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说健康】第五十二期:如何让青少年与压力做朋友

文 / 神晓聊养生
2021-12-15 18:29

为了更好地推进健康郑州建设,建立健全郑州健康教育体系,落实"大健康、大卫生"理念,提高公众的卫生健康意识,提升人民卫生健康水平,普及疾病预防控制知识,推广健康生活方式,倡导树立正确健康观,郑州市卫生健康委和郑州广播电视台、郑州交通广播联合打造的健康生活服务电视周播栏目《郑说健康》正式上线了。

栏目主旨在于关注健康城市建设热点话题,深度分析探讨健康郑州行动,推进健康郑州行动实施,提升全民卫生健康水平,普及疾病预防控制知识,提高居民健康素养,增强居民自我健康保护意识,远离不健康生活方式,营造良好健康舆论氛围。

《郑说健康》第五十二期已于2021年12月13日正式播出,本期《郑说健康》特别邀请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硕士、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河南省心理学会医学心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张丽霞。

本期嘉宾

张丽霞

中共党员,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硕士,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河南省心理学会医学心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话题一:青少年心里压力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张丽霞:近几年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越来越多,健康中国行动中明确指出全社会关注、支持儿童青少年年心理健康促进工作,促进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和全面素质发展;今年的世界卫生日主题是“青春之心理,青春之少年”,说明儿童青少年的问题不是我们国家的问题,是全世界关注的问题。青少年心理压力越来越大,主要的原因有:

(1)学习压力、作业的压力,导致孩子对学习产生厌倦;成绩的重要性导致考试压力;

(2)社交关系的压力;

(3)家庭带来的压力、亲子关系、父母关系对孩子都会带来很大的压力;

(4)生理发育带来的压力。

话题二:学习方面的压力表现在哪些方面?该如何应对?

张丽霞:一个高三女生,平时成绩很好,但是有一段时间里看到成绩单就出现失神、紧张、四肢发抖,就像癫痫发作一样,哪怕看到笔就会发作,交谈中孩子说到自己从小听话,很努力学习,为了保持好成绩每天都很紧张,父母对孩子非常高的期待,结果2个月前感冒发烧后,影响学习。现在还在住院治疗,因为害怕到学校跟不上,只要一说出院就频繁发作。

话题三:亲子关系的压力表现及应对

张丽霞:很多孩子的精神问题,甚至出现心理问题都是和家庭有关,有一个患者,现在已经30岁了,做了3年的心理咨询,父母“望女成凤”但是缺乏有效沟通,导致其初中时出现焦虑,导致强迫症,和父母的关系始终没有调整好,甚至无法正常工作。

应对方式:家庭环境中有一个亲密度、控制性、情感表达、娱乐活动,比如要学会情感表达,给孩子拥抱,多表扬,特别是到青少年时期时,遇到问题要开家庭会议,家庭会议的原则,一个主持人,时间不少于30分钟,轮流说话,一个人90秒钟的表达时间,不允许插嘴,抢话;会议中不允许带你字,你字有指责口气。

话题四:人际交往的压力表现及应对

张丽霞:人际关系导致压力是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第二大原因,孩子很在意别人的看法,我的一个大二的学生,从小只在乎学习,存在社交缺陷,总觉得别人会对自己有不好的评价,焦虑,回避和人交往,导致压力郁积。

应对方式:增加并进行有针对性的社交训练。压力时身体会分泌催产素这个荷尔蒙,他有一个很可爱的小名“抱抱荷尔蒙”,因为在和人拥抱时,它就会释放出来,它会微调你的社交能力,增进你与他人的关系。

话题五:压力的负面影响有哪些?青少年压力过大会导致抑郁症吗?

张丽霞:人类大脑的前额皮质主要负责高级认知功能,包括抑制冲动,25岁才发育完成。之所以会出现抑郁情绪、愤怒情绪,其实真正的原因是自我否定,觉得自己“笨”,从而回避事情,强化自己的想法,导致抑郁症。

话题六:如何引导老师和家长正确处理青少年压力大的问题

张丽霞:遇到压力是首先的表征是注意力不集中。《孙子兵法》三十六计,走为上计,离开是上上策,我们可以现从压力中退出来,想办法让自己放松,比如蝴蝶拍。从家庭角度来讲,家长要理解孩子。青少年孩子是人格发展重要的阶段,这时候需要尊重,给孩子自主权,孩子会更自信,娇而不纵就行;老师对压力大的孩子要多关注、鼓励。

应对方式:1.面对压力,勇于面对,提高抗压能力。2.面对压力时懂得与人分享,也能提高抗压性。

郑州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播出时段:

首播:当日 18:00-18:15

重播:当日 22:40—22:45

重播:次日 7 :00—7:15

重播:次日 12:30—12:45

郑州交通广播播出时段:

FM91.2每周一晚上19:00--20:00