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送你“6句话锦囊”,跟娃说“不”这些话更管用

文 / 宝宝听
2017-08-28 13:11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很多家长都会遇到各种头疼的问题,尤其是当孩子没有规矩、哭闹、一再犯错的时候。家长和孩子对立的情景每天都会上演,一般是家长的耐心已经到了极限,而孩子一再不听话,这时候大多数家长采用明令禁止说“不”的方法,试图强制处理,比如“回你房间闭门思过,不许出来!”,“我再也不允许你看电视、玩游戏了!”“吃饭的时候不许看电视”等,严重的甚至还会出现打孩子的情况。

告诉孩子“不可以”是最简单的管教方法,但也可能是最没用的。

心理学家送你“6句话锦囊”,跟娃说“不”这些话更管用

告诉孩子该做什么,而不是不能做什么

孩子玩吃的,很多时候是因为他们不饿,所以食物就变成了一个玩具。与其发现孩子撒了一地米饭后,大喊大叫不如暂时拿开碗,跟孩子解释为什么食物不能乱扔;深夜孩子在床上翻来滚去的时候,告诉他,“床时用来睡觉和休息的,想蹦跳我们可以去游乐园”

心理学家奥德利·瑞克认为,孩子们做一件事是因为他们想做,所以告诉孩子什么时间、场合可以做什么事,远比绝对地不允许,让孩子们更好地接受。

如果孩子按照正确的“使用方式”做了一件事,请记得鼓励他的好行为,强化他的认知。


2 参与、示范比吼叫管用

大多数孩子不喜欢被指导该怎么做,但如果你能告诉孩子该怎么想、怎么做,这将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自我意识和对外界的感知及理解能力,从而形成同理心。

示范案例:

如果你的好奇宝宝推倒了别的小朋友的积木,并不意味着Ta一定是在故意搞破坏,要知道小宝宝也是不自觉的,TA自己并不知道这是错误的,只觉得推倒积木很有趣。所以,问问孩子你能不能加入和他一起玩,然后示范给TA看,应该怎么玩


3 说“不”的时候提供选择

问题案例:

忙碌一天的你做好晚饭,孩子觉得不饿不想吃,想去看电视、玩游戏,尽管你一再耐心的劝导,孩子勉强答应,吃的过程中却一心想着去玩,甚至不耐烦地敲碗筷、乱扔食物,最终你没忍住发火了,严厉训斥孩子不懂事或罚站一个小时,这顿饭全家都吃不好。

这样的惩罚为何无效:

这样的惩罚常常没有效果,是因为这一系列的做法,让孩子理解到的信息是这些:

  • 我不饿的时候,妈妈非让我吃饭

  • 我想玩,妈妈阻止我

  • 我不能玩,只能在餐桌上找点有意思的事情干,妈妈就让我罚站一个小时,罚站的过程我除了委屈,就是生气

建议这样做:

  1. 说明规矩:告诉孩子吃饭只在吃饭的时间进行,在不会影响孩子健康的情况下,允许孩子在不饿的时候不吃饭,但是事先说明,晚饭只是在晚餐时间吃的,如果大家用餐结束了,不会再为他单独加餐,也不会准备零食给他。

  2. 提供选择:明确表达如果孩子他不吃饭还一直影响别人吃饭,会让他离开餐桌,让孩子选择在餐桌上安静地吃饭,还是去自己房间或者其他地方。

特别是父母禁止孩子吃某种不健康食品的时候,可以试试这招,冰激凌、糖果用健康酸奶、水果代替,给孩子选择项而不是强权说“不”


4 告诉孩子你想了解TA

示范台词:“你这样边哭边说,我听不清楚”

当孩子哭闹时,与其说“别哭了”、“不许再哭了”,不如蹲下来耐心告诉孩子TA这样哭意思表达不清楚,建议TA用正常语气说话,而你愿意倾听TA说话。

当孩子知道你想听TA说话,想了解TA的情绪、请求,并愿意作出回应,情绪就会容易稳定下来,用正常语气表达意愿。

而这种做法也带有隐含的教育意义,孩子渐渐明白哭闹解决不了问题,正常表达才能实现有效沟通,进而学会沟通。


5 警告、批评要严肃

当孩子做错事情,传递给孩子的信息要明确、一致,不能妈妈严肃批评,爸爸草草糊弄,也不能今天这样做被批评,明天这样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TA过去,要让孩子清楚、明确地明白这件事情是错的。

针对真正紧急、危险的事,父母不该轻飘飘地说“不要”,会降低警告、批评的效果。应该用严厉的口吻、恐惧的声音、吓坏了的表情给孩子传递一种压迫感,让他意识到事情的危险性。

6 有趣的管教胜于说教

示范案例:

当孩子乱丢玩具忘记收好的时候,妈妈通过孩子最喜欢的故事主人公传递,“巴布工程师告诉我,等你再大一点,就会记得在睡觉前自己把玩具收好。”当孩子听见这句就笑了,并主动收好了玩具,自豪地说“稻草人小斯说,我已经长大了,已经收好玩具了。”

请一个故事人物来提醒孩子,比喋喋不休地唠叨好太多!

幽默,是放下成人的世界,理解孩子的不成熟,并重拾童真,用孩子的语言与孩子对话。这种幽默需要爸爸妈妈们不断地自我修炼,多看书、少发火,保持对生命的热情。

小孩子很爱笑很好哄,做点愚蠢、夸张、有趣的表情或动作,就能逗乐TA,也更容易说服他们。这招对付固执、易怒的宝宝,尤其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