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代孩子怎么了?
近日,教育部对全国政协《关于进一步落实青少年抑郁症防治措施的提案》进行答复,其中明确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这一消息引发社会关注。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一份报告让很多人大吃一惊:中国青少年抑郁症的检出率为24.6%!
在这份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布的名为《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中提到,18至34岁青年是成人中最焦虑群体。2020年,我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为24.6%,其中重度抑郁为7.4%。
有关抑郁症的话题很快引发了网友们的讨论。
“青少年抑郁不是‘矫情’,要正视抑郁症。”
“抑郁症并不小众,只是不易被察觉。”
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防治抑郁症的重要环节。比如睡眠质量,睡眠不足会带来一系列认知、情绪和发育方面的问题,“双减”后,学校严格规范课后作业量、放学时间、严控课外辅导等措施,都是为了把更多可支配的时间还给孩子,让孩子休息好。
事实上,曾经离我们很远的抑郁症开始逼近人们的生活。10月10日,一则“高二女生嗜睡被诊断为抑郁症”的新闻登上过热搜。当时即让很多人非常意外,“犯困竟然也和抑郁有关?”
由此可见,大家对于抑郁症的“认知盲区”并不少。
为什么青少年抑郁症高发除了检出率高外,当代青少年抑郁症成因开始变得复杂。
除了前文提到的症状复杂外,还出现了和抑郁症相关的心理疾病。其中比较知名的是,2016年对于北大学生“空心病”的论述。
早在2016年,北大的心理咨询师徐凯文做过一个统计,引发了社会对抑郁症的关注。徐凯文在统计后非常惊讶地发现,在北京大学新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中,有30.4%厌恶学习,或者认为学习没有意义;有40.4%的学生认为活着人生没有意义。
这位咨询师在当时给出了一个新的说法“空心病”。如果去医院诊断,“空心病”也会被诊断为抑郁症。但和抑郁症根本不同在于,抑郁癥可以靠药物抑制,但是“空心病”的药物治疗效果并不好。他们有强烈的孤独感和无意义感,徐凯文将其称为“价值观缺陷所致心理障碍”。
有不少人提出过疑问,和70后、80后们的家长比起来,95后、00后、10后的家长无论是受教育程度、对孩子教育的重视度和投入度上都要远超以往,可为什么现在的青少年反而更容易抑郁呢?
这其实是由多种情况导致的。
此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亲子咨询师杨杰曾和我们聊及这个话题。她观察过很多家庭和孩子,有一个很深的感触是:“现在居住在城市的孩子特别缺乏现实感,住在楼房里的孩子,与邻居间的互动几乎为零,能做的事情就是关上门在家玩游戏、看书、看电视、玩玩具,接触更多的都是虚拟的,跟真实的生活是有距离的。”
“孩子缺少跟大自然的接触、跟不同人的接触,缺乏小伙伴长期一起玩耍。”
就这样,孩子们和真实世界是有代沟的。当遇到了真实世界里的烦恼和问题时,经常容易变得不知所措、一下子无法接受。
和70后、80后相比,现在的孩子生活条件普遍优越了很多,物质上都比较容易得到满足。同时,在成长轨迹上,不少父母也给孩子安排好一切。但是,很多父母的安排终点就是到“一所好大学”或者“一份好工作”就结束了。父母对成功的定义过于狭窄,很多青少年直到读了大学才发现,自己内心是迷茫的。很多人突然发现,自己没有明确的目标,找不到自己的价值。
除此之外,父母、学校相对单一的衡量标准也很容易影响孩子们的自我认知。比如,如何定义是不是一个“好孩子”,大家很容易想到的答案是学习好、表现好等等。往往爸爸妈妈口中的“别人的孩子”,都是成绩好的孩子。成绩成为比较单一的衡量标准,这也就加重了孩子们的心理负担。一旦考不好,成绩不好,就会自我质疑。
高考前,成绩往往是唯一衡量标准,但是进入大学以后,人际交往能力、兴趣特长、认知能力、沟通表达能力等多元化的评价标准,让只有“成绩好”的孩子很难适应。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名校大学生也有很多“空心病”的孩子。
再加上现在的青少年接触的信息渠道很多,信息杂乱,很容易通过互联网了解到不属于这个年龄段该了解的信息,也容易受到消极导向的价值观影响。
怎样防治抑郁症和抑郁高检出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抑郁症的就诊率不到20%。
一方面,很多青少年存在“病耻感”,导致抑郁症的就诊率很低;另一方面,无论是家长还是孩子都容易产生认知误区,没有意识到“这是抑郁症”。
不少家长对抑郁症的重视度不够,认为:“这么小的孩子,能有什么心事?”“想开点就好了。”
但实际上,抑郁症是一种心理疾病,严重会导致自伤、自杀等行为。
怎样才能防治抑郁症呢?家庭端就是很重要的角色。
首先,在亲子关系上,要和孩子平等沟通。有的妈妈会困惑:“为什么我的孩子什么事都憋着,不愿意和我说心里话?”如果家长有这样的烦恼,可以想一下,是不是过往的亲子对话环节出了问题?是不是某几次孩子在表达无助痛苦时,家长没有引起重视,轻而易举地带过,甚至责怪孩子太脆弱?当孩子多次倾诉得不到解答时,就会产生排斥情绪,不愿再和家长沟通了。
有时候,孩子的一些行为很有可能是“求助讯号”,他们的内心存在困惑,急需开解,但父母往往忽略了理解和帮助。
家长要给孩子提供足够的陪伴,尊重孩子的想法,并积极回应孩子的感情诉求。
“如果孩子和你交流学校里的趣事、糟心事,家长要认真回应,这种回应是‘桥梁’,能帮助亲子对话继续下去,如果家长态度冷淡、敷衍,对话是无法继续的。家庭教育中,回应是很关键的,要对孩子有高质量的正向回应,营造好的亲子关系。”杨杰说。
什么是高质量回应?杨杰举例道:“如果孩子跟你说:‘今天我们班某某同学做了恶作剧。’你的第一反应不应该是质问他有没有参与恶作剧、责骂他,这样往往一句话就把天聊死了。孩子也不愿分享了,怕被家长骂。首先孩子愿意回来跟你分享,说明他就没犯多大错误,可能就是觉得好玩才想跟你讲。家长可以幽默一点回应:‘胆儿挺肥呀,明目张胆干坏事被老师发现了吧,做错了事要被惩罚了吧。’这样的回应会让孩子觉得你懂他,才会让孩子愿意跟你打交道。”
除此之外,为孩子树立长远的价值观也很重要。中国科学院院士励建书接受采访时曾提到:“大学生专业的选择还是要有一些梦想和激情的,不要总问:‘我学这个专业,以后好不好找工作?’这个境界太低了,大学生应该有梦想。”
明确的目标和梦想能帮助孩子找到“自驱力”,一次次在挫折逆境中站起来。如果一个孩子缺乏目标,没有激情,很有可能会陷入对生活失去兴趣的境地之中。
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多参与同龄人的社交活动,多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更多地接触大自然,走到楼房之外去瞧瞧,这些都有利于孩子了解真实的世界,同龄人之间也更能互相理解、互相支持。有了良好的社会关系和人际支持,孩子也会更自信。如果孩子在学校里和其他小朋友有了矛盾,家长也要及时和老师沟通、商量解决办法。近几年,校园霸凌事件频发,家长要更加关注孩子在学校的校园生活。
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防治抑郁症的重要环节。比如睡眠质量,睡眠不足会带来一系列认知、情绪和发育方面的问题,“双减”后,学校严格规范课后作业量、放学时间、严控课外辅导等措施,都是为了把更多可支配的时间还给孩子,让孩子休息好。
平时可以带着孩子多参与一些户外运动,和孩子一起玩他喜欢的球类运动,在小区、公园里散步,保证每天的运动时间,运动可以通过生理和生化反应改善体内的激素分泌水平。
抑郁症的表现有哪些很多家長表示,并不是不关心孩子,是真的察觉不到孩子有抑郁倾向。抑郁症的确是较难发现的隐性病症,家长又该怎么办呢?
北京安定医院抑郁症治疗中心十二区王鹏飞主任在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列举了抑郁症早期的四大征兆:
一段时间总也高兴不起来:这种忧伤不只表现在表情上,也可能表现在动作和姿态上。
失去兴趣:可能会表现出对社会交往的厌倦、冷淡,对周围的事物都开始失去兴趣。
认知功能受到损害:如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创造性下降。
伴有一些没有明确原因的长期失眠、食欲减退、体重下降、身体总觉得很疲倦。
如果以上症状持续超过两周,孩子对原先感兴趣的东西提不起精神来,正常生活、学习还有社会交往都受到明显影响,家长一定要提高警惕,及时去专业医院诊治。
据王鹏飞介绍,除了以上四点症状,还有两类特殊抑郁症,不容易被觉察。
一种是“微笑型抑郁”,在大众直观的印象里,抑郁症好像每天必须是闷闷不乐的,其实不然。部分抑郁症患者内心深处感受不到真正的快乐和喜悦,但是并不意味着他们不会笑,在人际交往中,他们也可以礼节性微笑。这部分人,在生活里依然可以谈笑风生,但是内心深处有强烈的抑郁体验。
另一类是“隐匿型抑郁”,外部表现是躯体不适,在综合医院反复治疗不见成效,最后来到了精神科,实际上这部分患者存在着抑郁症状。
对于这两类抑郁症患者,需要更用心观察。
需要明确的是,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隐形的、潜在的心理疾病,随着青少年抑郁症越来越高发,家长要更加重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平时可以多关心孩子的学习、生活状态,给孩子营造快乐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