次听到这么时尚的名词“心灵的养生”。说实在话,“养生”我没有刻意想过,但它是和人如影随形的,尤其是老年人,即使不想,它也在。
上班的时候搞业务,退休之后,写书、讲学,就是我的主业。近几年来,我组织团队撰写了关于我国放射学发展轨迹的一批书,我想这对于抢救历史、激励后来人、传承和发扬我一辈子从事的专业,是一份应尽的责任。今年我还策划4本放射专业书,现在正在紧张地赶时间。我觉得这些都是些缺项和创新,是很受欢迎的选题,我要把它们做到极致,离了它们,我心静不下来,高兴不起来。我只能任性的“随心所欲”,这算是我“养心”“心灵的养生”吗?我知道“养生”的最高境界是养心,对我而言,“养”也就是找些高兴的事,上天不知道还留给我多少时间,我会非常非常珍惜,或许这就是我意念中的“死不带走”在操纵着我的“养心”!
王杰(83岁) 潍坊市立医院原医务科主任、泌尿外科专家
广阔天地 放飞心情
我今年83岁了,还能每天骑车子到处去遛遛,感觉这样对身体也好,对精神心态也好。现在有些老同志,出门太少,整天闷在家里,结果,越闷心情越糟糕,身体也受影响。另外,很多人刚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时,原有规律性被打破,容易产生不适应的感觉;也有一些人本身不愿退休,对于这一事实的心理准备不足;还有的原来处于领导岗位,退下来之后形成心理落差。这些都可能使他们产生不良情绪,处理不好甚至能引发疾病的问题。
我觉得老年人要对退休生活早做心理准备,学会面对现实,保持良好心态以适应社会角色的改变。应做到心胸豁达、情绪乐观、淡泊名利、知足常乐。退休后,不要总闷在家里。应该努力培养兴趣爱好,例如养花、钓鱼、扭秧歌等,丰富和充实生活。
天地广阔,大有作为。要适当打扮自己,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增加自信和生活情趣。广交益友,保持沟通渠道畅通,既有助于接受外界信息,不至于封闭起来,又有利于宣泄情绪。还要注意处理好家庭关系,和睦相处。
潍坊卫生学校原校长、医学专家于守信(83岁)
修养心性 莫善于乐
几十年前,我受中学班主任老师的影响和熏陶,养成了爱好音乐的习性,也深深体会到音乐可以改变人的思维、规范人的行为、美化人的心灵,自己就经常在优美的音乐中熏陶。轻柔的音乐让人放松平静,而那些高亢雄壮的音乐往往给人以力量催人向上。还有些我爱唱爱听的老歌,记忆里,这些老歌已经不再单单是一首普通的歌曲,而是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经历和体验,已经和我们的生活紧紧地连成一体了!时过境迁,重新动听到这些歌声,那些逝去的日子逝去的记忆都会跟着复活,带来的一个个细节一个个画面,或热血沸腾或温柔细腻,让你沉浸到往事的回忆中,体验到岁月流逝人生变迁的美好。
我非常赞赏顺其自然、自得其乐的养生观念,就像大自然有季节变换一样,一个人的生活也有顺也有不顺,不顺的时候不能埋怨不能心急,退一步自然会海阔天空。另外,人要为善,以善为乐。就像哲人说的“在这个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会深深地震撼着我们的心灵,一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二是我们内心里崇高的道德。”
郑大有(81岁) 潍坊市皮肤病防治所原所长、主任医师、皮肤性病学专家
精神走入第二春
光阴荏苒,如梭似箭。如果从退休后的61岁开始人生新阶段的话,转瞬间,这新阶段我已经走了20年。
人人都会变老。面对衰老,我没有无奈,也没有遗憾,因为我懂得,人生自古谁无老?变老是金规铁律,谁也无法阻拦。退休以来真正让我满意并引为自豪的,则是在身体不断衰老的同时,跨入了精神上的第二个春天。
我紧张的忙碌起来,忙碌的程度不减当年。看门诊。我搞皮肤病治疗半辈子,退下了也放不下,现在每周三个半天去坐门诊,为患者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爱音乐。两年前,我喜欢上了葫芦丝,现在还经常去学习。喜游泳,这也是我多年的爱好。拍照片。我喜欢摄影,把我所见到的一切美好的值得纪念的东西都拍下来,回家考到电脑上,制作美化一下,发给朋友或者自我欣赏。65岁时我学会了开汽车,现在经常开着我的电动汽车到处走走。每天回到家,烫上二两小酒,和老伴聊聊天说说话,根本不觉得自己已经老了。好其所好,玩其所玩,乐其所乐样样不少,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老有所学尽在此间。
韩荣芳(81岁) 潍坊市人民医院原副院长,知名管理专家、终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者
为人做事 以善为宝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的一半是心理。中华医学会会长钟南山直言: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平衡,疾病的一半是心理疾病,情绪是人健康的指挥棒。中医认为,心者,主血脉,藏神智,为君主之官,五脏六腑之大主,生命之主宰。“心健康,则身健康。”因此,养生之道,养心为先。养心,首先要做到心眼好,待人处事践行四好格言: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纵观世人百态,横看众生结局,凡是心眼好的,就心情好,快乐多,免疫力强,少病少灾,增福增寿,凡是心眼坏的,就心情差,快乐少,免疫力低,惹是生非,多病多灾,折福折寿。
“快乐是养生的唯一秘诀”。有研究指出,真正的快乐是在人从事有建设性、有意义的活动中取得成绩时增强了信心,获得了自我满足时产生的。因此,老年人要想得到真正的快乐,让心灵愉悦,颐养天年,应要融入社会或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有益活动。
穆陶(76岁) 潍坊市作家协会原主席、国家一级作家、山东省十佳文艺工作者
说保健
养生贵自然,
动静阴阳参。
保健千秋事,
功德万古传。
于志超(76岁) 潍坊市药检所原所长、主任药师、著名诗人、潍坊桥牌开拓者
平心静气 道法自然
人说怕老,我倒觉得老了挺不错。退休了,没了喧闹,夜更靜,床更软;去除了工作上压力,摆脱了规章制度的约束,取得了时间的支配权,走进了自由王国的圣殿。
当然,任何事物都有有利的一面,也会有不利的一面。人到了老年、越来越多难事、愁事、不如意事会出现在面前,这使人明白,要使自己的晚年生活更完美,还需要填写好另一份答卷。
于是,我研究,我探索,终于找到了“笑对人生,豁达做人”这个答案。这些年来,我把心态放在健康的首位,自我掌控,旅游、写诗词、打桥牌,忙得不亦乐乎。旅游,我已经游遍了五大洲;写诗词,也出了几本书;打桥牌,和国内国外的朋友都打,也取得了一些不错的名次。我把这一切当做生活的常态,在这样的生活中修养心性、愉悦身心。我还专门写了一副对联:养生非盲目,追求科学;保健要平心,道法自然。
邓华(72岁) 著名文化学者、作家、摄影家、国学家、全国十佳读者书香家庭获得者
工作使人年轻 勤奋滋养心灵
在已经出了大约四十本书的基础上,今年我准备再出两本摄影集,通过摄影图片的形式表现祖国的人文变迁。为了这个目标,我在全国到处跑,忙得脚不沾地。工作使人年轻,工作使人健康。宋美龄活了106岁,她在日记中写道:“工作是半个生命,越忙越有精神,人要年轻、要健康就要积极参加工作。反之,懒惰是生命之敌,一懒生百病。要使生命之树常青,只有在不断的工作中防止智力衰退,保持身心健康。”
西方有句格言:“存在就是做事。”中国人也常说:“有事则长寿。”人到老年,只要身体条件允许,适当地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包括干一些家务活,保持适度紧张,对身心健康是非常有利。我坚信,桑榆未晚,前路尚长,一片彩霞满天美景一定会展现在所以有追求的老人们的面前。
(记者 王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