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症一定需要治吗?为什么人人都自称有拖延症?

文 / SODO学堂
2017-09-01 11:49

拖延症一定需要治吗?为什么人人都自称有拖延症?

身在职场,十个有八个都说自己有拖延症:

  • 月初买了几本新书,拆了快递袋后,没有再碰过;

  • 不是没时间,方案一定要拖到deadline;

  • 3个月前准备收拾的换季衣服,等到了下个季度依然没动过;

当事人说:

  • “那能怎么办呢?”

  • “谁让我有拖延症”

  • “我一定要等到最后才能做的完(好)”

每次看到那种面露难色,又写满无辜的脸。在心里都默默的讪笑,你真的知道什么是“拖延症”才好。

01

拖延症的真相

拖延症和中二病/懒癌,一样都不是病。

拖延症,英文Procrastination。取意”将之前的事情放置明天”。 但并不是严格的心理学或医学术语,而是用于描述人们拖延的行为和状态。普遍认为这是一个近年来兴起的网络名词,因为切合现代人的生活而流行开来。

A每天的日程基本如下:早晨9点半10点到公司,打卡,下楼买早餐或是咖啡,和同事在天台抽抽烟聊聊天,坐到工位上以后刷刷微博朋友圈,外网。然后到了该订餐的时间,订好餐,又到了抽烟时间。工作半个小时后,吃午饭。午餐结束后,休息半小时,再有半个小时过渡的时间,逐步进入工作状态。持续工作两小时后,和同事聊天半小时,到处走走。偶尔部门开个会,时间再无限顺延。6点下班,他的工作,才刚刚开始。工作日5天,他至少有4天加班超过4小时,但是每天的基本工作还是可以按时完成的,整个状态疲惫不已。

B的特点更为鲜明,他也戏谑的称自己为“海绵”,不管任务整个进度如何安排,一定要等到接近最后时间才开始,deadline向后再拖几天才能完成。原因是这样压力比较大,能集中精力。

无论是A和B,你们断错了病。

单纯的做事拖拉或是懒得去做,只能定义为“拖延”,也仅是一种坏习惯,当“拖延”已经影响到情绪,如出现强烈自责情绪,强烈负罪感,不断的自我否定、自我贬低,伴生出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等心理疾病时,才能称之为“拖延症”。

简言之:你明知道这件事该干,但就是拖着不干,同时心中还有强烈的焦虑感和负罪感。

拖拉+焦虑+负罪=拖延症

而多数所谓的拖延症,不客气的讲,真的只是懒,仅仅是拖,没有负罪感,没有内疚感。

拖延症一定需要治吗?为什么人人都自称有拖延症?

02

我有病,你有药吗?

我有拖延症,怎么办? 像极了郭德纲相声里无限循环的对白。

然而,对不起,真没有。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如何克服严重的拖延症?”

这个问题的关注量和浏览量,都高得惊人并且也已经汇集了1000多条苦口婆心引经据典的答案。

这个提问者的案例描述,起码在的认知范围内,被震撼了。

首先,如果一个人需要用3年的时间,才被忽然看到的一条成功者的习惯震撼,同时体会到自己的差距惊觉自己已经“无法悔改”。客观的说,可能很残忍:您这个病,恐怕旁人治不了。

拖延症变成大家为自己辩解的口头语的时候,很多畅销书,都急着开始给大家开启了药方。

拖延症一定需要治吗?为什么人人都自称有拖延症?

简单翻阅过几本,内容架构上基本大同小异:

  • 拖延症的分类

  • 分析形成原因

  • 拖延症的危害

  • 拖延症的治疗

“拖延症“作为我们创造出来的一个网络词汇,像”懒癌“和”中二病“本质上是一样的。

90%的拖延症,伪拖延症,恐怕都不会因为看了几本书,就治了这个病。

把消极的状态,当成是一种病症。却跳出了无数的人说:“我能治,我有药“。不禁让人联想到,几年前红极一时的 ”绿豆“医生。

总结我身边所有,自己声称患有“拖延症”的人,多半拖延的原因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 对可能性存疑(别人说行,我不这么想)

  • 对工作目标及内容本身都不感兴趣(目的是强压的)

  • 对执行方法有疑虑

  • 实现的过程太漫长

真正的社会生活和职场生活不可能是“兴趣班”或是“选修课”,即使你有幸选到了自己钟爱的职业,但在追求自己感兴趣的事业时,也绝对会遭遇到以上种种的现实问题。

但是这些现实的问题,更是你人生进阶必须要去克服的东西。这些理性思维的锻炼和心理成熟的提升,没有人帮得了你,只能靠自己思维模式,认知的升级。

拖延症一定需要治吗?为什么人人都自称有拖延症?

03

“真拖延”还是“慢决策”

关于人人都有拖延症这个说法,我们往往不仅仅是用来为自己的拖延找理由;同时用来描述身边的人,作为放松自己的理由。

一般我们会用共同的认知:很多优秀的人,之所以能够成功,就是因为他们比我们更有自控力,能更快地将事情付诸行动。其实,多数情况下他们还具备一个能力,是尽可能地去丰富自己的实战经验,为决策争取更多的时间,不盲目相信直觉。

很多时候,拖延症是时下的流行病,大家的症状都大致相似:

  • 你的同事,提交方案的时间和你一样,但也许他做了更多的资料调研;

  • 你的领导,在工作批复时忽然晚了几天,但也许他只是在等你领悟其中的不足之处;

更多时候:客观真相,你以为的真相,别人眼里的真相,是三个根本不同的概念。

人有一个通病,经常不自然的应用同理心,当你默认为“拖延症“患者的时候, 就缩小了很多观察的视野。

总结一下,“拖延”和“慢决策“的区别:

拖延”是被动的,是懒惰的表现;

慢决策”则是主动的、策略性的拖延,比如将不着急处理的事情暂时搁置,优先处理最重要的事情。

拖延”多是因为追求及时行乐,而过度折现未来;

慢决策“不仅要着眼于眼下的快乐,更要思考未来的代价,在今天与明天之间做出最优选择。

拖延”缺少对时间和成本把控和考虑,只关注最后时限;

慢决“,要对时间和成本进行权衡,如果时间是第一位要求,那么就应该尽快行动,将延迟的时间降到最低;如果成本是更重要的因素,则应该就应该稍作等待,把握最理想的延迟时间。

往往有的人交图慢,是因为先去追剧,打游戏,临近deadline才开始抓紧早晚的时间,整个人好像非常刻苦认真,但最终结果能够明显发现“匆忙”的痕迹。而有的人交图慢,却是因为接到项目要做调研,要分析问题,要优选方案,并保证最终出图结果,出图在他们眼中仅仅是作业链中的一个环节,他会依据计划对整个计划的实施进行时间成本控制,并严格按照最优方案执行。

拖延症一定需要治吗?为什么人人都自称有拖延症?

04

给拖延症患者几点建议

我身边很多拖延症患者,无论手头上有多少事情,总要等到 deadline 前才开工。有时不是因为不愿意做,而是因为,高度的压力会迫使他们更专注、更投入,他们得以摒弃平时容易分心和走神的状态,这样耗费的时间更短,节省下的时间,就是赚到了。

对他们来说,拖到deadline再开工,有种长跑时跑过极点的感觉:虽然非常疲劳,但精神上却有着极大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那么,事实上他们并不是拖延症,因为这是他们选择的工作方式,并没有给他们带来情绪上的焦虑和内疚。

拖延症一定需要治吗?为什么人人都自称有拖延症?

也许就像上述观点,拖延可能会激发一些正向积极的效果:

  • 工作中遇到障碍时,暂停一下,也许更容易跳出局限

  • 对工作要有判断,有些无论我们投入多少时间和精力结果的事项,可以适当拖延

然而,所有与拖延妥协的前提都是:把“完成任务”在任务最后期限内完成或者有节制推后完成,并不是完全放任不管,至少要做到:

  • 对任务有确切的把握和掌控,确保自己能够完成;

  • 对任务进行前期的规划和思考,以期在最终执行时,能够摒除一切干扰,直接上手。

说到底再如何拖延的底线和原则都不可能是放任无度的。 “对任务进行前期的规划和思考”,其实就是一种行动。它并不直接执行任务,但要求你将任务纳入考虑,为“发散思维”提供原材料,也让自己得以全面掌握任务的概况。这样,等到 deadline 临近时,才能够毫不犹豫,立刻动手。

如果你完全不去思考,只是等到最后一刻,才着手开工,连任务要怎么做都不清楚 —— 这就不仅仅拖延,而是消极敷衍了。

世界上有两种人:满意自己现状的人;不满意自己现状的人。

如果你有拖延症,但是你对现状无比满意,那你依然是某种意义上的成功者,因为你说服得了自己的内心,主宰得了欲望。

如果你有拖延症,对现状不满,但明白了所有的道理还是说:那我就是有拖延症,就是现在解决不了,怎么办?

没有什么怎么办。只沉寂在情绪里碎碎念,不肯走一步做改变,那你就是个loser,无药可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