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抑郁症:痛苦究竟从何而来?
今天,正在读初三的兜兜(化名)第一次精神科就诊。
医生向父母宣布诊断:重度抑郁,“要住院”!
听到医生的诊断结果兜兜只觉得无比激动:“至少有人告诉我,我不是没事找事,我不是自己作死,我不是不爱自己,我只是病了。”
两年前,兜兜就知道自己出了问题。
那个时候,她刚刚以优异成绩从小学升入初中。
在外人看来,她勤奋努力,品学兼优,但她知道,对成绩的追求已经变成了一个黑洞,正在迅速吞噬她。
她住在学校宿舍,凌晨三四点便起床。宿舍断电没有灯,她就把自己关在装了声控灯的厕所里学习。
她没有心情打扮自己、管理个人卫生。考到全校第一是她生活中的唯一目标。
一旦小测验的成绩不能达到自己的预期,她就会狂怒地撕掉试卷。她会用指甲死抠自己的手背,以至于在皮肉上挖出小坑,手背流脓。
兜兜不是没有求助过。
初中二年级,班主任发现了她的异常,建议她去和学校的心理咨询师聊聊。
数次见面,兜兜记得咨询师反反复复强调的一句话:“你没有病,你就是不爱你自己。”
这句话一面令她半信半疑,一面令她更加困惑和焦虑。
后来,兜兜开始出现自杀倾向。在班主任的坚持下,父母终于决定带兜兜去看儿童精神科。
近年,儿童抑郁症逐渐走进公众视野,电视新闻里青少年因情绪问题而自杀的现象时有发生。
其实早在2014年《世界青少年健康报告》上就指出:2012年全球约有130万青少年死亡,自杀是全球青少年的死亡的第三大原因。
始于儿童或青少年时期的抑郁症,对一生精神健康都会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然而,大多数中国父母对此现象的认识并不深刻。
在精神科门诊,可以看到很多未满18岁的青少年都是独自就诊。
问其原因,大多回答“父母根本不会理解,只会说是我自己想多了”,更有甚至“爸妈不想陪我过来”。
亦是虽有父母陪同,但当精神科医师给出“抑郁症”的诊断后,父母嗤之以鼻,完全当笑话来看待。
“我的孩子才这么小,怎么可能得抑郁症?”是大多数父母一个无法理解的问题。
孩子们的痛苦究竟从何而来
1、父母的高期待,让孩子丧失自我
综艺节目《老师请回答中》,有一个6岁的女孩可馨,生活作息堪比996。
在妈妈的安排下,从3岁起就开始上课外班,5岁学习小学一年级的课程,6岁准备接触金融理财课。
才6岁的可馨,时间表细化到了每个时间点。
为了严格规范女儿,妈妈还立下家规,内容均是要求自我激励。
可馨很懂事,虽然觉得妈妈严格,但是对妈妈的要求,都认真听从,努力执行。
但是,女孩在节目中,却又隐隐显露出,不同的一面。
她行为强迫,摆画笔时,必须顺序一致才罢休;
她社交困难,没有朋友,很难融入到同学中;
她习惯性讨好,哪怕要回答的问题,其实并不愉快;
更令人心疼的是,小小年纪的她,就体验到了压力,说自己没有快乐...
6岁的可馨,拼尽全力做妈妈心中完美的小孩,可这种自我要求,却让她的精神世界,摇摇欲坠。
表面上看,孩子听话懂事,行为正常。
可孩子的内心,早已没有了自己的方向。
心理咨询师胡慎之说:抑郁的情绪,均源自于丧失。
2、父母的贬低和否定,是最毒的药
一位博主曾经分享了这样一件事。
许多人觉得,小孩子而已,不过是说几句,怎么就受不了?
因为,对于孩子来说,父母的评价,就是他认识自我的通道。
当一个孩子,遇到任何事情,都成了自己的错,当他遇到任何难处,都只有讥讽和指责。
在这样的世界里,孩子的信心被一点点消磨掉,自尊被一步步被打击,最终坠进黑暗,何尝不是一种解脱。
爱孩子,就真的要好好说。
因为,每一次的打击和否定,都是对孩子一次沉重的伤害。
3、父母的情感忽视,让孩子伤痕累累
许多父母,很难愿意承认孩子所遭受的痛苦和不良情绪。
面对孩子的求助,他们无动于衷,甚至认为是孩子的错,好像孩子自己能够做出选择。
这种疏离和抗拒背后,是父母无法和孩子建立联结,不愿意接纳孩子最真实的情绪感受。
“哭什么哭,眼泪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有什么好怕的,你看别人怎么行。”
亲子关系中,情感忽视是比暴力更残忍的存在。
孩子就像是活在孤岛上,不被重视,无人看见。这样的焦虑感,足以摧毁任何一个孩子。
身为父母,如何帮助孩子走出痛苦
1、理解和尊重,是孩子最需要的支持
你必须意识到,作为孩子最亲密、最信任的亲人,你的每一句话都具有比常人成百上千倍的威力。
所以,在你不了解抑郁症以前,你如果鲁莽草率地和孩子说类似于:
“你这不是病”
“你是想太多”
“你太闲了忙起来吧”
“谁没点抑郁啊”
“过段时间就好了”
等等,更容易对患者造成成吨的伤害。
因此,当你想要为抑郁的孩子做点什么,首先必须要树立这样一个意识:抑郁症是我不了解的病,我要去了解这个病,在没有了解以前,我绝不轻言论断。
2、鼓励和陪伴患者及时就医
作为孩子的家长,需要多鼓励孩子,表达你们的关爱与温暖,帮助他们建立信心,也就是告诉他们这个病是可以治的。
只要通过专业的治疗,就一定可以康复。
同时,非常重要的是,家长最好陪同孩子一起去医院,并多跟孩子的医生交流,多多了解孩子的病情,也能向孩子表达出自己的关心。
在用药方面,督促孩子按时吃药。千万不能私自减少药量或者停药,即使好了也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缓缓减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